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GPS几种基本定位模式原理概述及精度介绍

2018-03-08 22:10 435 查看

GPS几种基本定位模式原理概述及精度介绍

为说明GNSS的几种基本定位模式的基本原理及精度,笔者采集了1个小时的静态数据,板卡使用novatel 628板卡,采集的数据中包含range和星历数据,通过解算这同一段数据来直观给出各模式的精度,并简略介绍一下各模式的算法原理,文中将验证以下几种模式:

单点定位

伪距差分

RTK



单点定位

不考虑多路径效应GNSS伪距观测方程如下:

Pi=p+c∗dt+Δtrop+Δion+ϵPi=p+c∗dt+Δtrop+Δion+ϵ

p=(xs−xu)2+(ys−yu)2(zs−zu)2−−−−−−−−−−−−−−−−−−−−−−−−−−√p=(xs−xu)2+(ys−yu)2(zs−zu)2

其中,

P为伪距,可以从接收机的跟踪环路提取

xs,ys,zs为卫星位置,通过广播星历解算

c为光速dt为卫星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

trop和ion分别为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

最后一项为伪距噪声

式中有四个未知数:用户的三维坐标x,y,z和钟差,因此只需接收到4颗卫星,即可得到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三维坐标。

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得到结果如下:



伪距差分

伪距差分需要已知基准站的坐标,这样根据广播星历中计算出的卫星位置,便可以计算出每颗卫星到基准站的“真实”距离。伪距减去这个“真实”距离,就可以得到伪距改正数,将这个伪距改正数发送给移动站,移动站在测量的每颗伪距的基础上减去改正数,就可以得到移动站到每颗卫星的“”真实“”距离。

这种方法完全消除了与卫星相关的误差,也可消除大部分大气误差(对流层,电离层误差),但对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不具有消除作用。

另外,当基准站与移动站距离越来越远时,对于相同卫星到达基准站和移动站的大气路径偏差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大气误差部分的修正也越来越差。



RTK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关键算法包括单点定位,周跳探测和整周模糊度固定等,主要原理如下链接。

使用kalman滤波进行高精度相对定位原理



结论

从以上结果大致上可以看出几种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单点定位RMS是米级的,伪距差分可以得到分米级精度,而RTK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GPS/BDS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