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关于对人工智能是否能战胜人类的思考?终结者是否会在未来出现的推测。

2018-02-11 19:11 615 查看
    最近在重新学习数学中的概率论方面的书籍,通过融合互联网思维,结合人工智能的最新动向,我得到如下的启示:
    首先现在人工智能在行业的应用,实际上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应用,实际人工智能强项是在某个单方面领域的自动化应用,比如人脸识别,图像分析,无人驾驶,包括量化投资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而人的强项在多领域的综合权衡和战略部署。所谓多领域的综合应用就是多行业信息和知识最优化的组合应用,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指数级函数(y=a^x)的计算增长速率,而计算机芯片运行速度要满足摩尔定律,即计算机芯片运行速度增长速率是线性关系(y=kx(k是常数)),从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永远赶不上人的速度。这是从现代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的结果。如果从哲学角度来看,人类是三维动物,只有更高维的造物主才能完整的创造出人类,包括人的思维,即人工智能意图取代人的部分,显然不太可能,否则,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完全代替或者等价于人的思维,就相当于创造者和被创造者是同一体,那么创造者和被创造者的概念定义和区别有谁来创造和和定义呢,显然这就陷入的循环的悖论。从这两方面来分析,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的思维。
      那么通过上面的分析,给我们的到什么启示呢?人工智能的出现必然要取代人类大多数现代的行业,通过正态分布规律,现在至少有87.2%的行业要消失,也就是说会有87.2%的人会失业,这并非耸人听闻,所以现在规划以后的职业规划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显然,未来龙头的行业,必然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与人工智能应用的金融机构必然这地球生物食物链中的最顶层。为什么不是人工智能,这里跟大家讲个故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身是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由于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具体详情参阅《美国银行家:摩根传》,作者:(美)斯特劳斯)资本投入和运作,最终更名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爱迪生的名字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一气之下,爱迪生最后也离开了公司,这就是资本的力量。虽然当时爱迪生是科技的发明者,但是最后不得不陷入创新者的窘境(具体详情参阅《创新者的窘境》,作者:(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反思:现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已经开始加大了对量子芯片的研发(最终为了超越摩尔定律),对于人类来讲,是否它就是上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么?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