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开发

面试必备 | 排序算法的Python实现

2018-01-22 00:00 351 查看

作者 | LeeLom

来源 | https://www.jianshu.com/p/7d037c332a9d 常见的八大排序算法,他们之间关系如下:



他们的性能比较:



下面,利用Python分别将他们进行实现。


 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依次跟前面已经排好的元素相比较,如果选择的元素比已排序的元素小,则交换,直到全部元素都比较过。因此,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直接插入排序可以用两个循环完成:第一层循环:遍历待比较的所有数组元素第二层循环:将本轮选择的元素(selected)与已经排好序的元素(ordered)相比较。如果:selected > ordered,那么将二者交换

直接插入排序
def insert_sort(lists):
   # 插入排序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1, count):
       key = lists[i]
       j = i - 1
       while j >= 0:
           if lists[j] > key:
               lists[j + 1] = lists[j]
               lists[j] = key
           j -= 1
   return lists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的算法思想:将待排序数组按照步长gap进行分组,然后将每组的元素利用直接插入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每次将gap折半减小,循环上述操作;当gap=1时,利用直接插入,完成排序。同样的: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希尔排序的总体实现应该由三个循环完成:第一层循环:将gap依次折半,对序列进行分组,直到gap=1
第二、三层循环:也即直接插入排序所需要的两次循环。具体描述见上。

希尔排序
def shell_sort(lists):
   # 希尔排序
   count = len(lists)
   step = 2
   group = count / step
   while group > 0:
       for i in range(0, group):
           j = i + group
           while j < count:
               k = j - group
               key = lists[j]
               while k >= 0:
                   if lists[k] > key:
                       lists[k + group] = lists[k]
                       lists[k] = key
                   k -= group
               j += group
       group /= step
   return lists
             


 简单选择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比较+交换。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到关键字最小的元素;

如果最小元素不是待排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将其和第一个元素互换;

从余下的 N - 1 个元素中,找出关键字最小的元素,重复(1)、(2)步,直到排序结束。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简单选择排序也是通过两层循环实现。第一层循环:依次遍历序列当中的每一个元素第二层循环:将遍历得到的当前元素依次与余下的元素进行比较,符合最小元素的条件,则交换。

简单选择排序
def select_sort(lists):
   # 选择排序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0, count):
       min = i
       for j in range(i + 1, count):
           if lists[min] > lists[j]:
               min = j
       lists[min], lists[i] = lists[i], lists[min]
   return lists


 堆排序

堆的概念:

堆:本质是一种数组对象。特别重要的一点性质:任意的叶子节点小于(或大于)它所有的父节点。对此,又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大顶堆要求节点的元素都要大于其孩子,小顶堆要求节点元素都小于其左右孩子,两者对左右孩子的大小关系不做任何要求。
利用堆排序,就是基于大顶堆或者小顶堆的一种排序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大顶堆来实现。
基本思想:

堆排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完成:
首先将序列构建称为大顶堆(这样满足了大顶堆那条性质:位于根节点的元素一定是当前序列的最大值);

构建大顶堆
1.取出当前大顶堆的根节点,将其与序列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序列末尾的元素为已排序的最大值;由于交换了元素,当前位于根节点的堆并不一定满足大顶堆的性质);2.对交换后的n-1个序列元素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大顶堆的性质;



重复2.3步骤,直至堆中只有1个元素为止。
# 调整堆
def adjust_heap(lists, i, size):
   lchild = 2 * i + 1
   rchild = 2 * i + 2
   max = i
   if i < size / 2:
       if lchild < size and lists[lchild] > lists[max]:
           max = lchild
       if rchild < size and lists[rchild] > lists[max]:
            max = rchild
        if max != i:
           lists[max], lists[i] = lists[i], lists[max]
           adjust_heap(lists, max, size)
# 创建堆
def build_heap(lists, size):
   for i in range(0, (size/2))[::-1]:
       adjust_heap(lists, i, size)
# 堆排序
def heap_sort(lists):
   size = len(lists)
   build_heap(lists, size)
   for i in range(0, size)[::-1]:
       lists[0], lists[i] = lists[i], lists[0]
       adjust_heap(lists, 0, i)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思路比较简单:将序列当中的左右元素,依次比较,保证右边的元素始终大于左边的元素( 第一轮结束后,序列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当前序列的最大值);

对序列当中剩下的n-1个元素再次执行步骤1。

对于长度为n的序列,一共需要执行n-1轮比较(利用while循环可以减少执行次数)。


冒泡排序
def bubble_sort(lists):
   # 冒泡排序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0, count):
       for j in range(i + 1, count):
           if lists[i] > lists[j]:
               lists[i], lists[j] = lists[j], lists[i]
   return lists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挖坑填数+分治法
从序列当中选择一个基准数(pivot),在这里我们选择序列当中第一个数最为基准数;

将序列当中的所有数依次遍历,比基准数大的位于其右侧,比基准数小的位于其左侧;

重复步骤1.2,直到所有子集当中只有一个元素为止。用伪代码描述如下:

i =L; j = R; 将基准数挖出形成第一个坑a[i]。

j--由后向前找比它小的数,找到后挖出此数填前一个坑a[i]中。

i++由前向后找比它大的数,找到后也挖出此数填到前一个坑a[j]中。

再重复执行2,3二步,直到i==j,将基准数填入a[i]中



快速排序
def quick_sort(lists, left, right):
   # 快速排序
   if left >= right:
      return lists
   key = lists[left]
   low = left
   high = right
   while left < right:
       while left < right and lists[right] >= key:
           right -= 1
       lists[left] = lists[right]
       while left < right and lists[left] <= key:
           left += 1
       lists[right] = lists[left]
   lists[right] = key
   quick_sort(lists, low, left - 1)
   quick_sort(lists, left + 1, high)
   return lists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它的基本操作是:将已有的子序列合并,达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
归并排序其实要做两件事:分解:将序列每次折半拆分

合并:将划分后的序列段两两排序合并

因此,归并排序实际上就是两个操作,拆分+合并如何合并?L[first...mid]为第一段,L[mid+1...last]为第二段,并且两端已经有序,现在我们要将两端合成达到L[first...last]并且也有序。首先依次从第一段与第二段中取出元素比较,将较小的元素赋值给temp[]

重复执行上一步,当某一段赋值结束,则将另一段剩下的元素赋值给temp[]

此时将temp[]中的元素复制给L[],则得到的L[first...last]有序

如何分解?在这里,我们采用递归的方法,首先将待排序列分成A,B两组;然后重复对A、B序列分组;直到分组后组内只有一个元素,此时我们认为组内所有元素有序,则分组结束。

归并排序
def merge(left, right):
   i, j = 0, 0
   result = []
   while i < len(left) and j < len(right):
       if left[i] <= right[j]:
           result.append(left[i])
           i += 1
       else:
           result.append(right[j])
           j += 1
   result += left[i:]
   result += right[j:]
   return result
def merge_sort(lists):
   # 归并排序
   if len(lists) <= 1:
      return lists
   num = len(lists) / 2
   left = merge_sort(lists[:num])
   right = merge_sort(lists[num:])
   return merge(left, right)


 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通过序列中各个元素的值,对排序的N个元素进行若干趟的“分配”与“收集”来实现排序。分配:我们将L[i]中的元素取出,首先确定其个位上的数字,根据该数字分配到与之序号相同的桶中

收集:当序列中所有的元素都分配到对应的桶中,再按照顺序依次将桶中的元素收集形成新的一个待排序列L[ ]

对新形成的序列L[]重复执行分配和收集元素中的十位、百位...直到分配完该序列中的最高位,则排序结束。

基数排序
import math
def radix_sort(lists, radix=10):
   k = int(math.ceil(math.log(max(lists), radix)))
   bucket = [[] for i in range(radix)]
   for i in range(1, k+1):
       for j in lists:
           bucket[j/(radix**(i-1)) % (radix**i)].append(j)
       del lists[:]
       for z in bucket:
           lists += z
           del z[:]
   return lists
[b][b]★推荐阅读[b]★[/b][/b][/b]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揭示十二星座的真实面目
爬了自己的微信,原来好友都是这样的!
今日头条推荐算法原理及详解
AI 经典书单 | 人工智能学习该读哪些书
用Python从零开始创建区块链
5分钟弄懂:语音识别技术原理
10秒答题拿百万现金,智能语音成“作弊利器”




好课速递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