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

2018-01-17 09:35 183 查看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

 4.1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

第一代:但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网络
主机既做数据处理,又做通信,出现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进入标准化发展

1)NSF Net网络(教育科研网络)

2)TCP/IP协议

   ARPANET的标准协议

   基于TCP/IP的4.2 BSD(UNIX操作系统的一个分支)

   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ISO的OSI/RM规范

第四代:国际化的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1)1990年,由NSF将ARPANET民网改名成为Internet,随后很多公司、企业加入

2)WWW(万维网)概念的提出

3)Mosaic的WWW客户程序

4)PPP(点对点协议)使得家庭用户可方便访问Internet

 4.2 OSI/RM模型(七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所有应用程序的网络在此展开

表示层  Presentation :表示数据形式,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化

会话层  Session :负责建立维护拆除会话

传输层  Transport :负责建立一个可靠的端到端的链接

网络层  Network :负责路由寻址和广播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 负责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

物理层  Physical :只负责传输0 1 二进制比特流,不做数据解释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原理包括两方面:

数据通信原理 发送端自上而下传输(直至物理层),接收端自下而上传输(直到发送端发起通讯的层次)

对等会话原理 (对等层通信 数据的封装)发送端和接收端只有在对等层才可进行通信,不同层次传输的数据格式一样:

1)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以报文方式传输

2)传输层以报文或保温分段方式传播

3)网络层以分组方式传播

4)数据链路层以帧方式传播

5)物理层以比特流方式传播

发送端每经过一层(物理层除外)都要在元数据上进行协议封装,即最前面加装一个本层所使用协议的协议头;接收端每经过一层都要对原数据进行协议解封装,即去掉原数据最前面的上层协议头。



 4.3 TCP/IP简介

                            




TCP/IP
OSI
应用层/Application
应用层/Application
表示层/Presentation
会话层/Session
传输层/Transport
传输层/Transport
网络互联层/Network
网络层/Network
网络接口层/Link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物理层/Physical
4.3.1 网络接口层
  网线(白橙橙
白蓝蓝 白绿绿 白粽棕)两种接口方式(568A 568B)
1)功能:在物理连接之上,实现逻辑链路的连接(拨号连接)
2)接口卡(网卡):具有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3)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协议/点对点协议:用于串行与并行链路上的拨号连接
4)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MAC,每个网卡都有的唯一的硬件地址
IP地址对应到MAC
5)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反向地址解析
MAC对应到IP地址
对于一台计算机,MAC地址(6组16进制数)唯一且不会改变,IP地址唯一但会改变。



4.3.2 网络互联层
1)功能: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寻址、传递数据报
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互联协议
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
负责在主机之间寻址
设定路由(在计算机的网络当中的寻址方式:广播  路由<主要作用即在相对应的不同的网络类型当中,帮我们去转发相应的寻址请求>在网络传输当中,一般有三种方式:B节点<先广播,后路由>
 P节点<先路由,后广播>  M节点<BP混合>)
2)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互联控制消息协议
报告错误(反馈<回写报文>)
控制消息
Ping程序



 字节一般为32
时间:表示目标主机主机返回报文所花费的时间,数值越大,当前网络传输数据越慢
TTL表示活动跃点数:一般情况下,目标主机对应的操作系统会有一个对应的数值来代表当 前活动跃点数,再返回报文过程中,每经过一次路由转发,此数值就会减一
4.3.3
传输层(对等协议通信)
1)建议应用间的端到端的连接
面向连接:会话建立、数据传输、会话拆除
无连接:不保证数据的有序到达
2)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打电话)
面向连接
可靠(三次握手 1.连接对方的请求
2. 对方同意请求
3.双方建立连接)



速度慢
3)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视频聊天、发短信)
无连接
不可靠
速度快
端口号:用来区别应用层的协议   不同的应用协议有不同的端口号
4.3.4 应用层
主要负用户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协调设备和软件的多样性问题;解决系统中文件传输问题。以下为常见的应用协议:
1)FTP:文件传输协议
2)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3)DNS:域名系统
4)Telnet:远程终端协议
5)IMAP: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
6)POP3:邮局协议版本3
7)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8)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协议
9)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10)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11)RARP : Reverse  Address  Resolu$ion  Protocol 反地址解析协议
12)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13)HTTP :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14)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Be  Protocol 互联控制消息协议
15)SMTP :Simple  Mail  Transmission  Protoco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6)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3 邮局协议版本
17)IMAP :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互联邮件访问协议
18)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
19)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 串行线路网际协议
4.4 IP地址

 4.4.1  IP地址的特点(关键标识 点分十进制)

1)IP地址为32位

2)每个IP地址被分成4组,每组8位,用句点隔开

3)每组数字的大小范围为0—255

10000011 01101011 00000011 00010001

131.107.3.17

IPV4 (共32位 ,8位1组,分四组)IPV6(共48位,分六组)

4)IP地址由两部分构成:网络位+主机位

 4.4.2  IP地址的分类

1.IP地址中网络部分可以说明该设备是否属于A类、B类、C类、D类或E类网。

2.

网络类

最高位

网络ID

网络数

主机数

网络号范围(第一组数字)

A类(X).X.X.X

0

8位

126

16777214

1—126

B类(X.X).X.X

10

16位

16384

65534

128—191

C类(X.X.X).X

110

24位

2097152

254

192—223

D类

1110

广播地址

E类

1111

保留实验

3. 保留地址

1)网络号(只能出现在内网环境即局域网,不能出现在公网即广域网)

A类:10    127(环路测试,127.0.0.1指本机)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

2)主机号(全0和全1不能作为主机号)

全0(表示子网)     0

全1(广播)      255

 4.4.3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概念:子网掩码的长度与形式都与IP地址一致(32位2进制),它的提出,是为了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4.4.4  子网掩码的特点

eg 1.有IP地址:202.197.119.110   若掩码为:255.255.255.0

则可通过计算得到网络号和主机号。

a. 把IP地址化为2进制:1100 1010.1100 0101.0111 0111.0110 1110

b. 把IP掩码化为2进制: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

c. 将两者按位做与运算求得网络号:1100 1010.1100 0101.0111 0111.0000 0000

d. 将子网掩码先按位取反,再求其与IP地址的与操作,

得到主机号: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0 1110

2.有IP地址:202.197.118.110
判断1与2的IP地址是否在同一个网段

a. 分别求出两个IP地址的网络号,若相同,则是同一个网络中的主机;若不同,则两个IP地址不在同一个网络。

b. 2的IP地址化为2进制:1100 1010.1100
0101.0111 0110.0110 1110

c. 求得2的网络号为:    1100 1010.1100 0101.0111 0110.0000 0000

d. 与1的网络号对比得两者不在同一个网络中。

3.若将1中子网掩码改为255.255.128.0(1111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 0000)

此时的主机号为:0000 0000.0000 0000.0111 0111.0110 1110

      网络号为:1100 1010.1100 0101.0000 0000.0000 0000
(202.197.0.)

对2的IP地址而言

网络号为:1100 1010.1100 0101.0000 0000.0000 0000

主机号为:0000 0000.0000 0000.0111 0110.0110 1110

此时1与2的主机号相同两者在同一网络中。

子网的划分

1.若有一个C类IP:202.197.119.*     (可接254台主机的一个网络)
 

a. 把子网掩码化为2进制: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

b. IP可按此分段: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

                对应网络号                 对应主机号

主机号可作为子网来用,例如我们要把这个IP划分为6个子网,可以取主机号的前三位作为子网号,即:

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

                网络号                     子网号主机号

这样所产生的子网有: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全0全1不能用<保留>)

2.若有4个C类IP:202.197.1.*
  202.197.2.*   202.197.3.*   202.197.4.*  

a.把子网掩码化为2进制: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

b.IP可按此分段: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

                对应网络号                 对应主机号

网络号可以作为主机号来用。例如我们要把这个4个IP合并成1个网络,可取网络号的最后两位作为主机号来用,即:

           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 0000

           对应网络号               对应主机号

此时可以容纳的主机数为2的10次方—2=1022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