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流体力学背景 天气气象系统理论基础

2018-01-04 16:25 134 查看
十七世纪三大理论的平行发展,为流体力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他们是:

(1)流体是阻止固体运动的气体或液体连续物质的概念;

(2)机械能的质量,动量和守恒的运动规律的形成不仅适用于固体,而且也适用于流体的弹性效应(即声音传播);

(3)微积分的发展。这些科学发展在牛顿(1699年)和莱布尼茨(1693年)的着作中达到高潮。他们的工作继承了前人特别是伽利略,笛卡儿和开普勒的重要实验和智力成果,以及前几代阿基米德的静水压力工作。

“古典”流体力学的发展在十九世纪中叶完成,几乎与热力学原理同时发生。流体力学发展的一些着名学者有D伯努利(1738),丹·朗伯(1752),欧拉(1755),拉格朗日(1781-1789),纳维尔(1882),斯托·诺克斯(1845)和亥姆霍兹(1858,1868))。

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开始重视实际流体(例如Bussines,Kelvin,Raleigh,Plante,Taylor,Schmidt,Heisenberg,Kromogrove和许多其他学者)的湍流不稳定性以及热对流特性。非古典流体动力学在气象学方面的发展始于Eukkonides对环流定理(1898)的系统阐述,首次证明了在大气和海洋中重要的密度变化的动力学效应。

热力学

大气热力学基于70年代以前的经典热力学,仅被认为是对大气动力学的补充。如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暖风发展理论,提出了热成形的概念及其机理表达。同时,假冒位温度等概念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用于天气预报实践的热力学图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物理学在热力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普里高津等。提出了耗散结构的概念和理论,形成布鲁塞尔学派,获得了诺贝尔奖,促进了大气热力学的发展。例如,大气系统的熵平衡理论和热力学熵模型已经被开发出来,并且已经讨论了大气中的自组织现象。提出全球气候是一种最小熵交换系统的概念,从而构建全球模式模拟当前气候。耗散结构是指由非线性机制产生的有序结构,当系统远离均衡状态时,通过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形成并维持,即宏观系统的自组织在非平衡态现象下。台风,龙卷风无疑是一个耗散结构,因为我们必须不断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能量才能生存和发展。冯国林等用观测资料的观察表明,他们仍然是一个自组织的批判国家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化研究的进展,热力学因素对大气和地球系统的长期行为更为重要,热力学越来越重要。目前几乎所有出版的大气热力学专着都是基于经典力学的范畴。非平衡态热力学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些进展,如研究大气中各种体系的熵平衡,研究大气中的耗散结构。大气中的大气系统和子系统,如温带气旋,热带气候,前方地区等处于非热平衡状态,具有耗散结构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大气科学对大气熵理论和Fokker-Planck方法求解热力学方程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丰富了非线性大气热力学。在这方面也有尝试将动态和动态方程转换成熵表达式。其思想是直接将动态变量作为温度变量来定义熵函数。大气外部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少量来自地球核心到火山喷发等。因此,大气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为此人们进行了理论和模型研究,包括运用简单模式和全球模式进行的对热响应、热惯性、热耗散和非线性过程等问题的研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