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作业

2017-12-27 18:48 447 查看

一、请回望暑假时的第一次作业,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1)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感觉自己相比以前无知的状态,总算稍微懂了那么一点东西,在Android开发方面,例如框架,规范,引用第三方包等等有了一点点认识。

对Android的整体的逻辑方面几乎没什么理解,有时候大概理解一下就能用了,因为急着投入下一个功能的开发,就没去理解,希望自己寒假的时候可以理解得透彻一点。

2)总结提升

大概估计一下,应该是千行级的把,一两千?

作业耗费时间
软工展望2小时
数独游戏12小时
结对原型设计4小时
结对部门匹配8小时
团队展示2小时
选题报告1小时
需求规格说明书5小时
系统设计5小时
UML设计2小时
团队小测同学录30小时
华为云评测1小时
α阶段冲刺50小时
β阶段冲刺50小时
验收收官冲刺40小时
总计220小时
α、β冲刺阶段最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时候只有我们3个人在开发,因此每次在展示前一星期总是每天都在“写Bug”,写到晚上很晚才睡,熬过来之后收获还是蛮多的。

累计220h,评价每周20h。

学会了eclipse、Android studio、IDEA、java语言、墨刀、processon、引用第三方jar、aar包、需求分析、燃尽图。其他方面比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再一次感受到搜索引擎的好用之处,很多不懂的直接搜索就有。

二、写下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

虽然大家一开始可能都是抱着满腔热血选了栋哥的软工实践,但实际上还是会有一些三分钟热度、不干活的人。在团队里遇到这样的话,可以及时跟助教反馈,由剩下的人自己组成一个小组继续接下来的开发,纵然会使开发进度十分缓慢,但也总比“凉了”来的好。因为从组队到认识出彼此想不想为软工付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此时组队已经结束,更换队伍是几乎不可能的,我希望助教或者栋哥可以考虑一下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确实,可能如果有一个好的PM,积极地去跟每个人沟通,积极地去确认进度等等,大家作为福大里的优秀的学子,纵然不至于一直袖手旁观。然后,大家很可能一开始都相互不认识,都以及在生气你不干活了,谁有那么多时间来教导你要好好干活。

总的来说,最好组团选软工实践。

三、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

最好组团选软工实践,虽然栋哥说挺多宿舍一起选,然后吵架了。首先我们宿舍没有,如果说真的吵架了,那么软工仅仅是激化了原有的矛盾,平时可能就彼此深埋不满的种子了。

不要有大学就解放的想法。舍友之间彼此影响是很厉害的,我感觉我的舍友在开学初的时候被我带入了游戏的坑,从此之后天天开黑。所以应该是先带起好好学习的头,作息规律,可以主动邀请自习、做作业、图书馆等等。

听说有一个对策是"假装换队友",即在栋哥和助教那是换了的,但是在开发里的还是归属于以前的队伍。就我个人来说,是比较赞成换队友的。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

就我们团队来说,一开始做的最坏的打算就是三个人自己一队但是还是干和其他团队一样的活,所以后来只有我们三个开发的时候,也就偶尔在熬夜的时候抱怨一句:要是人多点就不用熬夜了,之后也就接着敲代码了。不过庆幸的是还有第四个人会帮忙写一点博客。三个人都在一个宿舍,沟通起来很方便,分工方面的话也就是分到什么写什么,写完了写下一个。差不多都经历过了,但是成品离我们预先设想的还有一定距离。

五、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

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在开发过程中,就一直在想我们开发的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既不是人无我有也不是人有我好,市面上团队管理app众多而且都较为成熟,毫无创新,毫无竞争力。对于当初决定做这个东西到现在还是持否定的态度,最操蛋的是当初提出这个想法的人们都不干活。(被少数服从多数了)。一直到展示前才做完,所以没有用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