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总结一下将近4个月没有整理博文的原因

2017-10-29 23:18 267 查看
前言



2016年12月,我开始接触 CSDN 技术博客。当时觉得学过并理解过的知识和做过的实验应该整理下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分享给同行。特别是IT领域,开源精神是一个很崇高的精神,而且也正是不断的开源,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专研,促进这个领域的发展。同时,这样对个人也是有很大的好处:1)自己整理的内容,过几年后再回顾,还可以很快的熟悉,不需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充头到尾学习一遍。2)很多人自己总结完后,很少会去看,你整理并分享出来后,读者们或许能帮你做一回“测试人员”(但还是建议分享文章之前,至少要检查几遍)。

一直到2017年7月份,总共整理了33篇原创博文,1篇译文和1篇转载博文,平均每个月有4篇左右。今天是2017年10月29日,也就是说我已经将近4个月在 CSDN 博客上没有任何动态了。最近的几篇是关于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的博文,那段时间刚开始接触深度学习,并已经着手拟定一些相关的计划了。在这四个月里,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差点改变了我的研究生规划。

今年九月份,我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记录了一些生活的点滴,也包括了这四个月的一些故事,欢迎大家关注。我也借此博文大概总结一下这四个月的相关故事。




  


关于这4个月



金砖志愿者

2017年8月~9月,我作为自愿者参与了2017厦门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参与这种国际性的志愿活动,能让我见识到很多,我也带着收获满载而归。具体详见:http://mp.weixin.qq.com/s/jtUN48b6eXVRvWLsSpUAIA 

摇摆不定的研究领域,使我心烦意乱;调整心态,继续奋斗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时间只有3年。我们需要在这三年里学习课程知识和专业知识,专研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做横向项目,还有一些杂事。我觉得要在3年里做好这么多事情,需要规划好各种事情的优先级,有侧重的去投入时间和精力。我带着无限的期望踏入研究生生涯,来到一个不适合我的实验室(这算是后话了)。

我的第一年,第一学期大部分时间花在课程上(有的课程还是能学到知识的),部分时间花在实验室的一些杂事(报销,协助管理等),还有部分时间花在一个横向课题(网站),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被换了几个研究领域,虽然也尝试通过协商坚持一下,但结果还是妥协了。期间也有一些小故事,在此不便透露,让人有种心灰意冷的感觉。下学期虽然课少,但还是被那个网站项目占据了很多时间。并不是因为网站难,而是这个项目没有被管理好,很不规范,时间周期被拉得很长,对开发者很不利,而且学生是流动的,没有传承好的话,会带来一定的麻烦。而这些都发生了,很多细节我也都提醒过相关负责人,但未能改变结局。

现在我研二刚开始,我的研究方向还没确定。这一年,我有很大的压力,作为学硕,我需要至少发一篇论文才能毕业。这篇论文完全需要我自己去努力,实验室给你帮助非常非常有限,这里面也有很多故事,有机会再整理。就个人而言,我不怕这种挑战,我也深知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想要好好学点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点东西。我也一直为这个目标奋斗着,但在这期间,我遇到挺多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压力。我跟我身边的同学的起跑线有点不一样,他们在很好的环境氛围下学习着,他们被提供着所需的硬件条件,他们只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和专研即可。我也常安慰自己说,“或许多遇到一些挫折,能比别人多成长一些”。也确实,我现在的心态可能比身边的同学要好一些,抗压能力也相对好一些,但这确实很累,有时候是心力绞碎。

期间,有个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事。10月10日去北京出差,还是为了之前做的那个网站,两个主力师兄毕业了,只剩我了。在北京的5天,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写代码,做测试。其中某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令我很震惊的事情,把我吓坏了,对我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不便多说。回学校之后,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得调整一下心情,把该完成的事情完成了,然后尽早离开这个“星球”。哈哈,“逃离星球”可能说得有点严重了,但这些肺腑之言是我想赶紧完成的事情。这个阶段沉下心来,应该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加油,为自己打call。

接下来的打算

我最近几个礼拜在系统地学习TensorFlow,看了《Tensorflow 实战Google深度学习框架》。还有两本相关的书籍《TensorFlow实战_黄文坚》和《TensorFlow技术解析与实战 pdf》。11月份的目标是深入学习并实践一些主流的深度学习网络,还有就是看一些相关的论文,找一些可以研究的点,争取早日出论文。

现在距离 2018 新年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要好好把握这段时间,争取早日完成任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