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裴蜀定理详解+例题: BZOJ 1441 MIN

2017-09-27 09:38 232 查看



在数论中,裴蜀定理是一个关于最大公约数(或最大公约式)的定理

在数论中,裴蜀定理是一个关于最大公约数(或最大公约式)的定理。裴蜀定理得名于法国数学家艾蒂安·裴蜀,说明了对任何整数a、b和它们的最大公约数d,关于未知数x和y的线性丢番图方程(称为裴蜀等式):
  ax + by = m
  有解当且仅当m是d的倍数。裴蜀等式有解时必然有无穷多个整数解,每组解x、y都称为裴蜀数,可用辗转相除法求得。
  例如,12和42的最大公因子是6,则方程12x + 42y = 6有解。事实上有(-3)×12 + 1×42 = 6及4×12 + (-1)×42 = 6。
  特别来说,方程 ax + by = 1 有解当且仅当整数a和b互素。
  裴蜀等式也可以用来给最大公约数定义:d其实就是最小的可以写成ax + by形式的正整数。这个定义的本质是整环中“理想”的概念。因此对于多项式整环也有相应的裴蜀定理。
 
 


证明:

(1)若b=0,则(a,b)=a.这时定理显然成立。
  (2)若a,b不等于0.
  ∵(a,b)=(a,-b)∴不妨设a,b都大于零,a>=b,(a,b)=d
  对ax+by=d,两边同时除以d,可得(a1)x+(b1)y=1,其中(a1,b1)=1。
  转证(a1)x+(b1)y=1。由带余除法:
  a1=(q1)b+(r1),其中0=<r1<b1
  b1=(q2)(r1)+(r2),其中0=<r2<r1
  (r1)=(q3)(r2)+(r3),其中0=<r3<r2
  .....
  (rn-3)=(qn-1)(rn-2)+(rn-1)
  (rn-2)=(qn)(rn-1)+(rn)
  (rn-1)=(qn+1)(rn)
  于是,有(a1,b1)=(b1,r1)=(r1,r2)=...=(rn-1,rn)=1
  故
  (rn-2)=(xn)(rn-1)+1
  即1=(rn-2)-(xn)(rn-1)
  由倒数第三个式子(rn-1)=(rn-3)-(xn-1)(rn-2)代入上式,得
  1=[1+(xn)(xn-1)](rn-2)-(xn)(rn-3)
  然后用同样的办法用它上面的等式逐个地消去(rn-2),...(r1),
  可证得1=(a1)x+(b1)y。


推广:

 
以上定理可推广到n个,n≥2
  如1st IMO 1959第1题:证明对任意自然数n,(21n+4)/(14n+3)为既约分数。证明:很容易看出3(14n+3)-2(21n+4)=1,由裴蜀定理,21n+4与14n+3互质,故(21n+4)/(14n+3)为既约分数。Q.E.D.
  另如:5x+4y+3z可表示全部整数.因为3,4,5互质,所以5x+4y+3z可以等于1,则必定可以等于其他任意整数

越努力才能越幸运,不让那些为我付出过的人失望。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logs.com/ECJTUACM-873284962/
例题:

Description

给出n个数(A1...An)现求一组整数序列(X1...Xn)使得S=A1*X1+...An*Xn>0,且S的值最小

Input

第一行给出数字N,代表有N个数 下面一行给出N个数

Output

S的最小值

Sample Input

2

4059 -1782

Sample Output

99

题解:裴蜀定理模板题,其实就是扩展欧几里得,ax+by=c;其中一定是c一定是gcd(a  ,b)的倍数,所以每读入一次,就将前面的看做一个整体。求gcd;


总结:整体思想。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int gcd(int a,int b)
{
if(!b) return a;
return gcd(b,a%b);
}
int main()
{
int ans=0,x;;
scanf("%d",&n);n--;
scanf("%d",&ans);ans=abs(ans);
while(n--)
{
scanf("%d",&x);
x=abs(x)	;
if(ans<x) swap(ans,x);
ans=gcd(ans,x);
}
cout<<ans<<endl;
return 0;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