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我们想要飞行汽车,但是我们真的只是得到了140个字符吗

2017-09-10 00:00 309 查看
Peter Thiel 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想要一辆可以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他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我们科技的发展可能花了太多的资源和时间在不重要的方向上,毕竟人是物质实体而不是信息构成;很多人觉得很激动,觉得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这帮聪明人不去搞太空探索,一心钻在钱眼里,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就是做了两个软件而已。

我们得到的比140个字符更多

那么,我们真的只是得到了140个字符吗?这140个字符也好,点赞按钮也好,本质上就是将很多人放在一个平台上的社交网络,每个人说的话都可能被地球上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而且对科技发展没有什么意义的产品,但实际上码农们都知道问题的规模从支持几十个用户到几万个用户,到支持上百万上亿用户,背后的产品架构的困难性都是不一样的,而迄今为止能够很好做到这一点的无非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已,他们每家都花费了上千名工程师来搭建这个系统,一些公司做了最早的探索,发布了解决方案之后,又有别的公司发布了类似的版本,在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之后,又进一步将这个支持系统公开给小的公司使用。
在信息革命第一次潮流中,通过芯片模块化的一次次迭代,大型公司把创造新的计算机硬件变成了普通问题,之后的创业者不用再考虑如何去构建一个新的计算机,而专注在如何在计算机上搭建系统 ;在第二次潮流中,大公司将计算机上的系统平台化,并且有了更方便的编程语言,使得之后的创业者更专注于如何编写运行于系统上的软件;第三次潮流中,各地搭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新的技术规范使得信息变得随处可得,而非科技创业者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互联网提供他们的服务;第四次潮流中,将互联网地规模从几千几万用户的支持提高了上亿用户的支持,并且让互联网不再只能从电脑上获得。
当然不是要上历史课,回顾这些是为了说,这不只是140个字符,而是可以支持上亿用户,在任意设备上可以访问的140个字符。这与20年前一台电脑上的140个字符记事本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140个字符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科幻梦

回到我们的科幻梦上,140个字符似乎对于我们的科幻梦有点遥远,而且对于我们物质生活的提升并没有实际的作用。那我们举个比较可能的例子:智能家居。当年Bill Gates如日中天,觉得他是人类新希望的时候,他的家被渲染成极度职能且科幻的。那么如果我们要将智能家居普及到百姓身上需要什么呢?我们希望能够在办公室的时候遥控家里的空调打开,希望能够自动根据阳光和室内温度调节的百叶窗,希望电灯能在我快到家的时候打开,离开的时候关掉,希望家里进人的时候给我发通知。那么从软件角度来讲,这其实就是家里由一个或多个系统控制,将信息发送给家里的住户。这种通信简单的版本如远程遥控,类似于手机短信,可能觉得比较好实现;但是如果想要更智能一点,比如回家自动开灯开门而不是我远程遥控他开灯开门,这就需要持续不断的通信,本质上就是我身上的一个设备和家里的设备在聊天。而我们已经有了软件上支撑这么多用户的方法,至少软件上不再是负担了。如果没有人去做这140个字符的事情,一个家电厂商的想象力也许只能到远程遥控上,而他们的软件技术也不一定能很好支持上亿的用户。
而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了飞行汽车那需要的软件技术是怎样的,当前的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差不多可以电脑控制,飞行过程中也需要各地基站的导航,降落和起飞中需要大量的地面工作人员进行调度。如果要有飞行汽车的话,也是类似的问题,如何进行调度,完全依靠人力是不可能的,因为光几十架飞机就需要一个机场的运作辆,一个停车场几百辆机车需要怎样的调度几乎是人力无法避免出错的。这些当然和140个字符没关系,但是当这样的飞行汽车造出来之后,会不会和飞机一样所有信息都有记录,并实时传输,如果是的话,那么就归结到互联网的问题上去了。没有140个字符的探索,也许汽车生产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代价来明白为什么规模上升的时候软件会成为瓶颈。

没有出现飞行汽车是因为没有需求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确花了太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发展这些娱乐性的东西,然而这是整个社会的选择。飞行汽车当然是很酷很炫,能够提升人类自豪感的东西,作为普通人类我希望他的确存在,并被使用。但假设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飞行汽车技术,他会不会成为我的首选呢?飞行汽车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优势:更快到达目的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受地形限制。能源、安全性等暂时不考虑。考虑中国普通民众从自行车升级到汽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购买的人的实际需要主要是为了到较远地区,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依赖长途汽车和公交车进行中短距离的交通;而当汽车成本降低,并且闲钱变多,城市也开始扩张,工作距离从原来自行车范围到了公交车的远程范围,旅行的需求也从本地到了周边城市,这个时候更多的普通民众就购车了。那么要让飞行汽车普及的话,就需要有新的需求产生,我个人觉得需要出现超级城市,普通公交和普通汽车的运载能力无法满足各阶层人需要的时候,飞行汽车才会真正被广泛接受。而现在,虽然大家有很多抱怨,但实际上道路的闲置率还是很高,也只有上下班高峰期才会出现一般程度、完全可以忍受拥堵;而城市也只是扩张到通勤一小时的地步,加上飞行汽车一定会比普通汽车昂贵非常多,需要考虑通勤时间的人一定不会去购买,所以现在的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无法产生飞行汽车的需求。
一个反驳观点是,飞行汽车可以产生这种需求,当大家发现原本通勤三小时的地区,飞行汽车可以一小时到达,而房价的差距可以弥补汽车的价格时,就会产生这样的迁徙规模,就好像有新闻里说有人住在西班牙坐飞机去英国上班反而更省钱一样。这当然是正确的,这也是古代城市从马车一小时规模到现代城市汽车一小时规模的原因。但需要强调的是,当时的城市人口和现在的城市人口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最大城市比古代的最大城市人口多了十倍,中国古代的城市人口大致10+%,现在已经超过了50%。所以极限情况下,城市人口可以再翻一倍,即便考虑上海、东京这样的超级都市,人口增长潜力也有限,所以城市范围扩大在短期内很难突破。除非有了全新的技术革命,使得人口增长率继续如前一百年一样提升,否则现在的汽车技术已经几乎可以满足当前的城市内交通需要,所欠缺的也可以用更低成本的方式来弥补,而不是革新性的飞行汽车。

我们有道理去浪费时间和资源在140个字符上

人类大部分物质上的发明都在前两个世纪进行,那个时期希望有更好更快的船去新大陆谋生活,希望有更快的机器来制作日常用品,希望有更强大的武器来打倒对手。而信息上的发明大多在这两个世纪进行,希望有更快的通讯方式来知道信息,希望有更好玩的视听设备来观看,希望有更有想象力的游戏。这其实代表了人类的不同层次需求,前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后者是娱乐和享受的需求。很显然,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前两个阶段,正在往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飞行汽车并不是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是娱乐的需求,而他暂时并不那么紧急和需要,也有点太贵了。140个字符反而是便宜的,人人可以获得的某种娱乐,对于一个中产阶级,开一个飞行汽车去一个200公里远的海岛上的满足感,也许并不比去200公里外的海岛上拍照片并被粉丝点赞的满足感更高,而后者更便宜更容易实现,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后者。
当人类再一次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就会开始新一轮的创新热潮,来解决这样的危机。就和当时计算机和原子弹的发明一样,民众放弃了用来享受的时间和金钱,变成了生产和税金;聪明人放弃了在当时可以即时变现的项目,投入到关键性的项目中去;政府放弃了医疗保险的投入,大笔资金投入到这些项目中去。卫星、登月从某种角度讲,也是在政治紧张环境中,政府为了保持政治优势的生存需要,以及一部分民用的发展需要。
人类的寿命只有不到百年,其中有经验和精力的也就20到60岁这40年,所以大部分人的眼光最远也就20年,在现今的环境下,大部分人去进行140个字符的创新,改善自己的生活需要也是理所应当的。当然也有人觉得,我们就是应该时刻抓紧,投入大部分资源到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去。有些政府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失败了,因为忽略了人性有享受和懒惰的一面,一味的在没有外界压力下的抓紧只会变成形式上的抓紧,效率反而降低了。而在这种自由宽松,经济发展良好的环境中,反而可以投入比战时更多的资源进入基础学科,真正的聪明人和有使命感的人可以在不考虑外界环境的情况下更好的专注于基础学科的研究,而这些需要灵感,不是逼迫就能出成果的。这些成果反而是人类更进一步的真正基石,而不是飞行汽车这样现有产品的升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