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设计 >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必备的武器和方法论是什么?

2017-09-04 00:00 711 查看
产品经理的工作是越来越难找,应该怎么办?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或素质才算一名好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职业规划到底如何?产品经理必备的武器和方法论到底是什么?



最近收到好多的反馈,“老师,貌似产品经理的工作是越来越难找,我该如何办”在各类产品经理集会或分享场合,我们常常在讨论这样的话题: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或素质才算一名好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职业规划到底如何?
这样的话题往往热闹而谨慎,尤其是当事人要跳槽看机会时,谁都希望充分收集信息、全面思考后慎重决策。除了换工作是人生大事之一外,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目前市场对产品能力的能力要求到达一个分水岭:
只依靠Idea+资本就能胜出的年代已远去,流量入口的竞争回归到商业本质的竞争;
互联网已由技术积累进化为必备生活方式,大家对产品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产品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功能结构+运营体系的协调驱动,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画原型和写文档;
移动互联环境成熟稳定,新技术正在孕育,不断的新规则涌现,带来更多的职业压力。
产品经理是一个对技能需求非常广度的职业。就拿用户体验这一项而言,背后需要心理学、视觉设计、用户需求洞察、换位思考等多个能力综合加成才可以完成好。如果只是被动重复”画原型、做交互、写文档以及跟程序员撕逼”的话,那未来职业的危险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任何岗位都有软性与硬性能力之分,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以下几件武器:
基本技能完善而扎实,比如原型制作(效率和流程)、项目管理(尤其是风险控制)、数据分析等;
细微的洞察力,能换位到用户的立场和场景理解他们背后的动机和诉求;充满好奇心并愿意尝试不同的方法去服务用户;
业务分解能力,深刻理解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的平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作出最有性价比的权衡;
优秀思考习惯,如独立思考,不盲从,从本身真实情况出发,勇于质疑。换位思考,包容式认可对方的立场,对人性有更多的理解(思维定势、认同感等);
自我迭代能力,目前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异常迅速,这就需要产品经理学会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基于以上的能力目标,产品经理们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并且自我学习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力提升方法才能保证自己不断迭代和向前:
有一个真正可以教自己东西的Leader/领导/导师。不仅仅是传授具体技能,更多的是分享他的产品方法论和判断解决问题的思路;
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客户与需求,并且有可以完整走完N个的0-1项目,在项目中可以积累下真实可用的经验;
有固定频率的培训,公司根据实际业务情况为你提供完整系列培训课程,不能仅有视频还要有Workshop式的模拟练习;
优秀的伙伴和工作方法,除了随时可以向身旁的小伙伴请教任何问题外,还有5Whys复盘、目标导向等优秀的工作方法。
当然这样的环境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需要产品经理自身有意识的去锻炼和提升自己。
在此,给几点个人的小建议,仅供参考:
整理产品经理所需要的能力并分别打分,量化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目标性的在工作学习中刻意去锻炼和补充自己不擅长的能力;
尝试形成属于自己的产品方法论,总结和提炼不同业务形态产品的功能推导逻辑,坚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更会坚持如何做更好;
多多探讨和输出,可以尝试进行写作式的输出,每次都是思维方式的锻炼和总结;
多向比自己牛的人请教,别人的一席话可能会抵过自己长时间漫无目的的学习,请教时重点是学习对方的方法和逻辑。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