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设计 > UI/UE

Some questions about ambient noise

2017-04-20 00:52 232 查看
        背景噪声方法起源于天然地震研究中,近几年来,该方法正逐渐应用在浅地表等领域,因为从背景噪声中可以提取出面波信号,然后对其做频散分析,得到相速度,最后利用获得相速度反演便最终得到地下横波速度模型。为什么要得到地下横波速度模型呢?因为地下横波速度是地质勘测和地质灾害评价中的重要参数。

对于高频面波方法(大于2Hz),已经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由于高频面波方法的探测深度满足不了某些特定的地质任务(探测深度>100m)。因此,有学者想到利用背景噪声中的面波,就可以获得地下较深的速度信息。但是,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被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际中噪声源分布不均匀与理论假设不同,这将直接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背景噪声地震干涉理论假设噪声源均匀分布,但该假设在实际中往往难以满足,这使得噪声源不均匀分布将会导致获得的经验格林函数会偏离真实格林函数,计算出的面波相速度也会偏离真实值。因此,XXXX团队XXX就针对这一问题,讨论了噪声源不均匀分布对于被动源方法(背景噪声地震干涉方法、空间自相关、微动折射方法和被动源面波多道分析方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背景噪声观测中,如果噪声源在偏离测线方向分布,使用上述被动源方法计算的面波相速度都将偏离理论值,无法获得接近真实的横波速度模型;如果布置测线使得主要噪声源沿测线方向分布,就可以利用上述方法获取较为准确的面波相速度。

思考问题1:当噪声源在偏离测线方向分布时,能否通过“校正”到理论值???

思考问题2:噪声源(稳定源、瞬态源???),不同噪声源所构成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影响吗?如果有,是如何影响的???

思考问题3:当考虑复杂(结构,岩性???)介质时,需要如何改进???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