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汉英语篇主题与段落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7-04-03 10:02 218 查看
这是选自李锦、廖开洪在暨南学报上面的一篇论文的读后感和整体摘要。我着重侧重于汉语方面的探讨。

1.摘要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的结论就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相似的结构模式,不存在英语侧重形,而汉语侧重神。

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作者从两种语料中抽取的说明文50篇,并且选出依据主题扩展的中英文段落各300段,最终结果是在段落层面,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主题句与扩展句的分布结构呈现出相同的特点。

2. 主题是什么?

2.1 范·戴伊克的观点

从最初的Van Dijk认为的,语篇结构的语义特征只有在语篇的最高层面,即宏观结构上才能体现出来,而篇章语言的连贯与主题密切相关。主题是表示语篇或语篇的一部分是关于什么的,在语篇中,句子序列属于同一主题。任何语篇都有一个总主题,总主题又由次主题组成,次主题又由更小的主题组成。也就是说主题具有层级性。

那么在行文过程中,不仅仅是可以围绕主题来进行扩展,还可以进行主题转换。主题转换为语篇的切分提供了条件,切分的直接结果就是段落。

2.2 朗格克尔的观点

其实这句话就是说,一个段落内部的主题应当是一致的。朗格克尔认为,段落内主题的一致性可标志段落的开始和结束。主题的一致性在段落本身的表层结构特征上也有所体现。

2.3 格道尔和斯洛克姆的观点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语篇,段落都是围绕主题而扩展的。这点,格道尔和斯洛克姆也认为,段落主题是段落层次或句子构成。并且,他们认为,从结构上看,段落主题可由名词、名词词组、小句或者句子构成。而在形式上看,段落主题不同于句子主题主要有三点:

1. 段落主题在段落中必须至少提到两次,主题重提是以词语在段落中一次或多次出现为标志。

2. 段落主题出现于段首和段尾,表示主题的开始和结束,也表示段落的界限。

3. 段落主题以线性形式出现于句首,语法上与其他句子独立分开,但是它可能与其他词如指示代词或动词相互参照。

2.3 张静和郑远汉的观点

张静和郑远汉则对于篇章中段落的界定提出以下几个特征:

1. 单一性,即一段只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2. 完整性,一个中心思想必须完整。

3. 均衡性,篇章中各段的长短须均匀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

2.4 其他观点

其他有的人认为,段落是根据篇章布局安排段落的,以起始句为纲的文章,抓住它的起始句可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

还有的人认为,段落划分是按照事物的内容和性质进行的,如果一个自然段清楚的阐述了某一方面,它就构成了一意义段。

2.5 提出问题

以上的内容都呈现后,作者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英语注重形,而汉语注重神。

3. 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并未发现英语注重形,而汉语注重神的结论,相比之下,作者发现了段落的四种模式,他们分别是:

1. 金字塔式

这种模式主题句在段首,然后再不断的围绕句首扩展。这种模式在最终的统计中,出现的频率为66%/70%(英/汉)。

2. 倒金字塔式

主题句在段尾,以结句出现,作为全段的结束。这种模式在最终的统计中,出现的频率为20%/22%(英/汉)。

3. 钻石式

这种结构主要是针对信息含量较大,篇幅较长的段落,这样在段落开头和结部分都提及主题句,形成前后照应,加强读者印象。这种模式在最终的统计中,出现的频率为8%/4%(英/汉)。

4. 哑铃式

这种结构,主题句在段中出现,主题句前为支撑句,主题句后为扩展句。这种情况出现较少,出现的频率为6%/4%(英/汉)。

并且作者根据卡方计算公式得出此次统计是有效的。并且,统计结果还表明,中英段落都能视为语篇的结构单位,其中包括着单一性、连贯性和完整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篇章 结构 段落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