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Ubuntu 16.04 LTS 系统安装

2017-03-02 20:46 323 查看
老祖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伙伴们说得好,不会做系统的程序员不是好程序员。(不过话说,我大学时代真的不教怎么做系统。。。)

显然,这个工就是我,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程序员,至于器,我想最基本的就是一台正在运行着某操作系统的电脑了吧。对于程序员来说,基本上所有的吃饭家伙都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甚至可以说,对于程序员来说,第二重要的就是一款优秀的操作系统,那么第一呢?肯定就是你先要有一笔买电脑的钱。

闲话不多说,开始干正经事。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一个操作系统镜像(这里选择的是linux的其中一个发行版ubuntu,当然linux发行版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选择ubuntu是因为它比较不折腾,可以减少我很多的劳动力。),一个数据已经备份过的u盘,一台计算机。

第一步,开始做启动盘,可以做启动盘的工具有很多,这里选择一个linux的小命令dd,主要是目前手边只有一台linux机器可以用,而且,它真的很方便。

首先,在linux系统中,找到你插入的希望做成启动盘的u盘,执行截图如下:



lsblk这个命令可以将当前系统识别的存储介质以树形图的方式展示出来,简洁明了,树的根部,显然就是你的存储介质,树的每个分叉就是存储介质的分区,这里我的u盘是sdd,有两个分区sdd1,sdd2。

然后,记得将已经挂载的u盘解除挂载,不然有可能会因为u盘的某个分区被占用而出现失败的情况,又很麻烦。解除挂载的命令也很简单,sudo umount /dev/sdd。当然,记得将sdd换成你自己的u盘标签。这个过程很简单,就不在附图了。

接下来,使用dd命令将u盘做成启动盘,其实个人觉得使用光盘做系统会很方便,什么都不用管,拿来直接就用,不过很显然伟大的生产商不这么认为,现在出的很多笔记本电脑已经没有光驱了。命令截图如下:



启动盘就这么做完了,是不是很简单,这一步做的工作主要是将操作系统镜像放到你的u盘中,下一步就该把u盘中的操作系统镜像传递给电脑,并安装在某个磁盘中。

插上u盘,重新启动,进入启动项选择(不同机器不一样,我这里是F12,也有delete键或者F2的,可以根据机型自行百度。),这里是告诉操作系统你要操作的东西再u盘里,别让它傻傻的去光驱或者磁盘去找了。



可以看到,这里有四个选项,前两个就是我的磁盘了,第三块是启动盘,最后一个是所谓的网络安装,选择第三个进入安装。



打开之后第一个界面往往是这样的,由于人家是发源地和英语的普及,导致了安装过程中默认的语言是英语。

当然,不习惯英语的同学,可以选择中文。左边菜单拉到底就是了。



由于笔者的英语实在是差的离谱,这里选择的也是中文安装。选择安装Ubuntu,进入下一个界面。



上面的选项默认是不勾选的,这里为了避免麻烦,安装后又去找各种驱动,安装各种软件,所以将其勾选上。



接下来,贴心的ubuntu认出了原来的操作系统,给了几个选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里由于笔者有些强迫症,所以希望把磁盘重新分区后安装。故选择了最后一项。

http://imglf2.nosdn.127.net/img/M09jUU50T3BjeFhqTUtwYjM5aG41T25MUS8xd1FBbVRNelYzeFhuN0lacGtmM1dHSGRvYVVnPT0.jpg?imageView

可以看到,sda和sdb已经分过区了,这里强迫症犯了,所以将原来的分区全部格掉,重新分区。选中磁盘标签,点击新建分区表就好了。软件会作出上面的提示,警告你原有分区会被删除。



第一个磁盘分区被干掉后,世界是这个样子的。



这里准备干掉第二个磁盘分区。



两个都被干掉后,世界清净了。第三个是我的u盘,为了避免出现问题,不要对它进行任何操作。



开始分区,linux的挂载点和windows的磁盘盘符是很类似的,这里列出的显然也都是操作系统比较常用的分区,实际在个人pc机上有很多分区是非必要的,实际装机过程中不要像笔者一样强迫症严重。



首先是boot分区,这个分区主要为操作系统内核和一些引导文件提供,目前很多看法是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十分智能,不需要再单独为其分区。这里笔者没有试过,所以还是准备了boot分区,读者安装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尝试。



执行过后是这个样子的,boot分区为ext4类型,关于ext4,ext4是一种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主要是用来在存储设备/分区上组织和管理文件的一种操作系统子系统,随着存储数据量的飞速增长,推出了很多种新的文件系统,包括fat,ext系列大家族以及ntfs,还有新搞出来的btrfs,各有各的好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文件系统。



这里还有一个efi挂载点,这个挂载点主要是为了适应一些特殊的efi引导的系统提供的,如果读者的机器非efi启动的话,这个分区完全不需要。



然后是srv挂载点,这个挂载点一般是服务器所需的,包括http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等,这些服务可能会将一些数据放置到srv挂载点,所以对于一些web服务器来说,srv挂载点单独有一个分区也是有道理的。



当然一个系统在运行程序过程中会产生临时数据,tmp单独分出来会使这些临时文件统统在这一个分区中进行操作,清楚明了,但是由于tmp经常会有文件的读写,所以不建议想笔者这样将tmp挂载到固态硬盘上,一种推荐方式是将tmp挂载到一个机械硬盘是,还有一种笔者觉得很高级的用法是将tmp分区挂载到内存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挂载点是usr,这个挂载点有一些争议,不过比较多的看法是这个挂载点主要是操作系统的程序。



接下来是usr/local,这个挂载点主要是放置一些用户安装的程序,如果你会安装很多程序的话,这里分配的大一些吧。



opt分区主要是安装一些可选的程序,对于一些你觉得希望尝试但又害怕影响系统的程序,就安装到这里吧。



然后还有一个内存置换空间,即swap,这个挂载点主要是为了内存不够用时,可以将数据交换到这里来缓解内存压力的,目前很多操作系统实际上有很大的内存,一般不会用到。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显然工作不是一天能做完的,那么很多人就会需要一个功能——休眠,希望合上机器减少机器运行损耗,打开时快速运行之前没有做完的操作。不同操作系统的做法不一致,某些操作系统在休眠时会借助swap来实现。



var是一个存放变化的数据的挂载点,这里的数据常常变化,所以笔者这里将其挂载到了机械盘上。



终于到了重点,这个分区是必要的,这里是一切挂载点的根,这里的磁盘空间占满很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所以一个很好的诀窍就是把你经常用的比较耗费空间的挂载点单独挂载出来。



这里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挂载点,这里是除了root用户外,所有用户的“家”,对于不同用户来说默认的家都会再home挂载点下的某个路径,当然创建用户时可以强制指定另外的位置作为该用户的“家”。



到这里,笔者一些常用的分区就已经挂载完毕了,如果有其他需要挂载的位置,仿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挂载即可。



点击安装后,系统会告诉你他想要做的一些事,这是你检查错误的最后时机。



继续安装,这里需要选择时区,这个时区不仅决定了你时间的显示,还会影响到程序员一些关于时间操作的返回结果,当然,这些在系统安装完毕后,是可以更改的。



这里是你的键盘布局,这里需要选择正确,不然很可能导致你的某些按键被错误的映射到了其他按键上,从而某些时候正确的按键却得到不同的输入。



基本上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会默认有一个root用户,无所不能,但是通常不建议使用这个用户进行日常操作,因为权利太大,一个不小心就是系统崩溃的节奏。所以通常linux发行版都会让你创建一个用户作为日常使用。当然,进入系统后还可以创建很多个用户,满足多用户使用的使用场景。



继续安装,会有很多关于系统的介绍。



ok,一切顺利,操作系统安装成功。



重新启动,登录就好了。

后记:

这里选择的是一个非常不折腾的操作系统,对于linuxer来说,也许就是需要折腾,那么笔者这里比较推荐的是gentoo,官方有一些英文版的安装流程,跟着安装,你会明白很多操作系统的原理,操作系统启动的一些机制,文件系统,以及各个文件系统的优劣,磁盘的挂载等等。祝大家好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