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Text、Data、BSS、Heap、Stack

2017-01-12 10:06 399 查看
 .text段是代码段。它用来放程序代码(code)。它通常是只读的(程序代码,编译好了就确定了,不可能改来改去的嘛)。

.data段是数据段。它用来存放初始化了的(initailized)全局变量(global)和初始化了的静态变量(static)。它是可读可写的。

.bss段是全局变量数据段。它用来存放未初始化的(uninitailized)全局变量(global)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static)。它也是可读可写的。bss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缩写。之所以把bss跟data分开来,是因为系统会为这些bss段的变量的初值清零。

.constdata段是常量数据段。它用来存放常量(const)。它也是只读的。

源程序中使用malloc分配的内存就是bss这一块,它的大小不是根据data的大小确定的,主要是由程序中同时分配内存最大值所确定的,不过如果超出了范围,也就是分配失败,可以等空间释放之后再分配。

以上这些段,用户可以非常灵活的定义其首地址和大小。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说,程序代码区在ROM或FLASH中,可读写区域在SRAM或DRAM中。考虑一下自己程序规模,函数调用规模,内存使用大小,然后,参照一个连接定位文件,稍加修改就可以了

栈(stack)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堆栈。它用来保存函数的局部变量和参数。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的数据结构。这意味着最后放到栈上的数据,将会是第一个从栈上移走的数据,对于哪些暂时存储的信息,和不需要长时间保存的信息来说,LIFO这种数据结构非常理想。在调用函数或过程后,系统通常会清除栈上保存的局部变量、函数调用信息及其它信息。栈的顶部通常在可读写的RAM区的最后,其地址空间通常“向下减少”,即当栈上保存的数据越多,栈的地址就越小。

堆(heap)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动态内存分配。它用来管理动态内存的。其操作方式跟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不同的。

在ARM的集成开发环境中,

1、只读的代码段称为Code段,即上述的.text段。

2、只读的常量数据段,被称作RO Data段,即上述的.constdata段。

以上两个段统称为RO段(Read Only),放在ROM或FLASH等非易失性器件中。

3、可读可写的初始化了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段,被称作RW Data段(ReadWrite),即上述的.bss段。

4、可读可写的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段,被称作ZI Data段(Zero Init),即上述的.data段。因为这个段里的变量要被初始化为零,所以叫ZI段。

以上两个段统称为RW段,而在运行时,它必须重新装载到可读可写的RAM中。



bss和data的区别:
全局的未初始化变量存在于.bss段中,具体体现为一个占位符;
全局的已初始化变量存于.data段中;

.bss是不占用.exe文件空间的,其内容由操作系统初始化(清零);
而.data却需要占用,其内容由程序初始化。

若这样定义一个全局变量:int g_inBss[9] ;
则它在.bss段,这里占用占位符的空间。

若这样定义一个全局变量:int g_inData[9] ={1,2,3,4,5,6,7,8,9};
则它在.data段,程序占用数组全部大小的空间。

bss和data的联系:
都在rw区域;
bss段在运行起来成为进程之后,占的空间大小和data就相同了。


堆(heap)上数组:一般自己申请,C用malloc,C++用new。一般的可用空间比较大。

栈(stack)上数组:一般系统自动分配,直接定义所开的数组的大小,最大一般为1M或2M。

参考文献:http://www.cnblogs.com/mylinux/p/4135088.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