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老子》的智慧

2016-12-31 17:00 253 查看
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玄同:微妙的同一;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得越多,越需要归纳,提炼(归纳,提炼出来的正是所谓的“道”)

0. 一些体会

无论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 25 章),还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 40 章)(正所谓无中生有),老子本人一直在追寻原点或者称为永恒的东西。

1.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à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终极的东西,无法言说,凡是可以言说的都不是道。万物有名,凡是可以一一命名的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永恒不变的名,只是一种勉强而起的名,即抽象的名,概括的名。

人与物的关系,关键在于一个“欲”字,无人则无欲,有人则有欲。前者是无我之境,后者是有我之境。万物生生不已,所有奥妙,都是万物本身的奥妙。这种奥妙,只有无欲才看得到,有欲,看到的只是你所求,你所要。有用无用,全看有欲无欲。

2.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的时候也满怀希望。在抗日战争中,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正是这种“信仰的意志”帮助中国人度过了这场战争。

这个理论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中庸之道,儒家赞成,道家也一样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因为照两家所说,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为太过和做得过多,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

references

《道德经》全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