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802.11协议精读15:链路模型(基于Free-Space Path Loss)

2016-12-15 11:36 316 查看

序言

在无线局域网中,主要的性能除了吞吐量之外,另外一项比较受人关注的就是覆盖范围,而为了计算Wi-Fi的覆盖范围,我们首先要梳理其链路模型。本文我们基于基本的传输损耗模型(Free-space path loss),对802.11中的链路模型进行分析。

注:在该文之后,我们会基于在理解链路模型的基础上,继续讨论如何计算无线的覆盖范围,以及具体在802.11协议中的具体信道模型。由于主要还是偏向理解,所以若在本文中出现一些表述错误,还请见谅。
影响覆盖范围(无线链路质量)的因素

Wi-Fi的理论覆盖范围与很多因素有关,我们简单列举如下: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越大,信号的覆盖范围就越大。FCC建议其标准值为70mW。

功率放大增益:包含发送时候的PA(Power Amplifier)以及接收时候的LNA(Low Noise Amplifier)。如果本地能够对信号提供一个放大的功能,那么信号的强度就能够提高。
天线增益:包含发送天线增益以及接收天线增益。天线是可以增大信号的,评估这个增益性能的指标就是增益值。不同的天线种类,比如全向天线或者定向天线,具有不同的增益性能。定向天线有更好的聚焦能力,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接受者的接收功率(即聚焦) 。定向天线可以做智能天线波束成型(smart antenna beam forming)。
全向天线有更好的覆盖能力,能够将能量更平均的覆盖到周边的所有节点上。
利用多根全向天线做发送,可以做传输波束成型(Transmit Beamforming,TxBF)。利用信号的预编码技术来完成的,TxBF通过调节发送信号的相位,让信号在接收方呈现干涉叠加的效果。利用多根全向天线做接收,也可以做接收分集,增加信号质量。

信道衰落与干扰:信道的影响包含两部分,衰落和干扰。衰落是由信道的特性造成的。衰落分成三部分,大尺度衰落,中尺度衰落(阴影衰落)以及小尺度衰落(多径)。大尺度衰落:主要受到传输距离影响的电磁波衰落,距离越远,信号衰落越强。
中尺度衰落:又称为阴影衰落,主要是由遮挡物造成的。(其实这个定义用的并不多,不过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中,还是比较适合的,所以就放上来了)
小尺度衰落:又称为多径衰落,主要是不同路径到达的信号之间造成的互相干扰。根据发送和接收方是否在视距(Line-Of-Sight,LOS)范围内,分为瑞利衰落(Rayleigh Fading,即LOS范围内)和莱斯衰落(Rice Fading,即NLOS范围内)。

干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其他同频段的设备干扰,一部分是背景噪声(一般理论上我们认为是高斯白噪声,其主要是由热噪声造成的)。

链路模型

这一节中,我们建立模型刻画之前所述的影响Wi-Fi覆盖范围的一些因素,如下图所示:



即接收功率我们可以表述为(以dBm的形式表达):



其中

为接收功率,

为发送功率,

为发送增益(包含了功率放大增益和天线增益),

为信道衰落,

是噪声功率(假设没有干扰),

为接收增益。
注:这里噪声代表的热噪声,一部分是信道上的,一部分是天线到接收机之前的有损耦合造成的。
在上式中,







都是发送接收机的固有设置,可以当做常数。


我们假设是自由空间损耗模型(Free-Space Path Loss,FSPL),

假设是热噪声,以下我们重点阐述下这两个部分。
自由空间损耗模型:该模型是理想的大尺度衰落模型,一般意义上,我们假设的理想信道就是该模型(即只存在大尺度衰落)。该模型的物理意义如下图:



在自由空间(即没有遮蔽物)的中心,发送方以

的功率进行发射信号,接收方与发送方距离为

。进一步参考上图,我们可以想象,这些距离发送端距离为

的所有点(即接收方可能出现的位置)构成了一个球面,该球面的面积为

。总发送功率

是平均分布在该球面上任意一个点上的,接收功率

即为


且我们进一步假设,接收方是以有效面积为

的天线进行接收(一般天线的面积与波长有关),最后我们可以得出接收功率为:

。在与发送功率

相除之后(即求链路的衰减),我们可以得到自由空间损耗(FSPL)如下:



一般情况下,大家还很常见以dB形式表达的自由空间损耗(

单位为MHz,

单位为km):


实际上这两个表述实际上是一样的,以下我们做一个数学推导(初始

单位为Hz,

单位为m,最后结果

单位为MHz,

单位为km):



故上述的两种表达本质上是相同的,之后我们会基于该模型示例估计无线传输范围。由于自由空间模型中,没有考虑到阴影衰落,而CWNA的书中是给出一些遮挡介质对于信号的影响的(信号为2.4G的情况下),所以一起记录在这里(参考CWNA教材):
木门(Wood door):–3 dB
金属机架(Metal rack):–6 dB
隔间墙(Cubicle wall): –2 dB
基墙(Foundation wall): –15 dB
无色玻璃窗(Nontinted glass windows):–3 dB
石膏墙或石膏夹板(Drywall or sheetrock):–3 dB
电梯或金属障碍物(Elevator or metal obstacle):–10 dB
砖,混凝土,混凝土块(Brick, concrete, concrete blocks):–12 dB
本底噪声(热噪声
在论文假设中,我们一般直接假设背景噪声为0均值的高斯白噪声(在Digital Communication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一书中,第5.3.4节所述:由于热噪声功率谱密度在频率

以下为常数,所以一般将接收机的热噪声过程当做高斯白噪声处理),并给定一个噪声功率即可。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热噪声有参考的背景噪声的公式的,如下:



其中噪声功率

是以dBW形式给出的,

是玻尔兹曼常量(Boltzmann's constant,

或者

),

为摄氏温度(括号内直接带入

),

为带宽(比如802.11a/g为

),

为噪声系数(noisefigure,一般为

)。
注:以上的参数选择参考MATLAB2016a中基带仿真的代码。
故最终带入802.11的结果即为:



实际上这个值和07版协议中给出的背景噪声(也就是本底噪声)的参考值还要小的,CWNA书中第3.4节以及第3.6节指出,一般2.4G信道的本地噪声为

,所以除了热噪声之外,可能还包含了一些信道上别的白噪声。不过也是可以参考07版协议Table 19-10中所述“RSSI的范围和实际上功率是独立的”,换言之,本地噪声的具体数值也是可以自己设定的,主要还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为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