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软件开发的生死命门之需求范围

2016-11-10 01:41 113 查看
最近一位认识有10年的诤友第二次出来创业,我的朋友里,就是诤友比较深交,大家互相之间都是说真话,没那多拐弯抹角的。与第一次与人合伙,负责内部的技术不同。这次是他自己全操盘。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经历不一样的东西,需要付出些学费。刚开始的时候,我有问过他做什么产品,面向什么受众,如何定价,如果我朋友有需求,我可以介绍过去。可以由他比较忙吧,也可能没成形,说得有点含糊。后来我也比较忙,也没往心上去。直到最近,朋友给我打电话。原来他的创业是从朋友那边接了一些项目来做,他在上海有边项目,有些东西没做完,问我没有时间,去支援一下他,他目前在杭州有其实项目被搞得焦头烂额的,抽不开身。大概需要我支援一个星期。刚好我也从前公司离职出来,朋友有难,自然要帮一下。朋友让我加到他这个项目的工作群,里边有甲方的负责人。我加入后,旁观了一下他们的工作沟通(我习惯于不明白情况的时候,先观察),我发现他跟甲方的对话方式,类似于老板与员工的对话,一个安排工作,一个去执行。就是这种对话方式让我隐隐感觉到了隐患。另外以我的经验判断,不太可能一个星期搞定,最起码要翻倍。基础要翻两倍。而且,现实中,软件项目大多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多少都会涉及到功能优化或者修bug。这些活都是需要人去做了,后来我帮他找了一个更合适的人去做了。最后项目的实际需要的时间,是三周完成,还不包含我猜测的,后继的优化需求。事情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前两天看到朋友的朋友圈“大病一场就是为了浴火重生...”。心里惊了一下,暗想,不会之前猜测的隐患发生了吧。马上拨通朋友电话,原来朋友最近项目积压了一些工作,心理压力太大,病倒了。朋友属于很有责任心的人。也正是这种相似的责任心,让我们成为多年的好友。朋友也参加过教练技术的培训,有种做事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但是在我眼中,也正是这些优点,导致了他现在的问题。我问:“你有花多少时间跟客户确认需求范围?”
朋友:“这个倒没花多少。”
我问:“你现在是不是有一种需求越做越多,都忙不过来的感觉?”
朋友:“是啊”
我说:“我给你举一个我经常说的例子,0-1之间,如果细分的粒度是整型,那么0-1之间,只有1。但如果说,细分的粒度是0.1,那么0-1之间,就是有10,如果粒度是0.01,那就是100,如果粒度是0.001,那有1000。 什么意思?一个软件项目,如果你要往精细了做,可以做得非常细,甚至可以说是无限的(0和1之间有无穷小数)。拿界面设计来说,简单点分,还有UI和UX,平面设计与交互设计之分,如果界面你要定制,要做精致的设计,比如你要做到跟微信相同级别的易用性,产生的工作量,就是需要在小数点后边加一个0的问题,甚至两个0的问题。这个是一方面,再比如功能上的,一个搜索功能,可以简单点做,输入关键字,搜索。也可以往复杂去做,像百度一样输入关键字,要出现下拉框,有智能联想提示及使用搜索引擎技术实现搜索。就单纯是从模糊查询向搜索引擎方案转换,增加的成本,就不是一点两点。前者可以仅使用数据库查询语句即可实现,后者需要使用搜索引擎框架来实现。以上的例子想说明一个意思,就是说,如果范围你不确定好,粒度没有确定,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项目,看着像0-1只有1,它有可以会演变成0.0001到1。对于非技术领域的甲方,很容易拿成品跟互联网产品去比较,按互联网产品的标准去提需求,但他们往往考虑不到一个事情:微信简单的功能背后,可能是上百号人,花费以千万为单位甚至上亿的成本去实现的。你以一已之力去拼,最后肯定是必死无疑。”朋友:“嗯,你举这个例子非常有道理,我现在就是处于这种情况,所以前段时间想到上海找你喝茶,后来太忙,没抽得出时间去。等我忙完这阵吧,把屁股擦干净,再过去找你。”我说:“嗯,关于这个,XX,我倒有不同的想法,我觉得你现在就可以把需求范围控制做起来。”-- 为什么我说要现在开始做起来,请听下回分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