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文本域

2016-07-10 12:25 886 查看

一、关于textarea元素的cols和rows属性

<textarea>
元素,俗称“文本域”,或者“多行文本框”,其自带原生的HTML属性
rows
表示行的意思,可以改变
<textarea>
的可视区域高度,
cols
表示列,可以改变
<textarea>
的可视区域宽度。例如:

<textarea></textarea>
<textarea cols="30" rows="5"></textarea>




会发现,下面的尺寸明显比没有
cols
rows
属性值的要大。

下面问题来了,我想很多小伙伴知道
cols
rows
可以影响文本域的尺寸,那
cols
rows
不同的数值和最终展示的像素尺寸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可不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呢?最终表现是否还受到其他CSS属性的影响呢?

我想,以上的问题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包括我在内,在写此文之前,也是模模糊糊的了解。

二、cols属性值和宽度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textarea文本域cols属性和宽度关系demo

界面如下:



我们可以选择下拉修改文本域的文字尺寸,字体以及字符间距等,看看会不会对文本域的宽度造成影响。结果结论如下:

ChromeIEFireFox
font-size


font-family


letter-spacing


可以看见,Chrome浏览器只受到字符大小影响,对字体和字符间距视而不见;而FireFox浏览器则每一个都会影响之;而IE浏览器不受字符间距影响。

那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cols
的值和最终呈现的宽度有没有什么比如的关系或者公式呢?

在simsun字体,也就是宋体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得看出之间的关系为:

Chrome: 8px * cols + 17px

IE: 8px * cols + 17px

FireFox: 8px * cols + 29px

由于CSS,HTML这些东西是老外发明的,因此,
cols
每个单位相对的宽度是相对于英文字符而言的,在宋体下,可以认为是
8px
,后面的
17px
其实很好理解,表示滚动条的宽度。在window系统下,默认,所有浏览器的滚动条所占据的宽度都是17像素。所以,对于Chrome和IE浏览器而言,文本域最终的宽度(
padding
border
尺寸暂不考虑)就是单字符宽度*
cols
值+滚动条宽度。然而,FireFox浏览器下,增加的宽度是
29px
,这个不就搞不清楚问什么是
29px
了。

在IE浏览器下,如果
<textarea>
overflow
属性值为
hidden
, 则没有后面增加的
17px
,而其他浏览器没有此现象。

然后,当我们使用其他字体的时候,最终的宽度表现则比较微妙了。因此,单个
cols
对应的单位就不是整数了,可能是
8.1px
也有可能是
7.7px~7.8px
这样子的。

总结一下就是:

貌似在Chrome浏览器下才有点实用价值,因为其他浏览器下的宽度波动太明显,任何其他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宽度不一样,这个其实在网页布局中是很糟糕
的。因为,网页是自上而下流式的,高度可以很长很长,但是,宽度一般是固定的,资源比较紧张,要求布局精确,因此,一旦出现宽度在各个浏览器下不一样的情
况,势必大大影响其实用价值。因此,在实际web制作的时候,除非一些对宽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其余时候,还是使用CSS
width
属性来控制文本域的宽度。

三、rows属性值和高度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textarea文本域rows属性和高度关系demo

界面如下:



我们可以选择下拉修改文本域的文字尺寸,字体以及行高等,看看会不会对文本域的高度造成影响。结果结论如下:

ChromeIEFireFox
font-size


font-family


line-height


可以看见,Chrome浏览器和FireFox浏览器只受到行高大小影响,对字体和字符大小视而不见;而IE浏览器却是完全相反的处理,对
line-height
行高视而不见,但是,却对字符大小和字体有影响。

那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rows
的值和最终呈现的高度有没有什么比如的关系或者公式呢(先不考虑
padding
border
的影响)?

在Chrome浏览器下,最终的高度就是
rows
的值和
line-height
行高的乘积。正如上面的demo截图所示,
rows
值为
2
line-height
20px
的时候,最后的高度是
40px
, 就是他们的乘积。

在FireFox浏览器下也是类似的,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高度需要再把滚动条的尺寸计算上去,因此,是下面这幅光景,高度都比Chrome浏览器高
17px
:



在IE浏览器下,高度与行高没关系,更像是有文本的
content area
高度(inline box模型中的概念)决定的,因为当不同字体切换的时候,高度也会变高,例如,使用微软雅黑字体就会变高很明显,而微软雅黑的
content area
高度就是比一般字体要高。因此,要想确定文本域高度其与字符之间的关系,关键很难确定那个计算系数:高度=rows*系数。例如,
16px
的微软雅黑字体的系数近似
21
(见下图),宋体simsun则是18.2~18.5之间等。



总结一下就是:

兼容性还是一团糟,没有任何两个浏览器是完全同一表现。但是最终表现设计要比
cols
要好那么一点点。更关键的问题是,高度这个东西一般要求没那么严,所以,我们有时候不想重新搞个CSS确认文本域的高度,使用
rows
属性值搞一下也是可以的。

四、最后的结束语

最后研究的结果是,兼容性很差,想要各个浏览器下表现一模一样成本很高。因此,如果对文本域的布局要求比较严格,还是使用CSS
width
/
height
属性精确控制。

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各个浏览器如何兼容性不一,以及最终尺寸呈现的计算方法,相关因素等,说不定,对于日后某个功能实现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呢!

En,that’s all!



本文为原创文章,包含脚本行为,会经常更新知识点以及修正一些错误,因此转载请保留原出处,方便溯源,避免陈旧错误知识的误导,同时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文地址: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p=5240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