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我国计算机辅助管理(CAM)的萌芽与演变

2016-06-12 10:56 239 查看
我国计算机辅助管理(CAM)的萌芽与演变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在中关村市场上只有IBMPC-XT,内存只有640KB,硬盘容量为10MB。在那时,286机型的PC-AT就是“高档计算机”了。在这种情况下,谈何计算机辅助管理(CAMComputer
Aided Management
)?真是异想天开也!

    大约在1982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借助PC计算机辅助招生,彻底甩掉了人工打算盘搞招生的老黄历。

我的办法是,借助数据库dBASE II与字处理软件包WordStar,再用“Set Alter
to
”命令将两者连接起来,在极小内存条件下,玩转CAM!

    在那时,清华大圩校长办公室有“三沈“(沈梁、沈培华(女)与沈锡臣)得知我的”办法“,很有兴趣。于是,联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计算机室张XX(女)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宫XX(女)建立了”北京市高校计算机应用协作组“,清华沈梁为组长,人大袁萌为副组长,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实际上。这个“计算机应用协作组”就是后来的“北京市高校计算机辅助管理协作组”。

    在时间顺序上,北京市高校CAM协作组是围绕研究生招生工作搞起来的。大约在1988年期间,北京市高招办周军同志把我引荐给高招办主任吴风臣(后为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想把CAM’技术引入到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并且安排我去北京市大兴宾馆招生录取现场(对外保密)观看。在录取现场的考生档案室内,一排排档案架标有录取学校的名称,用手工方式,在许多档案袋里面寻找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档案,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由高分到低分,顺序排放在录取院校的档案架上。按照录取批次,录取院校的“代表”排队等待“提档”,在提档时,需要手工抄写考生的档案号,相互查对,不能出错。在录取现场,人们忙忙碌碌,四处走动。考生档案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能够使用CAM吗?CAM能够改变“考生档案满天飞”的局面吗?

    1989年,在北北京地区高校招生中,北京市市政府拨款62万人民币,在市高招办组建专用机房用于招生计算机辅助管理。我一人编写32万行程序代码,在3COM网络上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此基础上,1991年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发文,决定在全国推广高校招生CAM技术,成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辅助管理协作组“,聘任袁萌(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担任计算机顾问。一干就是十年!

刚才我用电话向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办公室确认:现在的高考考生拥有一个唯一的“考生号”,使用“电子档案“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彻底避免了纸质档案“满天飞“的乱局,不再搞”劳民伤财“之事。

    从1991年开始探索高校招生使用CAM,直到现在的“电子档案“招生模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时光。2016年,广东省高招办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面孔及指纹识别)提高普通高校招生的效率,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此刻,我想说明的是,今年全国940万高考考生,有CAM系统保佑你们。你们一定会通过“公平选拔“,实现自己的梦想!

袁萌   612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