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与接口相关的设计模式(2):代理模式、标识类型模式及常量接口模式

2016-05-23 22:01 447 查看
在上文 与接口相关的设计模式(1) 中,详细介绍了定制服务模式和适配器模式,下面我们来看第三种与接口相关的模式: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定义:为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分类:

远程代理(Remote Proxy)—为不同地理的对象提供局域网代表对象。(类似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虚拟代理(Virtual Proxy)—根据需要将资源消耗很大的对象进行延迟,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进行创建。(网页中图片的加载,先用一张虚拟的图片进行显示,等图片加载完成后再进行显示)

保护代理(Protect Proxy)—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发帖功能)

智能引用代理(Smart Reference Proxy)—提供对目标对象一些额外的服务。(火车站代售处为火车站代理)

以下以智能引用代理为例,介绍代理的两种实现方式: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代理和被代理对象在代理之前是确定的,它们都实现了相同的接口或者继承相同的抽象类。

下面为简单示例,演示一个汽车对象被代理实现计时:

package com.proxy;

public interface Moveable {//汽车的行驶功能
void move();
}


如果没有代理,汽车行驶的计时功能要在汽车本身行驶时实现:

package com.proxy;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Car implements Move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move()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开始行驶");

try{
Thread.sleep(new Random().nextInt(1000));
System.out.println("行驶中");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行驶结束,行驶时间为:"+(endTime-startTime)+" ms");
}
}


对于这种情景,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代理来专门实现计时功能,如下:

package com.proxy;

public class CarProxy1 extends Car{

@Override
public void move()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开始行驶");
super.move();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行驶结束,行驶时间为:"+(endTime-startTime)+" ms");
}
}


此时在Car类中的move方法可以只行驶,将计时功能交给代理去实现,Car类中的move方法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move() {

try{
Thread.sleep(new Random().nextInt(1000));
System.out.println("行驶中");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现在我们要访问汽车时不用再直接实例化Car类,而是通过访问它的代理:CarProxy1实例,如下:

package com.proxy;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arProxy1 car  = new CarProxy1();
car.move();
}
}


以上是通过继承的方式实现,还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实现,即不通过继承Car类,而是通过包装Car类来调用Car实例的行驶功能。代码如下:

package com.proxy;

public class CarProxy2 implements Moveable{

private Car car;
public CarProxy2(Car car) {
super();
this.car = car;
}

@Override
public void move()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开始行驶");
car.move();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行驶结束,行驶时间为:"+(endTime-startTime)+" ms");
}
}


通过组合方式创建的代理类,在实例化代理前,需要先实例化Car对象,代码如下:

package com.proxy;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ar car = new Car();
CarProxy2 carProxy2  = new CarProxy2(car);
carProxy2.move();
}
}


与适配器模式中的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相似,代理模式中组合方式比继承方式更灵活,推荐使用组合方式。比如再对Car实现日志记录等功能,使用继承方式则要再新建一个代理继承CarProxy1,之后再添加功能就要无限的向下继承,难于维护。

动态代理

上例中对汽车创建了一个时间记录代理,那么如果我们要对火车、飞机都记录时间呢?就需要分别对火车、飞机创建代理类。我们需要一个方法来把记录时间这个代理抽离出来,这样当需要对不同的交通工具实现记录时间功能的时候,直接运用这个抽离出的代理,这样可大大减少代码的重用率。这就引出了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就是动态产生代理,实现对不同类,不同方法的代理。下面来看JDK动态代理。以下为JDK动态代理的实现机制:



如图所示,JDK的动态代理其实就是在代理类ProxySubject与被代理类RealSubject之间加入了一个ProxyHandler类,这个ProxyHandler类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接口,它充当事务处理器,比如类似于上面给汽车计时的日志处理,时间处理等事务都是在这个ProxyHandler类中完成的。

InvocationHandler接口源码如下:

package java.lang.reflect;
public interface 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其中第一个参数proxy代表代理对象;第二个参数method代表被代理的方法;第三个参数代表该方法的参数数组。

JDK动态代理实现步骤:

创建一个实现InvocationHandler的类,必须实现invoke方法

创建被代理的类和接口

调用Proxy的静态方法,创建一个代理类

通过代理调用方法

1,创建一个实现InvocationHandler的类,必须实现invoke方法:

package com.jdk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public class Time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object;
public TimeHandler(Object object) {
super();
//被代理的对象
this.object = object;
}
/**
* proxy: 代理对象
* method: 被代理对象的方法
* args:方法的参数
* return:  调用方法的返回值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开始行驶");

method.invoke(object);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汽车行驶结束,行驶时间为:"+(endTime-startTime)+" ms");
return null;
}

}


步骤 2,3,4,以下为Test类:

package com.jdk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import com.proxy.Car;
import com.proxy.Moveable;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Car car = new Car();
InvocationHandler h = new TimeHandler(car);
Class<?> cls = car.getClass();
/**
* loader:类加载器
* interfaces:实现的接口
* h InvocationHandler
*/
Moveable  m = (Moveable) Proxy.newProxyInstance(
cls.getClassLoader(), cls.getInterfaces(), h);
m.move();
}

}


运行结果:



CGLIB动态代理:

CGLIB代理实现原理类似于JDK动态代理,只是它在运行期间生成的代理对象是针对目标类扩展的子类。CGLIB是高效的代码生成包,底层是依靠ASM(开源的java字节码编辑类库)操作字节码实现的,性能比JDK强。主要使用于改造遗留系统,这些系统一般不会继承特地的接口。

cglib动态代理实现需要导入相关包,此处导入的为cglib-nodep-2.1_3.jar,然后需要创建事务处理器类,并实现MethodInterceptor接口,事务处理器类CglibProxy源码如下:

package com.cjlib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net.sf.cglib.proxy.Enhancer;
import net.sf.cglib.proxy.MethodInterceptor;
import net.sf.cglib.proxy.MethodProxy;

public class CglibProxy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private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public Object getProxy(Class clazz){
//设置创建子类的类
enhancer.setSuperclass(clazz);
enhancer.setCallback(this);
return enhancer.create();
}
/**
* 拦截所有目标类方法的调用
* obj 目标类的实例
* m 目标方法的反射对象
* args 方法的参数
* proxy 代理类的实例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bj, Method m, Object[] args,
MethodProxy proxy) throws Throwable {
//代理的业务逻辑
System.out.println("代理:开车");

//代理类调用父类的方法
proxy.invokeSuper(obj, args);

//代理的业务逻辑
System.out.println("代理:到了");
return null;
}

}


有一个火车类,并没有实现接口:

package com.cjlibproxy;

public class Train {
public void move(){
System.out.println("火车行驶中...");
}

}


测试类:

package com.cjlibproxy;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CglibProxy proxy = new CglibProxy();
Train t = (Train) proxy.getProxy(Train.class);
t.move();
}
}


测试结果:



总结: 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的使用都很简单,如果能理解内部的具体实现流程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动态代理,关于JDK动态代理的模拟实现会在之后文章补充。

标识类型模式

定义一个不包含任何方法的接口,用它仅仅来表示一种抽象类型。所有实现该接口的类意味着属于这种类型。

比如定义一个Food接口,其中不包含任何方法:

public interface Food{}//实现该接口的类都是食物类型


鱼肉:

public class Fish implements Food{...}


进食方法:

public void eat(Food food){...}


进食:

Food fish = new Fish();//Fish实现了Food接口,标识其食物类型
eat(fish);//合法
Book book = new Book();//Book未实现Food接口
eat(book);//编译错误


所谓标识类型模式就是借助Java编译器来对传给eat()方法的food参数进行语义上的约束。Food接口被称为标识类型接口,这种接口没有任何方法,仅代表一种抽象类型。在JDK中,有如下两个典型的表示类型接口。

java.io.Serializable接口:实现该接口的类的实例可以被序列化

java.io.Remote接口:实现该接口的类的实例可以作为远程对象

常量接口模式

在一个软件系统中会使用一些常量,一种流行的做法是把相关的常量放在一个专门的常量接口中定义,例如:

package com.Fi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MyConstants {
public static final double MATH_PI = 3.1415926;
public static final double MATH_E = 2.71828;

}


以下Circle类需要访问以上MATH_PI常量,一种方式是采用直接访问方式,如下:

package com.FinalInterface;

public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半径
public Circle(double r){
this.r = r;
}
public double getCircumference(){
return 2 * r * MyConstants.MATH_PI;
}
}


在JDK1.5中引入了”import static“语句,它允许类A直接访问另一个接口B或类B中的静态常量,而不必指定接口B或类B的名字,而且类A无须实现接口B或者继承类B。如下:

package com.FinalInterface;
import static com.FinalInterface.MyConstants.*;
public class Circle {
private double r;//半径
public Circle(double r){
this.r = r;
}
public double getCircumference(){
return 2 * r * MATH_PI;
}
}


import static 语句既可以简化编程,又能防止Circle类继承并公开MyConstants中的静态常量。

结合上我的上一篇:与接口相关的设计模式(1):定制服务模式和适配器模式详解,一共记录了与接口相关的5种设计模式,分别是定制服务模式、适配器模式、代理模式、标识类型模式以及常量接口模式。接口是构建松耦合的软件系统的重要法宝。接口的优势在于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接口获得这一优势是以不允许为任何方法提供实现作为代价的(暂不考虑JAVA8的Default方法)。

我们可以把接口作为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抽象类型。站在外界使用者(另一个系统)的角度,接口向使用者承诺系统能提供哪些服务;站在系统本身的角度,接口指定系统必须实现哪些服务。系统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这可以提高系统之间的松耦合。

至于抽象类呢,它用来定制系统中的扩展点。可以把抽象类看作介于”抽象“和”实现“之间的半成品。抽象类力所能及的完成了部分实现,但还有一些功能有待于它的子类去实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