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基础篇 - a标签的四伪类顺序

2016-05-16 10:21 453 查看

开篇

很早之前顺着W3C学,那会儿还不懂知识积累,只是喜欢啥学啥,现在有了博客,却发现很多积累的知识都忘掉了,所以再做一遍积累。

这篇是a标签的四种伪类的顺序,很常用。

代码实例

a标签伪类的作用:

:link“: a标签还未被访问的状态;

:visited“: a标签已被访问过的状态;

:hover“: 鼠标悬停在a标签上的状态;

:active“: a标签被鼠标按着时的状态;

<style type="text/css">
a:link {color: #000;} /* 未访问的链接 */
a:visited {color: #F00;} /* 已访问的链接 */
a:hover{color: #0F0;} /* 鼠标在链接上 */
a:active {color: #00F;} /* 正在跳转时。Tip:当你已经到了要链接的页面,然后再返回,原页面上的此链接仍是此颜色 */
</style>


取消下划线:

a{text-decoration: none}


顺序的形成原因

本质是“同等优先权的样式,写在后边的会覆盖前边”,a标签的伪类只不过是又结合了不同的动作顺序,动作的触发顺序决定了——伪类的顺序必须按
lvha
来写。

下面结合这4个伪类简单说下:

因为前2者两种状态是 常态,而后2者是 即时状态,当即时状态触发时,要覆盖常态,所以2个即时状态要放在后边;

在常态下:如果a标签被访问过后,就要呈现被访问过的状态,所以visited 要放在link后边;

因为鼠标按下时,伴随着悬停的a标签上,所以要想active覆盖hover,就必须把active放后边。

参考资料:

a标签伪类的作用及书写顺序是什么 - 站长之家

a标签的link、visited、hover、active的顺序 - Ron Ngai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a标签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