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学习笔记 第七周 第一篇

2016-04-10 15:12 281 查看
1. PLC的概念

  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的简称,是微机控制技术与继电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工业计算机。

2. PLC的基本结构

  1 中央控制单元

  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为控制和计算中心。

  2 存储器

  PLC的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因此有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因此程序存储器又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

  3 I/O电路

  输入电路是PLC与外部信号连接的输入通道。现场输入信号经过输入电路转换成中央控制单元能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输出电路是PLC向外部执行部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的通道。通过输出电路,PLC可对现场执行单元进行控制。

  4 电源部件

  5 编程器

  编程器是PLC的重要外围设备,它能对程序进行编制、调试、监视、修改、编辑,最后将程序固化在EPROM中,它可分为简易型和智能型两种。

3. PLC的结构形式

  按结构形式的不同,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整体式PLC将所有的电路都装入一个模块内,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它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模块式PLC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系统,在一块基板上插上CPU,电源,I/O模块以及特殊功能模块,构成一个总I/O点数很多的大规模综合控制系统。这种结构模式的特点是CPU模块、I/O模块等都是独立模块。其模块尺寸统一,安装方便。

4. PLC的工作原理

  PLC一般采用对用户程序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扫描工作方式分以下五个阶段。

  1 自诊断

  2 与编辑器通信

  3 读入现场信号

  4 执行用户程序

  5 输出结果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