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欢迎使用CSDN-markdown编辑器

2016-03-24 01:16 411 查看

第一次用测试一下

计算网络课程设计

本Markdown编辑器使用StackEdit修改而来,用它写博客,将会带来全新的体验哦:

- da

- 设计名称:

- ①双机通信

- ②IP数据包的解析

-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

- 班 级: 201324020311

- 姓 名: 李 俊

- 指导教师: 徐 丽

课设一:双机通信——————————-2

摘要:———————————————2

一、 引言——————————————— 3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要求: ———————————————3

二、 设计原理 ———————————————3

三、 程序代码设计流程 ———————————————4

1、服务器流程图 ———————————————4

2、.客户端流程图: ———————————————4

四、 结果及分析 ———————————————4

运行结果: ———————————————4

2、分析: ———————————————5

五、 源代码 ———————————————5

1. MainServer.java ———————————————5

2. Server.java ———————————————8

3. MainClient.java ———————————————9

4. Client.java ———————————————12

5. Constant.java ———————————————13

课设二:IP包的解析 ———————————————14

摘要: ———————————————14

一、 引言 ———————————————14

1、课程设计目的: ———————————————14

2、课程设计要求: ———————————————14

二、 设计原理 ———————————————14

三、 程序代码设计流程 ——————————15

四、 结果及分析 ———————————————16

1、运行结果 ———————————————16

2、分析 ———————————————16

五、 源代码 ———————————————16

课设一:双机通信

摘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企业、机关、学校的信息管理与服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研究的进展、操作系统的发展以及光纤技术的引入,网络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网络分层结构使用最多的就是TCP/IP架构,作为TCP/IP架构的重要支柱TCP协议在网络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TCP协议处于TCP/IP架构的传输层,其在IP层的基础上,向应用层用户进程提供可靠的、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

关键词 TCP;传输层;java ;双机即时通信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企业、机关、学校的信息管理与服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研究的进展、操作系统的发展以及光纤技术的引入,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网络的使用覆盖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学习TCP传输技术对深入掌握网络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课程设计目的:

使用套接字socket建立一个简单的基于TCP的客户/服务器形式的网络程序

了解面向连接的通信原理

2、课程设计要求:

(1)服务器端的搭建

(2)客户端的搭建

(3)实现双机通信

3、设计平台

JVM<
4000
/p>

二、设计原理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的是主动请示的方式。

(1) 首先服务器要先启动,并根据请示提供相应服务,过程如下:

a) 打开通信通道并告知本地主机,它愿意在某个公认地地址上接受客户的请求。

b) 等待客户请求到达该端口。

c) 接受到重复请求服务,处理该请求并发送应答信号。

d) 返回第二部等待另一客户请求。

e) 关闭服务器

(2) 客户机启动后,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过程如下:

a) 打开通道信号,并连接到服务器所在主机的特定端口

b) 向服务器发送服务请求,等待并接受应答;继续提出请求。

c) 请求结束后关闭通道并终止。

三、程序代码设计流程

1、服务器流程图

2、客户端流程图

四、结果及分析

运行结果:

2、分析:

服务器和一直在等待客户机的连接,知道有客户机接入;

客户机一直在请求服务器,知道服务器响应;

当两者条件同时满足,TCP建立一条通道,可以进行通信。

五、源代码

1. MainServer.java

/**************MainServer.java***********/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Container;
import java.awt.Dimension;
import java.awt.FlowLayou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awt.event.WindowAdapter;

import java.awt.event.WindowEvent;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x.swing.JButton;
import javax.swing.JFrame;
import javax.swing.JPanel;
import javax.swing.JScrollPane;
import javax.swing.JTextArea;
import javax.swing.JTextField;

public class MainServer extends JFrame {
private JScrollPane scrollPane1;
private JTextArea ta_show;
private JPanel panel1;
private JTextField tf_message;
private JButton btn_send;
private final int SHOW_ROWS = 11;
private ObjectOutputStream out;
public MainServer() {
initComponents();
}

private void initComponents() {
scrollPane1 = new JScrollPane();
ta_show = new JTextArea();
panel1 = new JPanel();
tf_message = new JTextField();
btn_send = new JButton();
setTitle("Server-服务器端程序");
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Adapter() {
public void WindowsClosing(WindowEvent e) {
thisGraphicClosing(e);
}
});
Container contentPane = getContentPane();
contentPane.setLayout(new BorderLayout());
{
ta_show.setRows(SHOW_ROWS);
ta_show.setEditable(false);
scrollPane1.setViewportView(ta_show);
}
contentPane.add(scrollPane1, BorderLayout.SOUTH);
{
panel1.setLayout(new FlowLayout());
// ---- tf_message ----
tf_message.setPreferredSize(new Dimension(320, 25));
panel1.add(tf_message);
// ---- btn_send ----
btn_send.setText("Send");
btn_send.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btn_sendActionPerformed(e);
}
});
panel1.add(btn_send);
}
contentPane.add(panel1, BorderLayout.NORTH);
pack();
setLocationRelativeTo(getOwner());
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
}

private void btn_send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try {
out.writeObject(tf_message.getText());
out.flush();
show("服务器端>> " +tf_message.getText());
tf_message.setText("");
} catch (IOException ie) {
ie.printStackTrace();
}
}

private void thisGraphicClosing(WindowEvent e) {
if (out != null) {
try {
out.writeObject(Constant.CONNECT_QUIT);
out.flush();
} catch (IOException ie) {
i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void setOut(ObjectOutputStream out) {
this.out = out;
}

public void show(String mess) {
ta_show.append(mess + "\n");
ta_show.setCaretPosition(ta_show.getText().length());
}
}


Server.java

/**************Server.java***********/
import java.io.EOFException;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Server {
private MainServer frame;
private ObjectOutputStream out;
private ObjectInputStream in;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private Socket socket;
private int counter = 1;
public Server() {
frame = new MainServer();
frame.setVisible(true);
server_start();
}
private void server_start() {
try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Constant.LISTEN_PORT, 20);
while (true) {
// 等待连接
frame.show("等待连接,请稍候……");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建立连接
frame.show("已与客户端" + socket.getInetAddress().getHostName()
+ "建立连接!");
frame
.show("----------------------------------------------------");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frame.show(String(out));
//frame.show();
frame.setOut(out);
//out.writeObject("服务器端>> 连接成功");
out.flush();
// 保持通信
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socket.getInputStream());
String messagein = "";
while (true) {
try {
messagein = (String) in.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messagein);
if (messagein.equals(Constant.CONNECT_QUIT)) {
frame.setOut(null);
break;
}

frame.show("客户端>> " + messagein);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结束连接
frame.show("客户端" + socket.getInetAddress().getHostName()
+ "中断了连接!");
out.close();
in.close();
socket.close();
++counter;
}
} catch (EOFException eofException) {
eofException.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ioException) {
ioException.printStackTrace();
}
}

// 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Server();
}
}


快捷键

加粗
Ctrl + B


斜体
Ctrl + I


引用
Ctrl + Q


插入链接
Ctrl + L


插入代码
Ctrl + K


插入图片
Ctrl + G


提升标题
Ctrl + H


有序列表
Ctrl + O


无序列表
Ctrl + U


横线
Ctrl + R


撤销
Ctrl + Z


重做
Ctrl + Y


Markdown及扩展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它允许人们使用易读易写的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然后转换成格式丰富的HTML页面。 —— [ 维基百科 ]

使用简单的符号标识不同的标题,将某些文字标记为粗体或者斜体,创建一个链接等,详细语法参考帮助?。

本编辑器支持 Markdown Extra ,  扩展了很多好用的功能。具体请参考Github.

表格

Markdown Extra 表格语法:

项目价格
Computer$1600
Phone$12
Pipe$1
可以使用冒号来定义对齐方式:

项目价格数量
Computer1600 元5
Phone12 元12
Pipe1 元234

定义列表

Markdown Extra 定义列表语法:
项目1
项目2
定义 A

定义 B

项目3
定义 C

定义 D

定义D内容

代码块

代码块语法遵循标准markdown代码,例如:

@requires_authorization
def somefunc(param1='', param2=0):
'''A docstring'''
if param1 > param2: # interesting
print 'Greater'
return (param2 - param1 + 1) or None
class SomeClass:
pass
>>> message = '''interpreter
... prompt'''


脚注

生成一个脚注1.

目录

[TOC]
来生成目录:

第一次用测试一下

计算网络课程设计
快捷键
Markdown及扩展
表格

定义列表

代码块

脚注

目录

数学公式

UML 图

离线写博客

浏览器兼容

数学公式

使用MathJax渲染LaTex 数学公式,详见math.stackexchange.com.

行内公式,数学公式为:Γ(n)=(n−1)!∀n∈N。

块级公式:

x=−b±b2−4ac−−−−−−−√2a

更多LaTex语法请参考 这儿.

UML 图:

可以渲染序列图:

Created with Raphaël 2.1.0张三张三李四李四嘿,小四儿, 写博客了没?李四愣了一下,说:忙得吐血,哪有时间写。

或者流程图:

Created with Raphaël 2.1.0开始我的操作确认?结束yesno

关于 序列图 语法,参考 这儿,

关于 流程图 语法,参考 这儿.

离线写博客

即使用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本编辑器离线写博客(直接在曾经使用过的浏览器中输入write.blog.csdn.net/mdeditor即可。Markdown编辑器使用浏览器离线存储将内容保存在本地。

用户写博客的过程中,内容实时保存在浏览器缓存中,在用户关闭浏览器或者其它异常情况下,内容不会丢失。用户再次打开浏览器时,会显示上次用户正在编辑的没有发表的内容。

博客发表后,本地缓存将被删除。 

用户可以选择 [/i] 把正在写的博客保存到服务器草稿箱,即使换浏览器或者清除缓存,内容也不会丢失。

注意:虽然浏览器存储大部分时候都比较可靠,但为了您的数据安全,在联网后,请务必及时发表或者保存到服务器草稿箱

浏览器兼容

目前,本编辑器对Chrome浏览器支持最为完整。建议大家使用较新版本的Chrome。

IE9以下不支持

IE9,10,11存在以下问题

不支持离线功能

IE9不支持文件导入导出

IE10不支持拖拽文件导入

这里是 脚注 的 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