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接口隔离原则

2016-02-01 17:27 218 查看
接口隔离原则

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问题由来: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一句话总结:就好比鱼和人两个类,鱼是游泳和腮呼吸两个动作,人是走路和吃饭两个动作,这些动作不能写在一个接口里面,把这四个动作都包含了。要拆成专门对鱼和人的两个接口才行。

什么是接口?

接口分为两种类型:

实例接口(Object Interface):首先声明一个类,然后用new关键字产生一个实例,它是对一个类型的事务的描述,这是一种接口。

类接口(Class Interface):就是使用Interface关键字,直接定义一个接口。

什么是隔离?

1、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

2、类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接口隔离原则就是对接口进行规范约束,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1、接口要尽量小:这是最核心的定义,即不出现臃肿的接口,但是,这个小也是有限度的,首先是不能违反单一职责原则,根据接口隔离原则拆分接口的时候,首先必须满足单一职责原则。

2、接口要高内聚:高内聚就是提高接口、类、模块的处理能力,减少对外界的交互,具体要求,就是在接口中尽量少公布public方法,接口是对外的承诺,承诺越少对系统的开发越有利,变更的风险也就越少,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3、定制服务:一个系统或系统内部的模块之间,必然会有耦合,有耦合就要有可以相互访问的接口,我们设计时,需要为各个访问者及客户端定制服务。

就是单独为一个个体提供优良的服务,我们在做系统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对系统之间或模块之间的接口采用定制服务,采用定制服务的一个要求,就是只提供访问者需要的方法。

4、接口设计是有限度的:接口设计的粒度越小,系统越灵活,但是,灵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结构的复杂化,开发难度的降低和可维护性降低,所以,接口设计一定要注意适度,这个度并没有标准,根据经验和常识判断即可。

接口隔离原则则是对接口的定义,同时也是对类的定义,接口和类尽量使用原子接口或原子类来组装,原子的划分要遵循以下的规则:

一个接口只服务于一个子模块或业务逻辑。

通过业务逻辑压缩接口中的public方法,接口时常去回顾,尽量让接口达到满身筋骨而不是,肥嘟嘟的一大堆方法。

已经被污染了的接口,尽量去修改,若变更的风险较大,则采用适配器模式进行转化处理。

了解环境,拒绝盲从,环境不同接口拆分的标准也就不同,深入了解业务逻辑,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接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