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设计模式笔记--桥梁模式

2016-01-13 18:21 253 查看
常用设计模式有23中,分为:

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

1、单例模式 2、工厂方法模式
3、抽象工厂模式 4、建造者模式 5、原型模式

行为型模式 (主要用于描述对象或类是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

1、模板方法模式 2、中介者模式 3、命令模式
4、责任链模式 5、策略模式 6、迭代器模式

7、观察者模式 8、备忘录模式 9、访问者模式 10、状态模式 11、解释器模式
结构型模式(主要用于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

1、代理模式 2、装饰模式
3、适配器模式 4、组合模式 5、外观模式(门面模式) 6、享元模式
7、桥梁模式

桥梁模式

桥梁模式(Bridge Pattern)也叫做桥接模式,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式,其定义如下:
将抽象和实现解耦,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地变化。

桥梁模式的重点是在“解耦”上





我们先来看桥梁模式中的4个角色。
● Abstraction——抽象化角色
它的主要职责是定义出该角色的行为,同时保存一个对实现化角色的引用,该角色一般是抽象类。

● Implementor——实现化角色
它是接口或者抽象类,定义角色必需的行为和属性。

● RefinedAbstraction——修正抽象化角色
它引用实现化角色对抽象化角色进行修正。

● ConcreteImplementor——具体实现化角色
它实现接口或抽象类定义的方法和属性。

抽象角色引用实现角色,或者说抽象角色的部分实现是由实现角色完成的

通用源码

先看实现化角色,如代码清单29-16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16 实现化角色
public interface Implementor {
//基本方法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public void doAnything();
}</span>

它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就是一个一般的接口,定义要实现的方法。

其实现类如代码清单29-17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17 具体实现化角色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1 implements Implementor{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业务逻辑处理
}
public void doAnything(){
//业务逻辑处理
}
}</span>
<span style="font-size:18px;">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2 implements Implementor{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业务逻辑处理
}
public void doAnything(){
//业务逻辑处理
}
}</span>


上面定义了两个具体实现化角色——代表两个不同的业务逻辑。

我们再来看抽象化角色,如代码清单29-18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18 抽象化角色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定义对实现化角色的引用
private Implementor imp;
//约束子类必须实现该构造函数
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or _imp){
this.imp = _imp;
}
//自身的行为和属性
public void request(){
this.imp.doSomething();
}
//获得实现化角色
public Implementor getImp(){
return imp;
}
}</span>


为什么要增加一个构造函数?答案是为了提醒子类,你必须做这项工作,指定实现者,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实现者,则尽量清晰明确地定义出来。

我们来看具体的抽象化角色,如代码清单29-19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19 具体抽象化角色
public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extends Abstraction {
//覆写构造函数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Implementor _imp){
super(_imp);
}
//修正父类的行为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 业务处理...
*/
super.request();
super.getImp().doAnything();
}
}</span>


想想看,如果我们的实现化角色有很多的子接口,然后是一堆的子实现。如果在构造函数中不传递一个尽量明确的实现者,代码就很不清晰。

我们来看场景类如何模拟,如代码清单29-20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20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实现化角色
Implementor imp = new ConcreteImplementor1();
//定义一个抽象化角色
Abstraction abs = new RefinedAbstraction(imp);
//执行行文
abs.request();
}
}</span>


桥梁模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式,它只是使用了类间的聚合关系、继承、覆写等常用功能,但是它却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稳定的架构。

优点

● 抽象和实现分离

这也是桥梁模式的主要特点,它完全是为了解决继承的缺点而提出的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下,实现可以不受抽象的约束,不用再绑定在一个固定的抽象层次上。

● 优秀的扩充能力

● 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使用场景

● 不希望或不适用使用继承的场景

● 接口或抽象类不稳定的场景

● 重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注意事项

桥梁模式的意图还是对变化的封装,尽量把可能变化的因素封装到最细、最小的逻辑单元中,避免风险扩散。因此读者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发现类的继承有N层时,可以考虑使用桥梁模式。

继承的优点有很多,可以把公共的方法或属性抽取,父类封装共性,子类实现特性,这是继承的基本功能。

缺点有没有?有!即强侵入,父类有一个方法,子类也必须有这个方法。

对于比较明确不发生变化的,则通过继承来完成;
若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变化的,那就认为是会发生变化,则通过桥梁模式来解决,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实例 山寨工厂





先看Product抽象类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7 抽象产品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Product {
//甭管是什么产品它总要能被生产出来
public abstract void beProducted();
//生产出来的东西,一定要销售出去,否则亏本
public abstract void beSelled();
}</span>


House产品类如代码清单29-8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8 房子
public class House extends Product {
//豆腐渣就豆腐渣呗,好歹也是房子
public void beProducted() {
System.out.println("生产出的房子是这样的...");
}
//虽然是豆腐渣,也是能够销售出去的
public void beSelled() {
System.out.println("生产出的房子卖出去了...");
}
}</span>


既然是产品类,那肯定有两种行为要存在:被生产和被销售,否则就不能称为产品了。

我们再来看iPod产品类,如代码清单29-9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9 iPod产品
public class IPod extends Product {
public void beProducted() {
System.out.println("生产出的iPod是这样的...");
}
public void beSelled() {
System.out.println("生产出的iPod卖出去了...");
}
}</span>


产品是由公司生产出来的,我们来看公司Corp抽象类,如代码清单29-10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10 抽象公司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rp {
//定义一个抽象的产品对象,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产品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构造函数,由子类定义传递具体的产品进来
public Corp(Product product){
this.product = product;
}
//公司是干什么的?赚钱的!
public void makeMoney(){
//每家公司都是一样,先生产
this.product.beProducted();
//然后销售
this.product.beSelled();
}
}</span>


这里多了个有参构造,其目的是要继承的子类都必选重写自己的有参构造函数,把产品类传递进来,

再看子类HouseCorp的实现,如代码清单29-11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11 房地产公司
public class HouseCorp extends Corp {
//定义传递一个House产品进来
public HouseCorp(House house){
super(house);
}
//房地产公司很High了,赚钱,计算利润
public void makeMoney(){
super.makeMoney();
System.out.println("房地产公司赚大钱了...");
}
}</span>


继续看山寨公司的实现,如代码清单29-12所示。
<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码清单29-12 山寨公司
public class ShanZhaiCorp extends Corp {
//产什么产品,不知道,等被调用的才知道
public ShanZhaiCorp(Product product){
super(product);
}
//狂赚钱
public void makeMoney(){
super.makeMoney();
System.out.println("我赚钱呀...");
}
}</span>


HouseCorp类和ShanZhaiCorp类的区别是在有参构造的参数类型上,HouseCorp类比较明确,我就是只要House类,所以直接定义传递进来的必须是House类, 一个类尽可能少地承担职责,那方法也一样,既然HouseCorp类已经非常明确地只生产House产品,那为什么不定义成House类型呢?ShanZhaiCorp就不同了,它确定不了生产什么类型。

好了,两大对应的阵营都已经产生了。我们再看Client程序,如代码清单29-13所示。
代码清单29-13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ouse house = new House();
System.out.println("-------房地产公司是这样运行的-------");
//先找到房地产公司
HouseCorp houseCorp =new HouseCorp(house);
//看我怎么挣钱
houseCorp.makeMoney();
System.out.println("\n");
//山寨公司生产的产品很多,不过我只要指定产品就成了
System.out.println("-------山寨公司是这样运行的-------");
ShanZhaiCorp shanZhaiCorp = new ShanZhaiCorp(new IPod());
shanZhaiCorp.makeMoney();
}
}


深入思考一下,既然万物都是运动的,现在只有房地产公司和山寨公司,那以后我会不会增加一些其他的公司呢?或者房地产公司会不会对业务进行细化,如分为公寓房公司、别墅公司,以及商业房公司等呢?

绝对会的!但是你发觉没有,这种变化对我们上面的类图来说不会做大的修改,充其量只是扩展:

● 增加公司,要么继承Corp类,要么继承HouseCorp或ShanZhaiCorp,不用再修改原有的类了。

● 增加产品,继承Product类,或者继承House类,你要把房子分为公寓房、别墅、商业用房等。

唯一要修改的就是Client类。类都增加了,高层模块也需要修改,也就是说Corp类和Product类都可以自由地扩展,而不会对整个应用产生太大的变更,这就是桥梁模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