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设计 > UI/UE

response.setCharacter和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详解

2015-12-28 16:52 453 查看
一、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用来确保发往服务器的参数以汉字的编码来提取,设置从request中取得的值或从数据库中取出的值。

指定后可以通过request.getParameter()获取自己想要的字符串,如果没有提前指定,则会按照服务器端默认的“iso-8859-1”来进行编码;该方法只对post请求有效,对get请求无效;对于get请求,应该在server.xml中指定:URIEncoding=utf-8;

注意:在执行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之前不能执行request.getParameter()方法;

原因:应该是在执行第一个getParameter()的时候,java将会按照编码分析所有的提交内容,而后续的getParameter()不再进行分析,所以setCharacterEncoding()无效。而对于GET方法提交表单是,提交的内容在URL中,一开始就已经按照编码分析提交内容,setCharacterEncoding()自然就无效。

二、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设置HTTP
响应的编码,用于设置服务器给客户端的数据的编码


一般不会用这个方法来设置响应编码,

一般使用response.setContentType()方法来设置HTTP
响应的编码,同时指定了浏览器显示的编码;

因为他在执行该方法通知服务器端以指定编码进行编码后,会自动调用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方法来通知浏览器以指定编码来解码;使用此方法要在response.getWriter()执行之前或response提交之前;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