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协作表示PK稀疏表示

2015-11-10 14:10 393 查看
  上篇文章介绍了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相对先前的人脸识别方法具有重大突破进展,其核心思想:通过训练样本对测试样本进行线性表示,使用L1−normL_{1}-norm求解稀疏系数,最后,利用残差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判别。SRC(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cation)突出的是表示中的稀疏性是识别率提高的关键点,然而有关学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稀疏性并不是真正的决定性点,提出类别之间的协作表示在分类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协作表示和稀疏表示之间的关系出发,介绍其中的异同点。

  参考文章:Lei Zhang, Meng Yang, Xiangchu Feng. Sparse Representation or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Which Helps Face Recognition?

  Algorithm1: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action

  step1: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单位L2−normL_{2}-norm归一化

  step2:使用训练样本对测试样本进行系数编码:

           α^=argminα{∥y−Xα∥22+λ∥α∥1} \hat{\alpha}=\arg min_{\alpha }\left \{ \left \|y-X\alpha \right \|_{2}^{2}+\lambda \left \| \alpha \right \|_{1} \right \}        (1)

  step3:根据编码系数求解每类样本残差:

                ri=∥y−Xiα^i∥2r_{i}=\left \| y-X_{i} \hat{\alpha}_{i} \right \|_{2}             (2)

  step4:输出测试样本yy的label:

              identity(y)=argminiriidentity(y)=argmin_{i}{r_{i}}            (3)

式(1)中,对于稀疏编码向量的约束采用L1−normL_{1}-norm,逼近残差则采用L2−normL_{2}-norm进行约束,在进行分析之前,先介绍一下对重构残差和稀疏系数的约束有什么意义。

  当残差约束为L2−normL_{2}-norm来说成为传统稀疏表示(S-SRC),即α^=argminα{∥y−Xα∥2+λ∥α∥1} \hat{\alpha}=\arg min_{\alpha }\left \{ \left \|y-X\alpha \right \|_{2}+\lambda \left \| \alpha \right \|_{1} \right \} ;

  当约束为L1−normL_{1}-norm来说称为鲁棒稀疏表示(R-SRC),即α^=argminα{∥y−Xα∥1+λ∥α∥1} \hat{\alpha}=\arg min_{\alpha }\left \{ \left \|y-X\alpha \right \|_{1}+\lambda \left \| \alpha \right \|_{1} \right \},这是因为L1−normL_{1}-norm对于遮挡或噪声来说具有鲁棒性。而稀疏系数的L1−normL_{1}-norm约束则是保证测试样本的稀疏表示,也就是使系数向量有尽可能多的零系数。

  稀疏表示(S-SRC/R-SRC)假设训练样本充足时,XiX_{i}为过完备寻找测试样本的稀疏解,由于测试样本未知,则由整体训练样本进行线性表示,求解稀疏解,而此时先前工作则忽略其他类别样本的协作表示作用,尤其是当出现SSS(Small smaple size)情况时,导致每类样本构成欠完备字典,稀疏性求解时正确类别也会产生较大残差,故需要由其他类别共同的部分线性表示测试样本,通俗的将就是借别人的与自己相同东西凑一凑,这就是协作表示的本质,于是协作表示把分类问题转化为哪一类奉献的最多,其他类奉献的较小,就归为哪一类。

  其实由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稀疏表示就是协作表示的一种特殊情况,协作表示的通用模型为:α^=argminα{∥y−Xα∥lq+λ∥α∥lp} \hat{\alpha}=\arg min_{\alpha }\left \{ \left \|y-X\alpha \right \|_{l_{q}}+\lambda \left \| \alpha \right \|_{l_{p}} \right \} ,很熟悉的形式了,稀疏表示就是设置p=1p=1,根据是否有遮挡或者噪声,设置q=1或2q=1或2,在张磊的协作表示论文中,介绍当为样本维数很小时稀疏性则很有效(论文中有实验证明三种范数之间的关系,请读者自行学习),但通常样本维数不会很小,故我们将pp设置为2,构成最小二乘解形式,可以减少字典XX欠完备时求得稳定解,L2−normL_{2}-norm相对L1−normL_{1}-norm有较弱的稀疏性,但是在求解时,复杂度却减少很多。

  Algorithm2: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step1:对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

  step2:求解稀疏系数:

               α^=Py\hat{\alpha}=Py

其中,P=(XTX+λI)−1XTP=(X^{T}X+\lambda I)^{-1}X^{T} 

  step3:求解正则残差 

             ri=∥y=Xiαi^∥2/∥α^∥2r_{i}=\left \| y=X_{i}\hat{\alpha _{i}}\right \|_{2}/\left \| \hat{ \alpha} \right \|_{2} 

  step4:输出测试样本label

             Identity(y)=argminiriIdentity(y)=\arg min_{i}{r_{i}}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引用率非常高,协作表示在稀疏表示人脸分类工作中经常被用作改进工作,大家可以细读一下,收获会很大,张磊主页:http://www4.comp.polyu.edu.hk/~cslzhang/ 里面有很多文章和代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