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遗传基因科普(5):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2015-10-23 01:15 295 查看
遗传基因科普(5):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人的眼珠颜色各有不同,这是遗传现象。但是,遗传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没有“实物证据”?如果遗传现象当真有物质“证据”,那么,这种“证据”是什么呢?其结构是什么样的?什么人对这类问题“穷追不舍”?是袁隆平吗?非也。

回顾历史,在上世纪中叶,美国有一个“小毛头”,叫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1928 - )。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年仅22岁!),决定去欧洲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从事有关生命遗传现象的研究。为什么沃森去哥本哈根大学求学?然后,马不停蹄,沃森又决定去英国去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物理实验室继续进修。这是为什么?研究生命遗传现象,与卡文迪什物理实验室有什么关系?时间会告诉你一切。

实际情况是,1951年~1953年,沃森在英国期间,他与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 1916 ——2004)相识,借助卡文迪什物理实验室的先进设备以及有关实验数据,两人在一起常常争论不休,但是,却又彼此钦敬(相互吸引,引为知己)。他们两人很快达成一致,“认定”解决DNA分子结构问题是打开生命遗传之“谜”的关键所在。他们决定寻找遗传现象的物理根据,找出生命遗传的“物质证据”(或物质载体),从而彻底解开当今烦人的“转基因争论”。

我们先不说沃森与克里克是如何发现DNA分子结构的,只想指出一个事实:他们的发现(研究成果),把生物学问题变成了物理学的问题,也就是说,生物学的基本问题还原为“物理问题”,彻底打通了生物学与物理、数学的界线。

在遗传基因科普(4)中,我们已经交代了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元素)。但是,沃森与克里克两人是怎样具体地“发现”DNA的化学分子结构,且听下回分解。

袁萌 本文可任意拷贝 10月23日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