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霓歌即时通讯中的相关专利整理(十一)

2015-09-19 10:05 483 查看
本文承接上一篇,继续对霓歌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的即时通讯的相关专利进行整理:

1、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    

2、[b][b]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b][/b]

[b][/b]

[b][b]1、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b] 
[/b][/b][/b]

[b][/b]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其中,包括内容分发服务器、媒体终端装备、照片打印机,以及流媒体服务器;所述媒体终端装备与照片打印机相互连通,所述媒体终端装备与流媒体服务器以及内容分发服务器通过网络相连,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与内容分发服务器通过网络互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打通了微信平台与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信息向智能媒体终端和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发布,将智能媒体终端装置的内容传播从户外广告屏引入到移动互联网,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传播,有效拓展了广告的传播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实施方式三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实施方式四的示意图。

图中:

I媒体终端装备 2内容分发服务器 3照片打印机

4流媒体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见附图1,本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的具体构造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媒体终端装备1、照片打印机3、流媒体服务器4、内容分发服务器2构成。媒体终端装备I和照片打印机3集成在一起,媒体终端装备I通过网络与流媒体服务器4及内容分发服务器2相连。流媒体服务器4与内容分发服务器2能够通过网络互通。媒体终端装备I用于显示由内容分发服务器2下发到媒体终端装备I本地的内容,同时充当AP,即wifi无线网络接入点,照片打印机3用于打印与媒体终端装备I互动的观众手机中的照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其工作原理为:用户通过用手机扫描媒体终端装备I发出的网络接入二维码或者直接在手机中搜索无线AP名称,关注系统预先设定好的公众号即可用手机通过wifi上网,同时可以将手机中的照片通过媒体终端装备I打印出。内容分发服务器2在向媒体终端装备I分发广告内容的同时也会将相关内容发布到广告客户的微信公众号,这样关注该公众号的粉丝就不但可以看到相关广告,而且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购买,还可以将相关的产品信息通过发送到朋友圈来扩大产品信息传播途径。

现举一具体实例进行说明。甲和女朋友乙在商场逛街逛累了,在商场的休息座椅上休息,座椅前面安放有本发明的媒体终端装备1,甲看到终端屏幕上的提示:通过扫二维码即可连上wifi上网并可以打印手机中的照片,甲拿出手机扫描了屏幕上的二维码,按照提示关注了预置公众号,甲的手机即可以上网了,甲进入刚才关注的公众号,可以浏览广告客户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微信中的商城购买相关产品。如果甲发现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则实现了广告的从线下传播到线上传播,同时也为广告客户公众号提供了一条增加粉丝的途径;甲和女朋友乙逛街时拍了几张照片,甲通过媒体终端装备I的打印功能进行了打印,打印出来的照片不但效果良好,而且相片背面印有本媒体终端装备I播放的相关产品广告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以和微信公众号通讯的智能媒体终端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所述。

实施方式二如附图2所示,将内容分发服务器2通过互联网与媒体终端装备I相连的方式变更为通过局域网与媒体终端装备相连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该发明的所有功倉泛。

实施方式三如附图3所示,将媒体终端装备I与照片打印机3中集成一体的结合方式,变更为媒体终端装备I外接一台照片打印机3,二者通过USB或者串口相互连接。

实施方式四如附图4所示,结合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在将媒体终端装备I与照片打印机3中集成一体的结合方式,变更为媒体终端装备I外接一台照片打印机3,二者通过USB或者串口相互连接的同时,将内容分发服务器2通过互联网与媒体终端装备I相连的方式变更为通过局域网与媒体终端装备I相连的方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2、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该方法以记录参数为依据记录在通信方间进行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并在通信方中至少一方执行结束操作时结束该次记录作业,以使该次记录作业区别于通信方再次进行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记录作业,并使已记录的该次通信的通信资料形成为记录资料段落,且对应该资料段落生成索引目录。通过执行该即时通信资料管理方法可简化通信资料查看操作及节约查看操作耗费的时间,进而提升即时通信资料管理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数字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块图;图2是即时通信数据传输的逻辑示意图;

图3是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记录参数设定界面示意图;图4是即时通信系统的对话框示意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运行流程图;图6A至图6B是执行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个人计算机系统提供的目录式索引界面;图7是第二实施例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运行流程图;图8是第三实施例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运行流程图;以及图9是MSN式记录保存的记录文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系执行于数字处理设备,藉以对通信方通过运行于该数字处理设备的即时通信系统所进行之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加以记录。其中,该数字处理设备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比如个人电脑,也可以是较为简单的计算机设备比如个人数位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或其他的嵌入式电子设备等。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系以文本方式的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为说明,但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实际上,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也可用以音频和视频通信资料的记录及后续管理。

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令该数字处理设备以记录参数为依据记录通信方于该次通信中所进行之通信的通信资料,并于通信方中至少一方执行结束操作时,结束前述记录作业。由此,则针对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记录作业,不复为前述记录作业的继续,以使该次即时通信区别于其他的即时通信,该次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记录与其他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使已记录的该次通信的通信资料形成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

并且,令该数字处理设备针对每个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生成对应的索引目录。其中,该记录参数系通信主题、与通信方通信的其他通信方的账户标识及通信时间中的任一者,也可为该三者中任意二者的相互结合或者该三者的相互结合,具体应用,容后详述;该结束操作可以是通信方中至少一方关闭即时通信对话框,也可是各通信方间未进行即时交流的时间大于预先设定的时间比对值等。

该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又令该数字处理设备提供目录式索引界面。其中,该目录式索引界面至少包含所述索引目录;当用户访问该索引目录时,令该数字处理设备输出该索引目录对应的资料段落,以供用户查看。

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数字处理设备的结构方块图。需先行指出的是,如图所示的数字处理设备10的结构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执行环境,实际应用中,所有可执行即时通信系统的应用环境均可执行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字处理设备10系个人计算机(以下将直接以个人计算机10做描述)。如图所示,个人计算机10包括用以在个人计算机内部传输信息的总线20,及电性连接至总线20以进行信息处理的处理器11。在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1为中央处理单元(CPU),且执行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个人计算机10可具有多个处理器11。

正常的运作模式下,处理器11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处理存储于随机存取存储器12(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只读存储器13(Read Only MemoryROM)、硬盘14和其他比如移动盘等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和程序,处理来自键盘22和光标控制设备24比如鼠标所输入的数据,以及来自麦克风(未图示)、光盘(未图示)、软盘(未图示)及摄像头(未图示)等其他设备传递至个人计算机10的数据,并将需输出以显示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器21。

此外,个人计算机10可由通信接口15接至网络30(比如Internet等),并通过可访问网络的应用程序(比如IE浏览器等)访问网络30。处理器11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处理前述访问,并进一步处理用户本地端电脑通过网络30与远端网络设备(比如服务器等)间的信息交互。

因个人计算机10的组成结构、运行原理,及其网络接入等技术非本发明的重点所在,故不再为文详述。

图2为即时通信数据传输的逻辑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地端即时通信系统101a建构于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远端即时通信系统101b建构于远端个人计算机10b。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通过网络30连接到服务器40;远端个人计算机10b亦通过网络30连接到服务器40;由此,建构于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的本地即时通信系统101a即通过网络30连接至服务器40,进而连接至建构于远端个人计算机10b的即时通信系统101b。当然,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也可以点对点(Peer to Peer)或者以其他网络架构方式连接到远端个人计算机10b。

请参阅图2和图1,本地端用户即通信方a(未图示)通过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的键盘22输入其本次即时通信的文本信息,本地端即时通信系统101a收到通信方a的文本信息,封装其为数据包并由网络30传播该数据包至服务器40,服务器40收到该数据包,由封装于数据包中的目的端地址确认其传送目的端,并通过网络30发送该数据包到目的端(本实施例中,该目的端即远端个人计算机10b);而建构于远端个人计算机10b的远端即时通信系统101b接收该数据包后,还原该数据包为最初的文本信息,由远端个人计算机10b的显示器21展示,以供远端用户即通信方b(未图示)获知该文本信息;通信方b在获得该文本信息后根据其需要,可选择回复信息或做其他处理,如果通信方b回复该文本信息,则通过远端个人计算机10b输入其回复信息,远端即时通信系统101b封装该回复信息为数据包,并发送该数据包到网络30,由网络30传送其到服务器40后,转送至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本地即时通信系统101a还原该回复信息之数据包为文本形式,并藉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的显示器21输出,由此达成本地端用户与远端用户的即时通信。

本实施例所述即时通信的通信方式系文本方式,实际应用中,通信方a与通信方b之间也可选择语音、视频、语音与文本结合、视频与文本结合、语音与视频结合、及语音与视频与文本三者结合等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即时通信交流。

另外,若本地端个人计算机10a与远端个人计算机10b间系点对点(Peer toPeer)的连接方式(未标示),则即时通信数据的传输无需经过服务器40的转发。

再者,本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仅为通信方a与通信方b,实际应用中,同时参与该次即时通信的通信方可以是更多通信方,比如即时通信系统所提供的即时会议就允许多于两个的通信方同时参与其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系执行于如图1所示的个人计算机10,以对建构于个人计算机10的即时通信系统通过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途径进行的通信的通信资料加以记录及后续管理。

图3是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记录参数设定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可选择在记录参数设定栏31设定即时通信资料的记录参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记录参数可选择为与通信方通信的其他通信方的账户标识、通信主题及通信时间中的任一者,但不以此为限。其中,该通信时间系为通信的通信日期、通信的开始时间、通信的结束时间及通信的持续时间所构成群组中之任一者或者该群组所列者的任意组合。

本实施例中,若用户不在该记录参数设置栏31中做任何设置,则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默认设置系以与通信方通信的其他通信方的账户标识作为记录参数,也就是本地端用户的联系人的账户标识。

图4是本实施例所述即时通信系统对话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地端用户亦即通信方a(未标示)通过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路线和远端用户亦即通信方b(未标示)进行即时通信;通信方a首先启动如图4所示的通信对话框50,在主题设置框501设置该次通信的通信主题,其中,该通信主题也可由通信方b设置;若各通信方均未设置通信主题,则默认通信主题为“Default”,默认主题也可选择为本次通信的第一个通信句子、本次通信的第一个词,或者其他可作为通信主题的形式比如一个卡通图形等;通信方a在文本消息栏503输入文本消息,并发送该文本消息至通信方b;而通信方b给通信方a的通信资料显示于该通信对话框50的消息显示栏502,供通信方a获知。需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参与通信的任一通信方可在即时通信进行时变更该通信主题。

图5是本实施例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执行流程图。首先,运行步骤S600,开始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执行;接着进至步骤S602。

于步骤S602,令个人计算机10在用户启动即时通信系统后,取得其在图3所示的记录参数设定栏31中设置的记录参数,前已叙及本实施例中该记录参数为与本地端用户通信的通信方的账户标识;接着进至步骤S603。

于步骤S603,令个人计算机10依据记录参数设置中的设定,读取参与该次即时通信的各通信方的昵称,构造该次即时通信的成员列表,以供索引目录显示(详后述);复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方a的昵称为Ada(未标示),通信方b的昵称为Paul(未标示),是以构建成员列表为Ada:Paul(未标示);然,实际应用中,成员列表的构造可为其他形式,比如仅为对方的昵称Paul;此外,该成员列表的具体表现形式亦可灵活选择,而非以此处Ada:Paul或者Paul所呈现的格式为限;接着进至步骤S604。

于步骤S604,令个人计算机10进行记录作业,存储该次通信的通信资料至个人计算机10的存储设备比如硬盘14;接着进至步骤S605。

于步骤S605,令个人计算机10判断是否有结束操作以结束该次即时通信,若判断结果为有结束操作,则进至步骤S606,否则,返回步骤S604;于该步骤中,所述结束操作包括但不限于:(1)参与该次通信的通信方中至少一方关闭即时通信对话框;(2)参与该次即时通信的各通信方间未进行通信交流的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比对值,而该时间比对值可选择提供一设置界面由用户设定,也可选择设置一系统默认值比如5分钟等;(3)通信主题的改变。

于步骤S606,令个人计算机10结束该次记录作业,亦即:针对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之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业系又一次开启的记录作业,而非前述该次记录作业的继续,如此,使前述该次记录作业所记录之该次通信资料归为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接着进至步骤S607。

于步骤S607,令个人计算机10对应步骤S606所述的记录资料段落生成索引目录,并输出该索引目录以供用户据其索引对应的记录资料段落,其中,该索引目录包括在步骤S603构建的成员列表,还包括通信主题和通信时间,实际应用中,该索引目录所包括的内容并不限定于此;接着进至步骤S608。

于步骤S608,令个人计算机10等待用户再次进行即时通信,若用户再次利用即时通信系统进行即时通信,则返回至步骤S602;亦可选择返回至步骤S603,即仅在用户登录即时通信系统后取得记录参数;该返回步骤可依照具体应用选择,非以此为限。

通过上述步骤的执行,在通信方执行结束操作以结束该次即时通信时,即结束对该次通信之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业,以此,使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的记录也系另外开始的记录作业,这样,就让该次通信资料的记录区分于再次通信的通信资料的记录,使已记录的该次通信的通信资料形成为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需加以注明的是,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记录作业又执行如图6所示的步骤,从而使各次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归为彼此独立的记录资料段落。针对所述资料段落生成的索引目录,使即时通信的通信方(用户)在查看已记录的通信资料时,只查看包括有成员列表、通信主题及通信时间的索引目录,就可方便准确地找到待查看的通信资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找某一项资料记录几乎要查看所有记录的问题。

另需指出的是,该些记录资料段落可以删除,可对不同的资料段落进行合并存储等处理,比如,具有相同通信日期也就是同一天发生的各次即时通信的记录资料段落可归为一个大的记录资料段落等,对应该大的记录资料段落形成的索引目录显示该些记录资料段落的发生日和该些记录资料段落各自的成员列表及通信主题等。

图6A到图6B是执行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个人计算机系统10提供的目录式索引界面。如图6A所示,该目录式索引界面60的目录栏61列有用户a(未图示)的通信资料索引目录610,每个索引目录610都对应一个由图5所示的运行流程形成的资料段落。本实施例中,各索引目录610包含有该次通信的成员列表611、通信主题612及通信时间613。

其中,显示于目录栏61中的索引目录610,对应同一成员列表611,一方面可依据通信时间613进行排序,还可依据通信主题612的字数多少排序,如此,便使目录式索引界面60输出的索引目录610更为有序,方便用户使用。该通信时间613可以是通信开始时间,通信结束时间或者通信持续时间。

请参阅图6B,当用户访问到目录栏61中的索引目录610时,该索引界面60的显示栏62即显示该索引目录610对应的资料段落620。本实施例中,对该目录栏61的访问系由鼠标单击,实际应用中,对目录栏61的访问也可由其他方式达成,比如连续双击等。

所述目录式索引界面60还提供查询栏63,该查询栏63包括查询标题条630和键入条631。该查询标题条630选择查询待查资料段落的索引依据,该键入条631用以用户输入查询待查资料段落的关键字。本实施例中,查询标题条630提供的索引依据为通信主题(未标示)与通信时间(未图示)。

用户预先在图3所示的记录参数设定栏31设定记录参数,作为即时通信资料的记录依据,在开始即时通信后,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即令该个人计算机10执行图5所示的运行步骤,开始记录作业,并在参与该次通信的至少一通信方执行结束操作时,结束该次记录作业,并针对该次记录作业所产生的记录资料段落生成索引目录610,而该索引目录610更藉由目录式索引界面60输出,当访问到该索引目录610时,其对应的记录资料段落620即输出于显示栏62。

比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执行本实施例之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依据记录参数记录通信资料,并在该次通信进行中出现结束操作时结束该次记录作业,从而让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业亦为另外开始的记录作业,如此就使该次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业区分于再次开始的通信资料的记录,进而使已记录的该次通信的通信资料形成为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相同联系人的通信记录作业不做区分,记录的所有通信资料归为同一资料文档,不便管理的缺憾。

本实施例之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更进一步针对所述资料段落生成相应的索引目录610,并输出该索引目录610于目录式索引界面60中。当访问位于该目录式索引界面60中的索引目录610(比如单击索引目录610等)时,即令执行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数字处理设备10输出对应的资料段落620于显示栏62,以供查看。克服现有技术中即时通信资料记录缺少索引,查看与联系人的某一消息记录时得先行找到对应该联系人得记录文本,并在打开该记录文本后,浏览同一记录文档中所有消息记录以找到待看的消息记录的问题。

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所述的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有效改进了通信资料的记录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对非同一次发生的即时通信不做区分致使记录的通信资料为所有消息记录简单罗列的问题,并藉此提升对已记录通信资料的管理品质,简化了用以查看已记录通信资料的操作,进而节约了时间。

第二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令该数字处理设备以通信主题为依据记录通信方所进行之通信的通信资料,并于通信方中至少一方执行结束操作时,结束前述记录作业。如此一来,针对再次进行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记录作业,不复为前述记录作业的继续,从而使已记录的该次通信的通信资料形成为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

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又令该数字处理设备对应该已记录的通信资料生成索引目录,并提供目录式索引界面。其中,该目录式索引界面至少包括索引目录,在用户访问该索引目录时,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令该数字处理设备输出该索引目录对应的通信资料,以供用户查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发明所述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执行步骤,下详述,而对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不再多做描述。

合先陈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通信主题可在通信进行中由参与通信的任一通信方变更和修改。

图7是本实施例之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运行流程,首先,运行步骤S700,开始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执行;接着进至步骤S702。

于步骤S702,令个人计算机10在即时通信开始时,判断本次通信是否已设置通信主题,若未设置,则进至步骤S703,反之,则进至步骤S704。

于步骤S703,令个人计算机10对该次通信的通信主题进行默认设置,其中,该默认设置可选择为本次通信的第一个通信句子、本次通信的第一个词或者其他可作为通信主题的形式比如一个卡通图形等,本实施例中,默认设置选择为本次通信中的首个通信句子;接着进至步骤S704。

于步骤S704,令个人计算机10由参与该次即时通信的各通信方的账户昵称构造该次即时通信的成员列表,以供索引目录显示;接着进至步骤S705。

于步骤S705,令个人计算机10依据该通信主题进行记录作业,存储该次通信的通信资料至个人计算机10的存储设备比如硬盘14;接着进至步骤S706。

于步骤S706,令个人计算机10判断是否有结束操作以结束该次即时通信,若判断结果为有结束操作,则进至步骤S707,否则,返回步骤S705;于该步骤中,所述结束操作包括但不限于:(1)参与该次通信的通信方中至少有一方关闭即时通信对话框;(2)参与该次即时通信的各通信方间未进行通信交流的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比对值,而该时间比对值可选择提供一设置界面由用户设定,也可选择设置一系统默认值比如5分钟等;(3)通信主题的改变。

于步骤S707,令个人计算机10结束该次记录作业,使该次记录作业与该些通信方间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业区分开来,进而使该次记录作业所记录的通信资料归为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接着进至步骤S708。

于步骤S708,令个人计算机10对应步骤S707所述的记录资料段落生成索引目录,并输出该索引目录以供查看,其中,该索引目录包括在步骤S704中构造的成员列表,还包括通信主题和通信时间,实际应用中,该索引目录所包括的内容可多于此,也可少于此,只需达成索引功能即可;接着进至步骤S709。

于步骤S709,令个人计算机10等待下一次即时通信的进行,若再次开始即时通信,则回至步骤S702。

本实施例所述的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可选择令该个人计算机10由已记录资料段落的通信主题,判断是否有与该次即时通信的通信主题相同的已记录资料段落;若判断结果系有,则令个人计算机10将该次记录的资料段落与该已记录资料段落归为隶属同一主题下的大的记录资料段落;对应该大的资料段落形成索引目录或沿用该已记录资料段落的索引目录,可在该索引目录展示给用户的内容中分别显示该已记录资料段落及该次记录资料段落各自的成员列表和通信时间等。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选择当前述判断结果为有与该次即时通信的通信主题相同的已记录资料段落时,令个人计算机10在该次记录作业开始后,自动将通信资料记录至该已记录资料段落之后。

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以通信主题为据记录通信资料(若无通信主题,则以首个通信句子作为通信主题),并在该次通信中出现结束操作时结束该次记录,亦即:该些通信方间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的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业不复为该次通信资料的记录作业。由此,使已记录的该次通信资料与再次开始的即时通信资料的记录区分开。进一步说,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使各次通信的通信资料记录形成单独的记录资料段落,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单个联系人的所有通信记录不做区分归为单一资料文档,以致通信资料查看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施例之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更进一步针对所述资料段落生成相应的索引目录,并输出该索引目录于目录式索引界面中。一方面,由索引目录所展示的信息内容比如成员列表、通信时间和通信主题,用户可轻易地查找到待查的资料段落,另一方面,当用户访问位于该目录式索引界面中的索引目录时,即可令执行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数字处理设备输出对应的资料段落以供用户查看,以此克服现有技术中即时通信资料记录缺少索引、查看不便的问题,从而提升即时通信资料的管理品质。

此外,该些记录资料段落可以删除,亦可由用户根据其需要对不同的资料段落进行合并存储等处理。对应的,该些记录资料段落的索引目录也可选择删除、修改及合并等处理。

第三实施例在该第三个实施例中,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令该数字处理设备以通信主题为依据记录通信方间所进行之通信的通信资料,以使用户藉由通信主题查看到隶属同一通信主题的通信资料。

该第三实施例中,也可选择令该数字处理设备对应前述依据通信主题所记录的通信资料生成索引目录,并提供目录式索引界面。其中,该目录式索引界面至少包括索引目录,在用户访问该索引目录时,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令该数字处理设备输出该索引目录对应的通信资料,以供查看。

先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该次即时通信进行中,参与通信的各通信方可变更该通信主题。

本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执行步骤,本实施例之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针对相同的通信方间的通信资料,以通信主题为依据进行记录,以下详述。有关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或相近之处,此处不多加描述。

图8所示即为本实施例的执行流程图,请参阅。首先,执行步骤S800,开始该即时通信资料记录及后续管理方法的执行,接着进至步骤S801。

于步骤S801,令个人计算机10判断本次通信是否已设置通信主题,若未设置通信主题,进至步骤S802,反之,进至步骤S803。

于步骤S802,令个人计算机10设置该次即时通信的通信主题为默认设置,其中,该默认设置可选择为本次通信的第一个通信句子、本次通信的第一个词,或者其他可作为通信主题的形式比如一个卡通图形等,本实施例中,默认设置选择为本次通信中的首个通信句子;接着进至步骤S803。

于步骤S803,令个人计算机10取得该次即时通信之通信主题,并记录通信的通信资料;接着进至步骤S804。

于步骤S804,令个人计算机10以通信主题为据,针对步骤S803所记录之通信资料生成索引目录,并输出该索引目录以供查看;其中,输出的该索引目录至少包含有关通信主题的信息。

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资料管理方法,相同主题的通信资料可记录至同一资料档案中,使得用户在资料查询或索引时,可直接依据通信主题进行。而用户在访问该索引目录时,即可令该数字处理设备输出对应的资料段落。

以上所述发明,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