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软件工程师如何写邮件

2015-09-06 14:01 225 查看

前言:

曾经的我,写邮件也是那么的随意;我发现我周围的同事写邮件也是如此。

虽然在毕业入职之初的时候有培训课专门讲解了如何写邮件,但当时也没有实际场景,体会不到这个的重要性。刚刚开始也在尝试着去按照条条框框去检查自己的邮件,但是环境的影响,大家都没在意这个事情,后来索性我也就没care这方面的事情。

直到在印度工作的日子, 印度软件工程师的每封邮件都是那么正式, 专业 而且漂亮,我意识到一份好的邮件是多么的重要,就像说话一样,能体现一个人的水平。加上老同事很耐心的指导,我才渐渐学会如何去写一份好的邮件。我想培训课上的邮件规则我早就往光了,但是这次学到的,不可能会忘记的。

如何写邮件:

1,先写内容,再加人,再写标题。

2,内容抬头,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习惯,有的是Dear xxx, 有的是Hi xxx。但是Dear 较为正式。

3, 名字和称谓,可以写全名,这是哪里都不会错的(在平时工作中),特别高的带上职位。中文三个字的可写成后两个字,两个字的写后一个名,不过两个字的写全名较好。习惯写成拼音的话,按照英文规则,如 黄蓉 = Huang Rong ; 习近平 = Jinping 等,这不是最重要的。英文的名字在发送之前一定要确认好对方的姓 和 名,不然闹笑话,大小写也要注意,改大写才要大写,不能随意。

4,重要的事情最先说。可标颜色

5,表达任何事情,两点以上 用罗列信息点的方式,比如说 1, 2, 3, 等。 重要的可标颜色,或者更改字体, 注意可以添加缩进。

6,注意呈上启下。我突然想起来我初入职场的时候,我们的研发部门长,专门给我们新成员上过这一课。写邮件注意呈上启下,切不可生硬,切不可让人看了不知到来龙去脉。这里就涉及到用敬语,和说明意图等等,假如你需要对方提供给你什么测试数据,就得说明你为什么需要这个测试数据,有什么作用,你的工作方式等等。这往往比“我需要XXX, 请提供给我XXX”, 要好的多,更容易接受。

7,文字能少则少,做到用最少的字说清楚事情。特别是呈上启下的文字,因为那对别人可能是不重要的信息。

8,结论性的文字可标颜色,换字体。

9,若有易于理解的图表尽量贴图表。 若是要提供数据,用表格较好。

10,若是有附件,在邮件中一定要提及附件的位置,名称,什么数据,有什么作用。

11,若内容较多,要按照类似论文的格式,分小节论述,切忌没有层次。

12,尽量不要有大段文字,段落要隔开,不要几个段落挤在一起,很难看。邮件又不用纸张,一个空行1KB都用不到,请不要太节约这个空间。

13,重要的观点, 重要的关键词,结论,想引起对方注意的地方 都可以标颜色提示,或者改变字体。

14,邮件中有人名,尽量给人名加斜体。

15,表达观点或者事情的时候,需要用到 “XXX 和 我” = “xxx and I”, 一定记得把 “我” = “I” 放在所有人的最后,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同英文规则。

16,若有重要观点引述, 有必要的话可以加脚注。

17, 一份邮件尽量只做一件事情,逻辑清晰,检验的标准是:非本人查看邮件,在5秒内能有印象你说的是啥。

你需求别人做什么事情,要目标明确。检验: 如果目标不明确,说明这封邮件是没有必要发的。

总的说来就是,你要什么,表达什么,你说清楚了吗? 别人做什么,他会知道吗? 每份邮件出去,你都希望有个反馈,是什么样的反馈,你知道吗?

18,语句不要有歧义,意思一定要明确。特别是中国人写英文的时候,有可能表达不到位。有时候一封好的邮件花在这里的时间是几个小时,反复研读。

19,结尾的时候,要用敬语,表达感谢之类的。

20,问候语, 我一般写Best Regards, 很多是 感谢 和 问候 一起来一个Thanks , 当然这样也是可以的。

21,最后带上自己的信息,地址,电话,署名等等。第一次发给对方的时候最好带上,方便人家通过其他方式联系你。

22,明确对象后发给他的邮件用TO: 。 如果需要让其他人知道,就抄送CC: 。 尽量不要多人也不要少人, 多了,人家认为是垃圾邮件,不要给人找麻烦;少了就是我们工作不到位。

邮件中途需要抄送某人,也需要在邮件总说明:+ Loop xxx,不要发个没内容的邮件,别人不知所云。

23, 题目一定要取好,意思明确,且能够代表整体意思,尽量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说的什么。很多发邮件的时候主题是空的,比较随意。如果考虑到后续反馈也在这个邮件主题上回复,就得考虑到能涵盖所有意思的一个主题,让人家一看也会自动在这个主题上回复,不会再另起主题。

24,在非常熟悉的人之间发邮件,且不是重要的事情,以上可以不适用,随意就好。

25,但是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发好每一份邮件,这体现一个人的 能力 水平 以及素质 接人待物的态度,有些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哦。

后记:

此文可能有不准确,或遗漏的重要观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总结并更新到此文中。

共勉!

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同事对我在这方面的指导。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