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第5章 跳跃表

2015-08-25 14:40 302 查看
每个节点中维持多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支持平均O(logN),最坏O(N)复杂度的节点查找。

Redis使用跳跃表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之一。

Redis只在两个地方用到了跳跃表,一个是实现有序集合键,另一个是在集群节点中用作内部数据结构。

1. 跳跃表的实现

redis.h/zskiplistNode和redis.h/zskiplist 两个结构定义。

zskiplist结构:

header:指向跳跃表的表头节点
tail:指向跳跃表的表尾节点
level:记录目前跳跃表内,层数最大的那个节点的层数(表头节点层数不计算在内)
length:记录跳跃表的长度,跳跃表目前包含节点的数量(表头节点不计算在内)

zskiplistNode结构:

层:L1、L2、... 每个层都带有两个属性:前进指针和跨度。
后退指针:节点中用BW字样标记节点的后退指针,它指向位于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用于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时使用。
分值:各节点中的1.0、2.0、3.0是节点保存的分值。在跳跃表中,节点按各自所保存的分值从小到大排列
成员对象:各节点中的o1、o2是节点所保存的成员对象



1.1 跳跃表节点

redis.h/zskiplistNode
/*
* 跳跃表节点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 member 对象
robj *obj;
// 分值
double score;
// 后退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层
struct zskiplistLevel {
// 前进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这个层跨越的节点数量
unsigned int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1.层

跳跃节点表的level数组的每个元素包含一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程序可以通过这些层来加快访问其他节点的速度

每次创建一个新的跳跃表节点的时候,程序都根据幂次定律(越大的数出现的概率越小)随机生成一个介于1和32之间的值作为level数组的大小,这个大小就是层的“高度”

2.前进指针

每个层都有一个指向表尾方向的前进指针。

3.跨度

用于记录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两个节点之间的跨度越大,它们相距得就越远
指向NULL的所有前进指针的跨度都为0,因为它们没有连向任何节点

4.后退指针

每次只能后退至前一个节点。

5.分值和成员

节点的分值是一个double类型的浮点数,跳跃表中的所有节点都按分值从小到大来排序。
节点的成员对象是一个指针,它指向一个字符串对象,而字符串对象则保存着一个SDS值

在同一跳跃表中,各个节点保存的成员对象必须是唯一的,但是多个节点保存的分值却是相同的:分值相同,将按照对象在字典序中的大小来进行排序

1.2 跳跃表

zskiplist结构

/*
* 跳跃表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头节点,尾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节点数量
unsigned long length;
// 目前表内节点的最大层数
int level;
} zskiplist;

2. 跳跃表API

zslCreate
zslFree
zslInsert
zslDelete
zslGetRank
zslGetElementByRank
zslIsRange 至少一个节点的分值在范围之内,那么返回1, 通过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O(1)
zslFirstInRange
zslLastInRange
zslDeleteRangeByScore
zslDeleteRangeByRank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