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015-08-21 12:58 274 查看
经济学理论二十年推陈出新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中,不断推陈出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首先,在所有制结构上,摒弃了单一公有制理论,创立了多元所有制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单一所有制形式,各种非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统统都是资本主义的,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改革后,经济学理论界通过深刻反思,逐步承认了非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强调,在坚持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在经济运行上,摒弃了原始自然经济理论,创立了现代商品经济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商品经济是私有制的产物,会导致两极分化;资本主义使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并达到高峰;社会主义应当逐步消灭商品经济,实现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并且认为,既然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那么,就应当从原始自然经济直接过渡到产品经济,从而跳过商品经济这一中间发展阶段。改革后,经济学理论界认真总结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经阶段,中国社会形态的发展虽然越过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但是不能越过商品经济高度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当前必须补好商品经济这一课。
第三,在经济体制上,摒弃了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搞社会主义就只能搞计划经济,而不能搞市场经济。改革后,邓小平同志针锋相对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总目标,并进而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四,在收入分配上,摒弃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理论,创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存在失业和收入差别,共同富裕就等于平均富裕、同时富裕和同步富裕。从而造成了高就业、低收入、高平均、低效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改革后,经济学理论界先后提出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的理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理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论。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各种形式的非按劳分配方式存在,包括按资金分配、按技术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方针政策。
第五、在经济发展上,摒弃了闭关锁国的发展理论,创立了对外开放的发展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是对落后国家的侵略掠夺;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资本和技术,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甚至是卖国主义、洋奴哲学和汉奸行为。改革后,经济学理论界认真研究了“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对外开放走向现代化的经验。认识到,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而为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扫清了障碍,进一步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外向化和现代化。

(此文发表于1999、5、1 佳木斯党校通讯。署名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王振岳。)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一、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建立于经济落后国家。(2)社会主义应具有高于资本主义的发达的生产力。(3)社会主义必须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物质条件。
2、改革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1)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2)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不能只偏重改革而忽视发展
(1)改革的目的是发展。(2)检验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发展生产力。(3)脱离发展的改革是无的放矢,阻碍发展的改革是瞎折腾。
4、不能只偏重发展而忽视改革
(1)当发展滞后时必须改革旧体制。(2)只靠学大寨学大庆发展不上去。
5、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
发展出现问题,要用改革克服困难,推进发展;发展中出现新矛盾再用改革去解决。
二、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1、稳定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只有政局稳定,才能制定和贯彻改革方案和措施;政局混乱,将一事无成。
2、改革是实现更高层次稳定的必要手段
(1)稳定是相对的,不稳定是绝对的。当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不稳定。(2)当对旧体制进行改革时,要破旧立新,也会出现不稳定。(3)通过改革,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会出现新的稳定局面。
3、不能只偏重稳定而忽视改革
(1)当旧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必须改革;(2)只偏重稳定而忽视改革,就会成为改革的绊脚石。
4、不能只偏重改革而忽视稳定
(1)当改革中出现难以控制的混乱局势时,必须维护社会稳定;(2)只偏重改革而忽视稳定,就会出现亡党亡国的危险。
5、坚持改革与稳定相互促进
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同时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两手都要硬。从而保证了我国政局稳定,国泰民安。
三,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经济、政治、社会不稳定,生产发展就无法正常运行,就出问题。大跃进、文革都如此。
2、发展是实现稳定的根本途径
(1)苏联和东欧的不稳定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经济发展滞后。(2)我国之所以摆脱了政治危机,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不能只偏重稳定而忽视发展
1992年邓小平提出,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4、不能只偏重发展而忽视稳定
1992年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的规律一般是,各国都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和阶段,发展几年之后会出现一些问题,速度降下来进行整顿,之后再继续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5、坚持发展和稳定相互促进
(1)发展滞后会出现不稳定,如贫困、失业,要靠发展去解决。(2)发展中会出现不稳定,如通货膨胀、结构失调,要靠发展去解决。(3)稳定条件下会加速经济社会发展。
四、从总体上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十字基本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不可分割。稳定是前提,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3、注意解决倾向性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保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均衡状态。

(此文发表于1999、5、8 佳木斯市委党校县处班、社院班。署名王振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