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归因的偏差

2015-08-17 13:09 162 查看
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

(一)归因原则

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主要遵循如下两个主要的原则。

1.协变性(covarition)原则

海德认为,人们通常认为,任何特定的行为都是由许多原因决定的。但按照协变性原则,应该在许多不同的条件下寻找特殊结果和特殊原因的联系。假如某个特定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假如那个原因不出现时,那个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则可以把那个结果归于那个原因。例如,如果不论何时,只要老板刚休假回来就说他喜欢其职员干的活,而在其他时间老批评其职员,由此,我们可以把他的行为归因于他最近是否有休假。

2.打折扣(discounting)原则

凯利(1972年)认为:“某一特定原因在产生特定结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是而非的原因也存在的话,应该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的归因不要做得太自信,不要轻易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例如,某保险公司的职员很友善地对待我们,并请我们吃饭,我们不能对他为什么这么友善做出满意的归因。我们可能把其行为部分归因于喜欢我们,部分归因于他想在我们这儿做买卖。当然,如果我们根本没有钱买保险的话,那就不要费心思去怀疑了。

(二)归因偏差

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它假定人们是用合理性的方法处理信息资料的,而且在估计信息资料并加以综合做出结论的过程中是相当客观的。但是,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因此会出现归因偏差(attributional bias)。这里主要介绍三类比较典型的偏差。

1.认知性偏差

(1)行动者与观察者。行动者对自身原因的分析与旁观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相同的,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例如,某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学生本人(行动者)来说,他可能以试题太难、范围太广等外在因素来解释考试失败的行为;但就教师(旁观者)来说,他往往以学生不用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或者基础太差等内在因素来解释这种考试失败的行为。换句话说,对于考试失败,行动者本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外在的、情境的因素,而一般人对于别人的行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内在的、个人的因素。

导致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E.Jones & R.Nisbett,1972)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行动者对于自身的行为很难作直接深入的观察,于是,他们的注意力偏重于外在的情境因素;相反,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者及其内在因素。例如,如果问你(观察者),你的朋友甲(行动者)为什么喜欢乙,你会列举甲的一些个性品质去说明。但是,如果问你,你(行动者)为什么喜欢乙,你可能更多地描述乙的个性品质,而不是你自己的个性品质。

第二种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他们的反应会因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差别,这种信息是观察者难以获得的。旁观者由于对行动者过去的行为方式了解较少,他们往往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方式与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于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因素。

当然,如果行动者和观察者通过移情,采取对方的观点,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斯托姆斯(M.D.Storms,1973)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这项研究中,他让成对的男性被试进行简短的交往谈话,另外两个被试在旁观察。随后问这些人,个性品质和情境特点在交谈的行为表现上的重要性如何。结果,被试表现出通常的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异。然后,让部分行动者和观察者观看谈话录像。这时,每个行动者看自己就像观察者看他一样。而每个观察者则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情境。通过这种移情转换,结果,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异大大减少了,更多的行动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内部归因。

(2)显著性与获得性。显著性(salience)主要指刺激引起注意的特点。例如,一只火烈鸟在一群乌鸦中是显著的。显著性的影响有助于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显著的;而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显著的。什么东西显著,什么东西就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认知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一般人在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常常因为相关信息是否容易在脑海里呈现而有所不同,越容易被想起、被记起的刺激,在决定某一事件的原因上越是具有重要性。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A.Tversky & D.Kahneman,1973,1974)提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的三种简单的启发:表征性启发,获得性启发,调整性启发。〔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

所谓表征性启发,是指人们往往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据之进行推论。所谓获得性启发,是指利用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去推论现实事件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事件易于进入头脑,人们就会认为它是可能的。例如,在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时,心理学家卡罗尔(J.S.Carroll,1978)进行了一项研究。他让某些被试想象卡特取得胜利,让另一些被试想象福特取得胜利。然后,让被试预测谁将取胜。结果,那些曾想象卡特取胜的人倾向于预测卡特将取胜;而那些曾想象福特取胜的人则倾向于预测福特将取胜。获得性启发也可以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的行为被记住了,从而易于回忆(R.Nesbett
& M.Ross,1980)。

(3)歪曲的思维方式。歪曲(distortion)的思维方式会以各种形式使人们脱离现实。譬如,歪曲会使人们在对一个人或者事件做出判断之前就给人或事件贴上标签;歪曲会使人们的认识不准确和不精确;歪曲会使人们把一个具体的环境和特征无限地扩大;歪曲会使人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歪曲还会使人们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性判断。歪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魏运华著:《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45页。〕

●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泛化是一种与科学方法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要求人们通过考察所有可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可以用来解释所有信息的规律,然后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而泛化则是只根据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来形成一般的规律,并且从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

譬如,某部门的男经理邀请某女职员下班后一起出去吃晚饭,结果那位女职员拒绝说,她从不与老板一起外出吃饭。于是那位男经理便下结论说,部门里的所有女职员都不愿意与他一起外出吃饭。在这里,这位男经理就是犯了泛化的错误,仅仅根据一个女职员的拒绝就推论所有女职员都会拒绝,从而不再去邀请别的女职员。

泛化容易使人们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看到某个人一次做了一个摇摇晃晃的桌子便认为这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木匠;看到某个人一次偶然地删除文件便认为这个人是个电脑盲;等等。人们的这些泛化习惯不会让他再去检验这些规律。人们在泛化时会经常使用“从不”“永远”“所有”“每个”等词汇。

●综合标定(global labeling)

所谓综合标定,是指对整类人、整类事、整类行为、整类经验等贴上定型式的标签。习惯于进行综合标定的人生活在一个由各种固定角色聚集成的世界里,而这些固定角色在现实世界里根本不存在。

这种思维方式与泛化很相近,但是在这里,歪曲是以标签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以规律的形式出现的。在制造定势的过程中,综合标定比泛化更加绝对。譬如,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学生在某次考试中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于是他就给自己周围的一切都贴上标签:老师们都是一些恶魔,同学们都是一群虚伪的家伙,父母都是自私的人,自己是个十足的大笨蛋。他喜欢的词都是带有贬义的。他有无数的口号,但是这些口号都充满了失望和不满。由于他给自己的生活贴上了太多的标签,所以,他被这些标签紧紧地束缚着,难以做出任何改变。

当人们对于自己的外表、行为、智力、社会关系等的评价信息都是一些带有贬义的内容时,人们就应该怀疑自己是否在进行综合标定。譬如,“我只是一个失败者”“我的家像个猪窝”“我一钱不值”“我是个笨蛋”等。

●过滤(filtering)

所谓过滤,就是指人们通过有色眼镜看世界,他只能看到和听到某些事情,而不能看到和听到其他事情。在过滤的过程中,人们只注意到那些特殊的刺激,如失败、拒绝、不公平等,只选择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特定事实进行注意,而忽视所有其他事实。

譬如,一对年轻夫妇正在共进晚餐。妻子夸丈夫买了她喜欢的葡萄酒和鲜花,还夸他做的菜也很好吃,只是暗示他下一次可以在汤里少放些盐。丈夫突然感到自己是个无能之辈,因为妻子不喜欢自己做的汤。他无法从妻子的赞扬中安慰自己,因为他完全听不进那些赞扬的话,他只是忙于过滤,只注意到谈话中带有批评的内容。

过滤就像一个蹩脚的政治评论家一样,只根据自己的喜欢或者只从他所属团体的角度来评论事实,而完全不考虑他人的喜欢和其他团体的立场。过滤挡住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不到自己有价值的方面,就像驾驶一辆所有窗户都已被涂上黑色的汽车一样。

●极化思维(polarized thinking)

所谓极化思维,就是指人们往往根据绝对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和经验做要么有要么无、要么好要么坏的二分评价。习惯于极化思维的人生活在一个没有彩色只有黑白的世界里,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不是好人就是坏蛋,不是成功者就是失败者,不是英雄就是懦夫等。

譬如,某公司女职员在一次周末聚会上饮酒过多喝醉了,星期一没能去上班,待在家里。为了这一偶然事件,她一个星期都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因为,她认为人们要么是一个冷静理智的人,要么就是酒鬼。在她的眼里,人们一旦开了酒戒,就会堕落为酒鬼。

极化思维的问题在于,人们最终必然会走向正负两极中的消极一面。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旦犯错误,极化思维的人便会对自己全盘否定。

●自责(self-blame)

所谓自责,是指人们无论对于什么事情不管是否真是自己的错误都要责备自己。自责的人生活在一个充满错误的世界里,并且认为自己处于这个错误世界的中心,一切错误都源于自己。

自责的人会责备自己的所有缺点,如自己的粗俗、肥胖、懒惰、浮躁、无能等。自责的人会因为有些错误只不过与自己稍微有点关系而责备自己,如自己身体不好、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等等。但是,如果自责成为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的话,那么,人们会对那些与自己明显毫无关系的错误也要承担责任,如天气、运程、同伴的心情,等等。当然,人们乐于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如果一味地自我责备,那就是一种病态的责任感了。

自责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没完没了地道歉。服务员烤糊了面包,自责的人要向她道歉;配偶不想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自责的人也要向她道歉;邮局的职员说没有贴足邮票,自责的人会对职员说:“哦,我真笨,对不起!”

自责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成就。譬如,某男士养育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成了勤勤恳恳的社会工作者,另一个成了优秀的化学家,最后一个成了吸毒者。于是,这位父亲的后半生一直对自己没有培养好第三个儿子深深自责,他完全忽视了自己还培养了另外两个成功的儿子。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

所谓个人化,是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不幸的是,这些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权力和能力来控制这一切。相反,更多的情况是,他们往往处于其周围人的压力、包围和监视之下。

个人化具有一定的自恋成分。具有个人化倾向的人一旦走进人群中,便立即会开始把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看看谁比自己更聪明,谁比自己更漂亮,谁比自己更有能力,谁比自己更受欢迎,等等。具有个人化倾向的人,如果其室友抱怨房间狭窄,那么他立即会认为室友是在抱怨自己的东西太多;如果朋友说心里很烦,那么他立即会认为朋友是在讨厌自己。

个人化的最大弱点是使得人们以不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人们可能因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矛盾与室友发生争执。人们可能会试图通过开一些无聊的玩笑来使自己变得不那么令人讨厌,结果真的变得令人讨厌了。这些不恰当的反应会使人们与其周围的人产生隔阂。人们的敌意和否定刚开始时也许只是想象,但是渐渐地可能会变成现实,并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看透他人心思(mind reading)

所谓看透他人心思,是指人们自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这是一种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在投射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的人认为,别人都会以与自己一样的方式行事。他们往往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不管实际上是否存在,人类的特性和经验都是共同的。

由于看透他人心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每个人都同意自己的消极观点,所以,这种歪曲的思维方式对于自尊的危害也是致命的。这样的人经常会这样想:“他一言不发是因为我迟到了,他很生气。”“他正在观察我的一举一动,包括最微小的错误,他想开除我。”等等。

看透他人心思还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譬如,有一对年轻夫妇,当妻子脸上皱着眉头嘴里嘟哝着房子时,丈夫推测妻子是在生他的气。于是,他以少言寡语和冷漠来处理这一情况。事实上,妻子皱眉头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者太忙了,或者正在为房租发愁,等等。但是,丈夫的冷漠很难使妻子告诉他皱眉头的原因。她以为丈夫的冷漠是因为缺乏兴趣所以才一言不发的。由此可见,正是丈夫最初的看透他人心思破坏了夫妻双方真正的沟通机会。

●控制错觉(control fallacies)

所谓控制错觉,是指人们或者是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或者是错误地认为其他人都能控制而只有自己不能控制。

过度控制(overcontrol)的错误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万能的错觉,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譬如,具有过度控制错觉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应该对参加晚会的每个客人的行为负责,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负责,应该对送报人的准时负责,应该对母亲的更年期负责等。于是,当客人把脚放到椅子上时,当孩子在数学考试不及格时,当送报人迟到时,当母亲情绪失调时,具有过度控制错觉的人会有一种失控感,会产生怨恨、愤怒和强烈的失败感。

如果人们经常这样思考问题:“我必须让她听我的。”“她应该照我说的去做。”“我确信她能准时到达。”而实际上人们根本没法控制这些事情,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是一种过度控制错觉。

控制无能(undercontrol)的错误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自己对一切都无法控制的错觉,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任何人都不受自己影响。

譬如,莫莉是一家电话公司的接线员,经常陷入这种控制无能的错觉。她因为经常迟到而被老板训斥,银行账户也开始透支,男朋友也不理她。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似乎是老板、银行、男朋友他们一起在合伙攻击她。由于有控制无能的错觉,她不会去制定一个早起的计划,不会到银行存钱,也不会想办法与男朋友改善关系。

●情绪性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

所谓情绪性推理,是指人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这种思维方式的错误在于没有把自己的思维综合起来考虑,从而使得思维大打折扣。情绪性推理的人只依赖于情绪来解释现实。

譬如,苏珊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她就是那种习惯于情绪性推理的人。如果今天她感到很愉快,那么她会推想她的生活将是幸福的。可是,如果明天她很沮丧,那么她会告诉人们她的生命将是一场悲剧。如果下星期她很紧张,那么她又会断言她的生活正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她的生活并没有每天都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只是她的情绪在不断变化。

情绪性推理对自尊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因为,如果人们觉得自己毫无用处,那么他就真的会毫无用处。如果人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那么他就必然会没有价值。如果人们觉得自己长得很丑,那么他就是长得丑的人。

2.动机性偏差

(1)自我服务。自我服务(self-serving),又称自我标榜(self-enhancing),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例如,学生在考试考得好时,大多以能力强、准备充分来解释;当考试考得差时,大多埋怨试题太难、打分太严等外在因素。

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愈深,自我服务的程度也愈高。

自我服务可以从印象管理的观点来解释。布雷特利(G.W.Bradley,1978)认为自我服务主要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提供一个良好的印象,我们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虽有正确认识,但在他人面前,为了使别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我们只好“往自己脸上贴金”,推卸自己的责任。

(2)自我设阻。自我设阻(self-handicapping)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例如,一年一度的高考对于考生关系重大,任何考生对于考试的成败都没有绝对的把握,万一考砸了,别人的耻笑和轻视难以忍受。为了避免面对这种不愉快的后果,有些考生可能采取自我设阻的技巧,如考前丢失笔记、书本,考试时忘了带眼镜、手表等,诸如此类都可能对考试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此做是为将来万一落榜时留一条后路,归咎于这些因素,从而减少个人对行为后果所应负的责任。如果有这许多困难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能获得金榜题名,那么就更能显示个人“功力”的不凡。自我设阻的人虽然可以不必面对自己缺乏某种优良特质的难题,但却会减少成功的可能性。

(3)社会比较。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适当的背景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论。

社会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通常称为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另一种是与比自己弱或差的人比较,通常称为下行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人们常常认为,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则会产生优越、满足、幸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不然,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还是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有的人常常在众人面前说自己认识某位知名人物,或说某位名人与自己是同学或朋友,等等,以此来提高自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我们通常称之为辐射效应(radiative effect),即比较目标的优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消极效果,这就是人们通常的理解。如,一个长相中等的女性与一个她不认识的漂亮女性走在一起时会显得难看,并降低自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我们通常称之为对比效应(comparative
effect),即感觉到与比较目标的差距,从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也同样存在这样两种情况,只是效果正好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即感到比对方强,从而提高自尊。

3.性别偏差

(1)动机上的偏差。研究认为,女性的成就之所以没有男性高,主要是因为在女性的人格中存在着“害怕成功”(fear to success)的动机因素。一般女性大都不愿出人头地,虽然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早已为时代所唾弃,但女董事长、女总经理等“女强人”仍被认为是对一般女性角色的偏差。因此,当女性成功时自己或他人常不愿将之归因于能力。

(2)观念上的偏差。美国心理学家贝姆(S.L.Bem,1981)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gender schema theory)强调社会图式在性别角色上所扮演的重要意义。在前面“泰勒和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中我们已经阐述过,所谓社会图式是指一个人对社会事物所持有的某种看法。根据这些看法,人们设法将环境中所遇到的事物加以整体归纳,以利于个人适应社会。个人所拥有的许多观念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行为,行为表现上的性别差异也可以追溯到原始观念上的差别。贝姆认为,性别的观念早在孩提时代就开始形成,日后的发展又时刻增强这种观念,性别图式起着帮助个人应付、整理环境的作用。

(3)环境上的偏差。美国心理学家达利(S.A.Darley,1976)认为,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行为反应影响很大。当人们采取某一行动时,人们会注意到这一行动的正确性和合意性,而正确、合适与否,则有赖于别人对这一行动的反应,有赖于文化与社会的期望,即有赖于环境因素。性别角色的期望是这些众多环境因素中的一种。性别角色的行为是为了迎合社会的期望和他人的赞许而造成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