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读书笔记—学习方法]《如何高效学习》- 斯科特·杨

2015-08-08 00:01 507 查看


Part 1 整体性学习策略

1.1 什么是整体性学习

整体性学习需要采取多种途径综合学习,而不是试图在大脑中复制一个完美的拷贝。

整体性学习是运用你大脑里已有的丰富的神经元网络吸收、整合信息。

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

1.2 整体性学习基于三种主要观点

结构

模型

高速公路

1.21 结构

结构就是说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体系。

打个比方:

结构就好像你思想中的一座城市,在城市中有很多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些建筑高大而且重要,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

理解就是结构高度发达完善的结果。

是不是有些学科你可以轻松“拿下”?你读起这些科目的书毫不费力、兴趣盎然,一切内容看起来那么浅显、通俗,原因何在?因为你的脑袋里已经有这些科目的发达知识结构。假如说结构就是脑袋里的城市的话,那么这些城市一定是道路四通八达、路面整洁而且交通井然有序,虽然车水马龙,却从不见交通堵塞。

相反,为什么有些学科理解起来那么困难呢?这说明城市简陋,道路不畅,甚至乱建一气,违章建筑、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有些道路甚至无所指向。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就是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所以建立知识结构时,你的目标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聪明的人会很自然地这么做,每学习一个新概念,都会自动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

1.22 模型

模型是简化的结构,是结构的快照,更为简单和更易储存。

通过将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创建一个模型。

打个比方:

书的目录。

模型是一种压缩形式,它把多个关键思想压至一处。

模型就像是结构的种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引出全部的知识。

1.23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知识体系(结构)间的联系。

打个比方:

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能激发创造力。“跳出盒子”之外思考最恰当地描述了那些在结构之外思考的人们。高速公路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以不曾想过的方式将常人眼里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这就是创造。利用高速公路可以在专业交叉的领域建立起新的结构。

1.3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获取

理解

拓展

纠错

应用

1.31 获取

获取指信息从采集进入到大脑的过程。

获取信息有三个主要目标

简化:将无用的东西尽量删除,只有那些对于形成模型有帮助的例子才需要认真学习。

容量: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速度:尽可能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

1.32 理解

理解不能指停留在信息的表面意思,还要了解信息(公式)是如何得来的,与其它信息(公式)的关系。

1.33 拓展

拓展:利用模型来建华和扩展你的知识结构,也要拓展对知识的理解。

一名整体性学习者在学习新公式时会问道:

公式是怎么来的?

公式中的每个成分代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公式中的什么成分可以做些改变?

这种改变会导致结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其他公式与这个公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拓展有三种主要方式:

深度拓展(知识背景探究):在信息内部创造联系。

横向拓展(类似知识探究):与此类似的结论有哪些?那些地方类似?那些地方不同?

纵向拓展(创造性探究):在结构间建立高速通道,联系不同知识体系。

1.34 纠错

纠错可以看作在整体性知识网络中做修剪工作,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删除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联系,这不是一个完美的过程,修剪工作是必要的。

1.35 应用阶段

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做到学以致用方能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

对概念不仅仅停留在理解上,而是要形成一种感觉

1.36 测试阶段

五个阶段都要进行测试,测试可以让你了解弱点是什么,该如何改进它。

获取阶段的测试──我以前看过或听过这个知识吗?

理解阶段的测试──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

拓展阶段的测试──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吗?

纠错阶段的测试──我删除了那些不恰当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

应用阶段的测试──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1.4 找出薄弱环节

获取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阅读和记笔记的习惯。

理解阶段──放慢阅读速度,寻找不同的说法。

拓展阶段──提高灵活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纠错阶段──对建立的联系做足够严谨的检查。

应用阶段──抛开书本,做实验,接触生活。

1.5 信息结构

随意信息:缺少逻辑分类多零散知识。

观点信息:存在争论的信息。

过程信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

具体信息: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听到,触到的信息。

抽象信息:难以理解,但是逻辑性很强,需要抽象思维理解的信息。

Part 2 整体性学习技术

2.1 获取知识

快速阅读

笔记流

2.11 快速阅读

指读法:用手指帮助阅读

练习阅读法:两次在相同时间里阅读相同的资料,比较理解程度

积极阅读法(针对难以理解的知识)

这一节主要观点是什么

我怎样才能记住主要观点

我要怎样将主要观点拓展开以及应用它

2.12 笔记流

笔记流的制作:

使用笔记流时,首先写下最主要的观点,尽量用很短的单词来替换完整的句子。

一旦你写下了一个观点,下一步就是在这个观点和其他观点之间画上一些箭头,观点不是建立成金字塔式的结构,而是呈现出相互关联的关系。

两种笔记流:

课下笔记流:课堂上按常规记笔记,下课后根据笔记内容制作标准的笔记流。

评注流:首先写下最关键的信息,然后在信息之间加入联系

2.2 联系观点

在获得知识之后,仅仅理解知识的表面意思一般是记不牢的,我们需要利用技巧理解和拓展这些知识。

2.21 比喻

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找出比喻的步骤:

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

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里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线性的痕迹,而脑神经却是错综复杂的网络。

运用比喻法的技巧

要有寻找比喻的欲望

注意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念头

优化和测试你的比喻(多找几个比喻)

2.22 内在化

内在化:在脑海中出现图像,而且有声音,触觉和情感

注意:具体信息的内在化效果最好,而抽象信息最适合比喻法

怎样进行内在化

明确你要内在化的概念。这是一个生物过程,还是编程中的函数或者是一个数学概念?

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如果你不习惯内在化,可以先试着在纸上画出概念的粗略图,多次尝试后,你就会直接在脑海中想象了。

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掌握一个行列式需要好几个步骤,所以要让图像动起来,就仿佛在看一部电影一样。

现在开始加上其他感官。试着用手去拿它,去摸它,去打开它,去嗅它的味道,去听它的声音,动用你身体的所有感官,将所有的感觉与运动的图像相联系。

加入更多的感觉或情感。

不断重复和优化图像,直到你一想到它就能很快地回忆起知识。

2.23 图表法

流程图:一系列的步骤;历史事件;一个系统。

概念图: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图像:用粗糙简单的涂鸦来代替文字,包括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联系。

2.3 随意信息的处理

联想法

挂钩法

信息压缩技术

2.31 联想法

联想法:将一系列观点串在一起,就像链条。

联想法的步骤:

1. 创造顺序

2. 给每一项预设一个符号

3. 创建属于自己的联想,前后项的联系

2.32 挂钩法

挂钩法:将要记忆的信息与数字联系在一起。

2.33 信息压缩技术

信息压缩:减少信息的容量,寻找信息的逻辑关系

信息压缩的三种方式:

记忆术:用一个短语储存数个信息的方法

图像联系:简单的符号替代每一个信息,然后将这些符号放在一张图像中

笔记压缩:

拿几张空白纸。准备好要压缩的笔记,这个练习可能会花费一两小时,所以要确保你有这么多时间。

用最小的字,写下笔记中的主要观点。使用尽可能少的字。

接着写下与之相联系的观点、公式、概念或定义。尽可能写小一点和写少一点,节省空间。

持续上述自由写下观点的过程,直到将笔记中的每一个主要观点都写了下来为止。最后你得到大约1~3张密密麻麻写满信息的纸。

有时候,还可以更进一步,将上面压缩后的内容加工、修饰得更有条理,更好看一些。

2.4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设定一个需要1~3个月达成的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达成了目标也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为了完成项目,你必须围绕着目标努力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符合整体性学习的每一个过程。

2.5 整体性学习技术的实际应用-费曼技巧

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首先选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过程中,你会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

每当你碰到难题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学习不是单行道,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参考材料、听讲座或找老师解答,直到你觉得搞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记到纸上。

第四步: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释很啰唆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你可以通过这种技术仔细地查明到底是什么地方你不明白,然后你可以去翻阅教材、笔记或询问老师,弄清楚到底你遗漏了哪些关键知识。

费曼技巧对于自我测试、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是一个真正的好方法。因为如果你不翻阅教科书就能用自己的话把观点解释清楚,那么就意味着你真正理解了该观点。

Part 3 超越整体性学习

3.1 成为高效学生的关键点:

能量管理

不要“学习”(Don’t study)

绝不拖延时间

批处理

有组织

3.11 能量管理

增加你的能量储备

坚持运动

充足的睡眠

多吃粗纤维,粗加工的食物

多喝水

少吃多餐

将日程表由线性的改为循环式的

一周休息一天

工作在白天集中完成

设定90分钟集中完成某任务

3.12 不要学习

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不能一直待在图书馆、坐在书桌前沉思苦读,就会有负罪感。于是学生生活变成了一种持久的自我斗争过程──总是试图多‘学习’,但总是感到收获少。这就好像总是做出一副吃饭的样子,但是吃下去得不多,消化得不够,吸收得也不好,如此这般学习效果怎么可能好呢?

不用“学习”(学习就好比整个食物经过咀嚼、消化、吸收的过程,它不是表面看起来“吃”的动作。人们不可能永远吃个不停,所以学习也不是坐在书桌前越长越好,学习需要挑选要吃的食物(获取信息)、咀嚼(明白阶段)、消化(理解阶段)、吸收(应用阶段)。 学习的定义:学习不是指坐在书桌前12个小时,也不是指每天坚持看书。这些是学习的表象,不是学习的实质。

3.13 绝不拖延

周/日目标体系:

每周周末,列一个清单,包括所有的任务、作业以及你想在下周完成的读书和学习活动。

每天晚上,检查周计划,列出每日目标清单。

3.14 批处理

批处理的意思就是将那些类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来一次做完。批处理有助于节省时间,因为你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

例如:某个时间把一周需要阅读的材料一次性读完,而抽出另外一个时间连续写三四篇文章。

批处理的使用技巧:

批处理最适用于将那些需要时间不长的零散工作放在一起做。

一次性完成作业。如果一项作业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8小时,我就坐在凳子上一鼓作气完成它。将一个花3小时就可以写完的文章,分成15次零散时间内完成,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每一次都要花时间重新鼓起写作的激情才能开始正式的写作。

提髙注意力阈值。注意力阈值就是指集中完成某项工作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急剧下降。通过不断接受越来越多的批处理,你可以逐渐提高你的注意力阈值。阈值越高,表示能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

3.15 有组织

让你变得有组织:

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作业、课外作业以及约会日期都记录在固定的地方。没有固定地方的结果就是混乱。专门找一个地方放东西,这样会更容易放得有序。

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每天随时记录,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坚持日历和做事清单。应用做事清单记录任务和目标,使用日历来记录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