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生活的艺术】:问题的根源(上)

2015-08-02 08:13 232 查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AxMzAwNw==&mid=207501960&idx=1&sn=1cd046346ca6d1867b643c5a1e5b4d0c&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0acd51d81cb052bc1cb110ab2fdedafff3f150d151891a0811115c1395a933aecd064afd198672fc71b6346b3850bceb&ascene=0&uin=MTY2NTEyMzUzOQ%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Air6%2C1+OSX+OSX+10.10.2+build(14C109)&version=11020113&pass_ticket=IPYWmpZR6xNx02D1Neg4rOdWHUqcRO%2B93ugXsXgwJUM4wP2nKbcA8SI2GQIn1%2BPr
2015-07-21 葛印卡 北京内观共修



佛陀曾说:一定要探究痛苦的真相至其源头。

在他证悟的那个晚上,以坚定的意志力坐着发誓:若不能了解苦的起源以及如何将苦拔除,誓不起座。



他清楚地看见,痛苦确实存在。无论它令人感到多么的不愉快,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随着生命的开始,痛苦也就开始了。我们记不起在母胎内的情形,但是一般的经验,都是我们嚎啕大哭地从母胎来到人世。出生是极大的伤痛。

既然生命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生病和年老的痛苦。然而,无论我们病得多重,无论我们如何老过、衰弱,没有哪个人想死,因为死亡是极大的痛苦。

一切众生都必须面对所有这些痛苦。我们在生命历程中,都一定会经历其它的痛苦,各种身体的或心灵的痛苦。我们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乐。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却反而降临在我们身上。所有这些情形都是痛苦。

这种种的痛苦,对于一个深思过痛苦的人而言,都是很显然的。但是成佛前的佛陀,对于这种理性局限的开释,并不满意,他继续向自身内在探求,去体会痛苦的真正本质。他发现:对五蕴的执着是苦。

就非常深的层面而言,痛苦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身(色蕴)和心(识蕴、想蕴、受蕴、行蕴)的过度执着。人们对自己这个个体——身和心——有强烈的执取;而事实上,这个个体只是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已。这种对自身的不实想法的执取,对一种事实上不断生灭变化的东西的执取,就是苦。

执取

执取有好几种。第一种就是习于追求感官享乐的执取。上了毒瘾的人之所以会吸毒,是因为他想体会毒品在他身上造出来的愉快感受:虽然他知道吸毒只会加深他的毒瘾。同样地,我们对于贪爱这个习性,也上了瘾。一旦某个欲望满足了,我们就生起下一个欲望,也上了瘾。一旦某个欲望满足了,我们就生起下一个欲望。所执取的对象其实是次要的,事情的真相是,我们渴求贪爱的状态不断地持续,贪爱本身又会在我们身上制造出愉悦的感受,而我们希望这个愉悦的感受能不断延续。结果,贪爱成为我们无法打破的习惯,一种瘾。就如同上了毒瘾的人,会渐渐对他所吸的毒品麻木,因而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过瘾一般,我们的贪爱如果愈去满足就愈强烈。像这样,我们永远无法止息贪爱。而只要我们有贪爱,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快乐。

另一个很大的执着,就是对我的执着,这个自我,这个我们认同的自我的形象。对每个人而言,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我们像周围满布铁屑的磁铁,自动地将铁屑以自己为中心排成圆形。我们不假思索全都本能地想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这个世界,祈求吸引愉快的事物、排除不愉快的事物。但是没有任何人是独自存在这这个世上的,某个我一定会和另一个我起冲突。每个人所制造出来的圆形,都会被别人的磁场所干扰,而我们自己也会被吸引或排斥。其结果只有不快乐与痛苦。

我们的执取,也并非仅限于“我”:我们还将执取延伸到“我的”,任何属于我们的东西。每个人都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产生很大的执取,因为它与我们有关,这些东西增强了自我的形象。如果这个所谓“我的”,是永恒不变的,而且这个“我”可以万古常存,永远享有“我的”,那么这种执取就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但是事实上,“我”和“我的”迟早会分道扬镳。离别的时刻一定会来临。当时候到了,若对“我的”执取愈深,痛苦就会愈强烈。

更进一步地延伸执取,就是对我的见解、信仰的执取。无论它们真正的内容是什么,无论是正确或错误的,只要对它们产生执取,就一定会不快乐。每个人都深信,自己的见解和传统是最好的,一旦有人批评,我们就会十分不悦。如果我们想要解释自己的看法,别人却不接受,我们也同样会十分不快乐。我们没有认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辩论谁的意见正确,并无意义。比较有益的方法,是将任何成见放到一边,试着去看清真相。但是我们无法做到放弃对自己见解的执取,因而我们一直不快乐。

最后,是对宗教仪式和典礼的执取。我们常强调宗教的外在形式,而较不重视其所蕴含的精髓;而且我们通常会觉得,不遵行这些典礼仪式的人,绝不是一个真正虔诚的信徒。我们忘了,缺少了宗教的精髓,它的形式层面只是空壳子。如果一个人心中始终充满愤怒、狂热和恶意,那么虔敬的课诵或遵行仪式是没有用的。真正虔诚的信仰,是培养内心的虔诚的态度,也就是心的净化,对众生的爱与慈悲。但是对宗教外在形式的执取,导致我们对形式的重视,远超过对其精髓的重视。我们忽视了宗教的本质,致使我们沉沦在苦海之中。

无论是何种痛苦,所有的痛苦都与这里所提的某种执取相关。执取和痛苦同时存在。

缘起法则

是什么造成执取呢?执取是如何生起的呢?佛陀(悉达多王子)分析他自己本身而发现执取的形成,是由于刹那刹那喜爱与厌恶心理的习性反应。这些短暂、无意识的心理反应,一刻接着一刻地不断重复、加强,形成强大的引力和推力,形成我们所有的执取。执取其实就是刹那刹那的习性反应所发展出来的形态。这就是痛苦的直接成因。

是什么造成喜爱与厌恶的习性反应呢?他深入观察之后看出,习性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感受。我们感受到愉快的感受,便开始喜欢它;我们感觉到不愉快的感受,便开始讨厌它。

未完待续,请关注“问题的根源(下)”。

——摘自《生活的艺术》

报名方式:

2015年度全国各地内观中心课程均已开通报名,如需参加请网上报名,具体请登录http://ng.81355.net/,如想报名北京内观中心的十日课程,请点击课程和报名下的“需要代码课程”,输入代码“bj001”,直接按回车键即可看到北京内观中心课程信息并报名,祝快乐精进!

愿每个人都能在一生中,拨出十天的时间来修习內观。只有透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体会它是什么,然后透过实修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安详与解脱。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