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回顾:中网饱经沧桑劫后余生 万平国回首艰辛历程

2015-07-28 17:21 441 查看
转载链接:http://tech.sina.com.cn/i/c/75586.shtml

回顾:中网饱经沧桑劫后余生 万平国回首艰辛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12日 13:25 财经时报

  “最早的聊天室是我们做的、最早的检索也是中网公司的、中网公司也是最早做电子商务的数据库,但是我们做得太早了,我们不知道从哪里赚钱,我们没有能够坚持住,我们的革命没有彻底。”万平国很感慨地回忆说。

  做了6年的互联网,今天,中网依然还活着,万平国已经觉得自己是个很幸福的“幸存者”。做为一家公司的老总,抱着这样的想法,听起来好象少点志气,但是看看那些早期的

互联网公司今天还剩下几个,你就能理解万平国那种“劫后余生”的惊喜。

  因为还活着,所以不能像瀛海威和张树新那样被当作互联网“先烈”的代表还被常常提起。因为活得不够“潇洒”,也不能像新浪、网易、搜狐及其创始人王志东、丁磊、张朝阳那样天天被公众聚焦,占尽“风光”。中网公司及其创始人万平国的处境多多少少透着点尴尬,有多少人还能记起:中网曾是中国最早的ISP,中国早期真正的互联网启蒙者和布道者?

  “最早的聊天室是我们做的、最早的检索也是中网公司的、中网公司也是最早做电子商务的数据库,但是我们做得太早了,我们不知道从哪里赚钱,我们没有能够坚持住,我们的革命没有彻底。”万平国很感慨地回忆说。

  在经历6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万平国决定好好休息一下,公司聘请了新的CEO——一位在Intel服务时间长达12年的资深职业经理人,而万平国虽仍为中网董事会主席,已经开始逐步退居幕后。

  7月5日,中网新管理团队首次向公众集体亮相,同时,中网这家最老牌的ISP宣布战略重组,逐渐转向以应用技术软件为基础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至此,中国早期的民营ISP几乎已经全部转型。

  “作为公司的创建者,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扛一辈子,”万平国说,“我现在可以好好打打球了”。

  最早的ISP

  中网的历史其实就是中国早期互联网业历史的浓缩,从万平国的回忆中我们能了解早期互联网从业者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状态。

  提起早期的ISP,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想到瀛海威和张树新,但是在万平国的记忆里,同时期的张树欣最早做的是BDS,她当时的信息高速公路概念还只是国内的概念,实际上是EDI之类的东西,后来增加了一点电信增值业务,她当时做的主要是虚拟社区,有点像AOL早期不是基于TCP/IP协议,但是拨号就能进入数据库的这么一种业务,并不是正宗的互联网公司。而中网当时一上来就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万平国至今感到骄傲的历史。

  1993年,万平国从斯坦福大学拿到了管理科学和工程学的硕士文凭。在这个有Internet摇篮之称的全美最高学府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魅力。

  所以在他回国给美国一家公司当首席代表不到一年后,他决定开始做互联网。融资的过程虽然费了一点周折,但还算顺利,清华大学等国内几家投资机构很愿意出钱,这样,1995年6月,中网公司宣布成立。当时中网公司的注册资本是3000万元人民币,手头能调度的资金当然更大。万平国回忆说,当时的3000万元比现在的几个亿感觉都要大。当时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冠有北京两字,而我们因为注册资金雄厚,要到国家工商局注册,所以就叫中网。

  早期的互联网从业者的心态跟今天是很不一样的,今天会先强调商业计划、一步步怎么操作,而当时的万平国等人只是觉得很好玩,觉得这东西会改变世界,别人都不会,而我们会。从社会意义上讲,的确需要这样充满好奇心、有风险意识、敢闯的创业者;但从商业的角度考察,这个生意从第一天起就带着明显的缺陷。

  当时做互联网也没有其他什么选择,只能做ISP。中网公司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商业计划,斥巨资购买了当时最昂贵、最先进的CISCO路由器7507六台、几十套SUN当时最先进的服务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建立当时中国最先进的ISP接入中心,并计划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地方迅速建立节点,全面展开接入市场的服务。这种大手笔的采购当时真可谓是令人惊叹!因为,万平国想的是要成为中国最大的ISP接入服务商。

  因为采购量大,绝对是属于大客户。中网的举措甚至惊动了Cisco、Sun两家公司的高层,两家公司的副总裁都亲自跑到北京来。而这套昂贵的设备一上来就赶上了大用场,当时万国邮联大会正确定是否选择在中国,当时有关官员看了中网的设备后,大为放心,指定要用中网的网络。

  “我们做ISP差不多是中国最早的商业性公司,当时的北京电信局也只是在试验的阶段,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国际出口接的不是北京电信,而是化工大学,我们的第一批用户也全是各国大使馆、外国公司的老板。记得我们刚开张不久,来的客户都是开着高级轿车,停在国际会议中心门前,中心的人看到我们的客户都是这样高层次的人,所以对我们都很客气。”回想中网当年开张时的盛况,万平国有点繁花若梦的感觉。

  但是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这份喜悦,万平国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电信方面的沉重压力。“你知道我们刚回国的时候当时的电信费用是怎么算的吗?2M的专线,不是按专线收钱,也不是按带宽收钱,而是按流量收钱,一M20块钱,一个月要交430万,我们2M的专线刚装上,第一个月使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帐单出来,就是40多万的通讯费用。我当时就懵了,我立即拒绝交纳这笔费用,为这事中国电信把我们的线给断了,最后闹到了国务院,后来才引发了整个电信大降价。”

  当年的这场大风波许多业内人士应该都还记得,后来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其实都应该感谢之前中网公司给他们做了很多工作。

  “我是怎么说服政府的呢?我要先从互联网是什么说起,然后讲到为什么电信费用要降,反正弯弯绕,文章写了一大堆。”万平国笑着说。

  这个时候,市场的严酷性开始逐渐显现,除了电信成本的高昂之外,当时的用户市场也完全未如万平国预期的那么乐观。由于市场的初级,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不过区区的二、三十万,而且在这些人中绝大部分还是上的cernet和现在的中国科技网,因此,尽管中网针对当时电信的每月600元使用40小时和100元使用6小时的收费体系,推出了300元包月不限时的极有竞争力的收费价格,但是市场容量的局限很难让中网做出规模效应。

  一直到现在,中网的ISP这一块从来没有过赢利。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决定做这并没有什么错,即使以后还有这样好玩的东西我还会去做,但有一个很大的启发是:如果你当企业来做,就完全不能这样来做,太前卫了,企业做了一件推动整个社会的事,而企业就是要投资赢利。另外一个启示是:一个人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风险也是不适合做企业的。企业要有一些四平八稳的东西。”回首中网的ISP之路,万平国不胜感慨。

  与ICP擦肩而过

  在互联网刚刚起来的时候,勇敢地冲上去做中国最早的ISP,以一个企业的力量做了一件推动整个社会的事;在ICP热起来的时候,却退却了,没有抓住机会,把无限的风光都拱手让给了新浪、网易、搜狐,这就是万平国的悲哀。

  1997年、1998年,中网为什么没有像新浪、网易、搜狐那样去做门户?万平国归结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比这些公司早了两三年,我们知道日子不好熬。其实ICP起来的时候,外国所有投资商首先找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只不过我们当时觉得这东西根本不能弄,我做接入让客户每个月交钱还根本不知道从哪里赚钱,那东西更不知道从哪里赚钱。”

  其实ICP上的东西万平国也不是没有弄,所有这些中国早期的东西中网都早已着手开始尝试,只不过中网后来觉得没法赚钱又放弃了。BBS,1996年中网公司就有了个“新空气”,那比新浪要早多了,王志东也是因为看到了中网的BBS,第一批带着汪延来中网取经,了解BBS怎么办,万平国还记得当时跟他们讲,这个东西有问题,赚不了钱。清华的“水木清华”当时也是中网支持的;Email,1996年,中网想了个“亲朋好友”计划,提出了“实现一个中国人一个电子信箱”的理想口号,当时痛苦了半天,不知道是应该免费先吸引来用户呢,还是先收点钱?后来觉得这钱免费了不行,收贵了也不行,所以就决定每个月30块钱,出来以后有一阵用户也是哗哗地涨,但免费邮箱一面世,立马就不行了,失去了一次大好的机会。

  万平国自嘲自己是革命不彻底,没做出大模样来。其实后悔的不只这两件,出版系统这一块,也是中网先做,大家都知道方正是国内做传统出版行业最好的,但中网跟人民日报打交道的时候,人民日报马上选择了中网,因为中网是真正做互联网的。最早的聊天室是中网做的,最早的检索也是中网公司的,中网也是最早做电子商务的数据库,中网曾经搞过一个“百万企业上中网”的计划,担心企业不上中网,还一次性地买了30万个企业的数据库。所有这些努力中网都尝试过,但是太早,万平国不知道从哪里赚钱,以至于几年之后,DOTCOM热起来的时候,万平国根本就没有看好,后来资本市场热得一塌糊涂,万平国还觉得很奇怪。

  在众多的ICP们从海外圈来大笔大笔的美钞,在“数字英雄”的光环套进一个又一个网络公司CEO们的脖子上时,万平国不可能没有过后悔,但是在失落之后,看到目前众多的ICP奄奄一息的状态,万平国又找回了心理平衡,并由衷地为自己感到庆幸:“中网还能活着不容易”。

  转型之路

  在1997年的时候,中网实际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转向,主要是因为电信成本居高不下,想开源不行,想节流也不行。中网的ISP业务已经陷于极其困难的境地。

  在ISP之外,中网看中的第一块业务是系统集成,因为中网的技术力量比较强,刚成立的时候万平国光从清华就请了7、8个硕士、本科毕业生。

  但是那时的转型思路并不明确,万平国想的只是用副业来养主业,这一想法提出来后,后来还成了企业界一个很流行的口号。但是中网一方面做系统集成,一方面做项目,一方面开发软件。慢慢地就做到产品这条路子上来了。

  1996年底,万平国做了三件事,今天看来对中网公司的生死悠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是把原来的商业计划都挂起来,停止战略扩张;二是把所有的投资都停下来了,上海、广州租的房子都退了,这挽救了中网公司将近50%的资金;三是把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充实技术实力。这三件事使中网避免了在ISP上的更大投入和无谓的烧钱,并为中网转向一家技术型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网成立6年,与一些高成长的企业相比,活得并不算好,但是中网一直很稳定,万平国也始终牢牢地掌控着公司,这需要投资方对他的充分信任。

  投资方也不是没有着急过的时候,不过万平国觉得压力还不是很大,主要有几个原因,一个虽然中网没有创造很大的收益,可是一直还活着,特别是在看到其它许多公司都已经倒下的时候,中网的存在给他们增添了信心;第二个,公司的技术在成长,相对的赢利在进步,投资方能看得出公司在变。另外公司一直没有烧钱的历史,这几个因素加起来让他们没有太着急。当然,万平国说,沟通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要跟董事会开会沟通,让他们了解公司的情况。

  1999年的时候,万平国就想到要另请高明,但当时互联网太闹腾,聘请CEO有点像层出不穷的闹剧,“如果我们出面,会有人说:‘看,又一个闹腾的出来了’,所以我们没有赶时髦”。

  万平国认为自己虽然是科班出身,甚至还给外国公司讲过课,但理论归理论,当你掌管一家公司太长了以后,总有精力跟不上的时候,而且中国加入WTO在即,加强公司的管理的确是当务之急。

  新任CEO罗与曾在Intel服务了12年,先后担任Intel台湾公司的总经理,新加坡公司的资深产品经理以及亚太地区销售总监等职,罗的一件广为人知的业绩是将Intel的pentium系列起了一个极赋中文意蕴的“奔腾”名字。万平国对罗的印象是比较务实,基本上在所有的部门都做过,管理、销售、品牌,样样精通,在Intel这样的公司一呆就是12年,功底之深厚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新浪、网易、搜狐等都有过职业经理人与创业者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的先例,因此不能不让人怀疑中网的人事变动会不会也给今后的纷争埋下祸根?罗与曾坦承来中网的确有顾虑,就是万总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放权,而万平国也是小心翼翼,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学会控制。万平国的一再声明自己要去打球的姿态其实也是明白不过地表示了这种担心,但是一开始双方的这种刻意表白和克制到底能维持多久,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一旦双方的企业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往往冲突也就随之爆发。

  不过罗与曾表示自己不会要改变中网什么,只是要把它各方面理得更顺,让他正规化。这也是董事会对自己的唯一要求,包括人事、财务、管理等等都要正规化。

  1999年,Intel注资中网,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中网通讯网络有限公司,新公司的定位是做互联网技术提供商,目前已经涉及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应用三大领域,原来的中网则继承ISP业务,成为单独的一块。罗与曾表示,在没有大的收益的情况下,中网不会大量投入ISP,但也不会放弃,这主要是出于战略角度考虑。中网做为解决方案提供商,ISP正好可以成为公司所研发软件、特别是网络安全产品的一个很好的试验田,对公司的整个业务开展会有很大好处。

  国家信息安全测试中心主任吴世忠认为,信息安全市场现在虽然很热,但从市场需求考察,还看不出泡沫的迹象,1999年信息安全市场的规模还只有9个亿,2000年已经上升到了20个亿,2001年预计将达到50个亿,但目前市场上真正有产品、有技术的厂商不过几十家,因此市场的机会是巨大的。从最早的ISP向互联网技术提供商转向,应该说中网赶得正是时候,但这一次会不会又“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作为中国“Internet古董”级的人物,万平国这一次不会再走眼了吧?(记者吴茂林/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回顾 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