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韩信点兵算法

2015-07-15 10:35 357 查看
韩信点兵是一个有趣的猜数游戏。如果你随便拿一把蚕豆(数目约在100粒左右),先3粒3粒地数,直到不满3粒时,把余数记下来;第二次再5粒5粒地数,最后把余数记下来;第三次是7粒一数,把余数记下来。然后根据每次的余数,就可以知道你原来拿了多少粒蚕豆了。不信的话,你还可以试验一下。例如,假如3粒一数余1粒,5粒一数余2粒,7粒一数余2粒,那么,原有蚕豆有多少粒呢? 

这类题目看起来是很难计算的,可是我国古时候却流传着一种算法,名称也很多,宋朝周密叫它“鬼谷算”,又名“隔墙算”;杨辉叫它“剪管术”;而比较通行的名称是“韩信点兵”。最初记述这类算法的是一本名叫《孙子算经》的书,后来在宋朝经过数学家秦九韶的推广,又发现了一种算法,叫做“大衍求一术”。这在数学史上是极有名的问题,外国人一般把它称为“中国剩余定理”。至于它的算法,在《孙子算经》上就已经有了说明,而且后来还流传着这么一道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就是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它的意思是:凡是用3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70去乘(因为70是5与7的倍数,而又是以3去除余1的数);5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21去乘(因为21是3与7的倍数,又是以5去除余1的数);7个一数剩下的余数,将它用15去乘(因为15是3与5的倍数,又是以7去除余1的数),将这些数加起来,若超过105,就减掉105,如果剩下来的数目还是比105大,就再减去105,直到得数比105小为止。这样,所得的数就是原来的数了。根据这个道理,你可以很容易地把前面的五个题目列成算式: 

1×70+2×21+2×15-105 

=142-105 

=37 

因此,你可以知道,原来这一堆蚕豆有37粒。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b, c;
	int i = 0;
	while(scanf("%d %d %d", &a, &b, &c) == 3)
	{
		if(a >=3 || b >=5 || c >= 7)
		  break;
		  
        i++;
        
        int temp;
        temp = a*70 + b*21 + c*15;
        while(temp > 105)
          temp -= 105;
        if(temp <= 10 || temp >=100)
          cout << "Case i: " << "No answer" << endl;
        else
          cout << "Case i: " << temp << endl;
	}	
	return 0;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