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学习笔记(一)

2015-06-04 17:19 239 查看
1.查看内存和虚拟内存

cat /proc/meminfo

2.查看共享内存分页

ipcs -m

3.查看命令行头的默认形式

echo $PS1

PS1:控制默认命令行提示符的格式

PS2:控制第二层命令行提示符的格式

\h 本地主题名

\u 当前用户的用户户名

\w 当前工作目录

改变其形式:

PSI="[\t][\u]\$"

4.文件系统

/bin binary essential binaries (cat ls mv cp...) 二进制目录,存储许多GNU用户级别的实用程序

/sbin system binary system binaries (init reboot fdisk...) 系统二进制目录,存储许多GNU管理级别的实用程序

/etc specific system config host specific system config (hosts exports profile rpc...) 系统配置文件目录

/opt config file for add on application software

/boot boot static files of boot loader 引导目录,存储引导文件

/usr user shareable and read-only data 用户安装软件的目录

/local local software

/share share static data shareable among all architectures

/bin binary most user commands

/include include standard include files for 'c' prog

/lib library obj bin lib files for prog and packages

/sbin non essential binaries

/var variable variable data files 可变目录,用户经常更改的文件,比如日志文件

/cache application cache data

/lib variable state information remains after reboot

/lock lock files for shared resources

/opt variable data of packages installed

/run info of system since it was booted

/tmp available for prog

/spool data awaiting processing

/log log files and dir

/tmp temperory files deleted on bootup 临时目录,可以在该目录中创建和销毁临时工作文件

/dev location of special or device files 设备目录,linux在该目录中创建设备节点

/home user home directories 家目录,用户目录

/lib library and kernel modules 库目录,存储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库文件

/mnt mount files for temperory filesystems 挂载目录,另一个可移动媒体设备常用的挂载点

/opt add-on application software 可选目录,常用于存储可选软件包

/root home dir for root user 根主目录

5.cd 更改目录

. 当前目录

.. 父目录

6.ls 文件和目录列表

-F 可以区别目录(/),可执行文件(*),文件

-a 显示隐藏文件

-R 递归列表当前目录的文件和目录

-l 列出详细信息

如果参数后面根文件名,则是过滤显示文件列表,?表示单个字符,*表示一个或多个字符

7.touch 创建新文件或更新已有文件时间

8.cp 复制

-b 为每个现有的destination文件创建备份而不是覆盖

-r 递归复制文件

-R 递归复制目录

9.mv 移动,重命名文件

10.rm 删除

-f 强制删除

-r 递归删除目录(删除非空目录)

11.mkdir 创建目录

12.rmdir 删除空目录

13.stat 查看文件、目录统计数据

14.file 查看文件类型

1.文本文件 包含可打印字符的文件

2.可执行的文件

3.数据文件 包含不可打印的二进制字符的文件,也不可执行

15.cat 查看文件内容

-n 显示行号

16.more 逐页显示文件

spacebar 显示下一页

enter 显示下一行

q 退出程序

v 在当前行启动vi编辑器

17.less 逐页显示文件(可往前翻页)

18.tail 从尾部显示文件

-number 显示尾部n行

19.head 从头部显示文件

-number 显示头部n行

20.ps 显示当前用户在当前终端正在运行的进程

-A -e 显示所有进程

-f 显示完整的格式列表

21.top 实时显示进程信息

22.kill 停止进程(进程号)

-9 强制杀死

-3 停止运行

-2 中断

-1 挂起

23.killall 可以使用进程号和进程名开停止

24.挂载介质

linux文件系统将所有介质磁盘合并到一个虚拟目录,挂载就是在使用一个新的介质磁盘时需要将他放在一个虚拟目录中。

大多数linux发行版可以自动挂载

如果不支持自动挂载,则:

mount 默认显示系统当前挂载的介质设备列表

挂载新介质:

mount -t type device directory

type:定义格式化磁盘的文件系统类型

device:定义介质设备文件的位置

directory:定义挂载点在虚拟目录中的位置

25.umount 卸载介质

umount [directory | device]

26.df 查看某个设备的磁盘使用情况

27.du 默认显示当前目录下的目录和子目录占用了多大空间

-h 以可读的单位形式显示大小

-s 汇总

28.sort 对文件内容排序(默认把数字当成字符,按照数字第一位大小进行排序)

-n 按照数字真实大小进行排序

29.grep 搜索数据

grep 指定字符 文件

-v 反转搜索,即不包含。。。

-e 指定多个匹配字符 grep -e 字符1 -e 字符2 文件

30.tar 归档

-c 创建一个新的tar归档文件

-v 在处理过程中列出文件

-f 输出结果到文件或者设备

-t 列出现有归档文件的内容

-x 解压现有归档文件

-z 将输出重定向到gzip进行压缩,解压(.tgz是经过gzip压缩的tar文件)

31.printenv 查看全局环境变量

32.设置本地环境变量

变量名(本地变量一般小写)=value(不能有空格)

只在该shell中有效,如果bash进去一个子shell,则无效,exit回到之前的shell,回复有效

unset 环境变量(不加美元符号) 删除环境变量

设置环境变量以后,通过export 变量(无美元符号)将其导出为全局变量

如果在子进程删除的是全局变量,则回到父进程中无效

33.添加环境变量

如果不重构环境变量而是添加内容,则需先引用之前的值,如

PATH=$PATH:new env variable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