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机器学习算法(一)——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R语言实现方法

2015-04-20 21:19 190 查看
关联规则算法算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无论是面试还是日后工作中都会经常出现,那么本篇小博就记录一下自己学习关联规则经典算法Apriori的笔记。

1、概述

Apriori算法是用一种称为逐层搜索的迭代方法,从项集长度k=1开始,选出频繁的k=1项集,根据先验性质:频繁项集的子集一定是频繁的(逆否命题:非频繁项集的超集一定是非频繁的,通俗的说就是某件事发生的概率很低,比这件事发生条件更严苛的事情发生的概率会更低),筛选k=2项集中的频繁项集,以此迭代k=3...。每迭代一次都要完整的扫描一次数据库。

2、关联规则三度:

支持度:占比

置信度:条件概率

提升度:相关性

3、R语言示例代码如下:(小众语言的辛酸:选项里没有。。)
library(arules)
#从rattle包中读入数据
dvdtrans <- read.csv(system.file("csv", "dvdtrans.csv",package="rattle"))
str(dvdtrans)
#将数据转化为合适的格式
data <- as(split(dvdtrans$Item,dvdtrans$ID),"transactions")
data

#用 apriori命令生成频繁项集,设其支持度为0.5,置信度为0.8
rules <- apriori(data, parameter=list(support=0.5,confidence=0.8,minlen = 2))

#用inspect命令查看提取规则
inspect(rules)

常用数据形式有data.frame格式和list格式,前者即A项集为一列B项集为另一列,后者为A和B放在同一个购物篮中。

去除冗余规则以及提取子规则代码如下:

redundant.rm <- function(rule,by="lift")
{
#rule:需要进行简化的规则
#by:在清除的时候根据那个变量来选择,
#可能取值为"support","lift","confidence"
a <- sort(rule,by=by)
m<- is.subset(a,a,proper=TRUE)
m[lower.tri(m, diag=TRUE)] <- NA
r <- colSums(m, na.rm=TRUE) >= 1
finall.rules <- a[!r]
return(finall.rules)
}
rules <- redundant.rm(rules)
rules.sub <- subset(rules, subset = lhs %in% "筛选项集名称" & lift > 1)


关联规则可视化代码如下:

require(arulesViz)
plot(x = sort(finall.rule,by = "support")[1:20], method="graph", control=list(type="items"))


平时学东西不用急,你并不是用了它就好了,你得知道它是怎么实现的?为什么要用这个而不用另外一个?它优越在哪?可不可以优化?多想,想深一点,养成这个习惯。

恩,上面这句话是某面经里面的。。。

4、算法优化

韩家炜经典《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中提出了若干基于Apriori的提升效率方法:

① 基于散列的技术:由k=1频繁项集生成所有k=2频繁项集并映射计数,过滤支持度低于阈值的k=2项集,压缩需要考虑的k=2项集

② 事物压缩

③ 划分:合并所有子集的频繁项集,从中寻找全局频繁项集,只需要扫描两次

④ 抽样:牺牲精度,效率优先

⑤ 动态项集计数

5、Apriori算法的缺点:

① 可能仍然需要产生大量候选项集

② 可能需要重复的扫描整个数据库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