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ARC,block,protocol,代理设计模式

2015-04-17 00:40 330 查看
一.ARC

1.基本简介
(1)ARC是自iOS 5之后增加的新特性,完全消除了手动管理内存的烦琐,编译器会自动在适当的地方插入适当的retain、release、autorelease语句。你不再需要担心内存管理,因为编译器为你处理了一切。
(2)ARC是编译器特性,而不是 iOS 运行时特性,它也不是类似于其它语言中的垃圾收集器。因此 ARC 和手动内存管
理性能是一样的,有时还能更加快速,因为编译器还可以执行某些优化。
 
2.基本原理
(1)规则:只要还有一个强指针变量指向对象,对象就会保持在内存中。只有没有强指针指向对象,就会释放对象。
(2)强指针(__strong):默认所有指针类型的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都是Strong指针,定义在最前面,是2个下划线开头。
  弱指针(__weak):弱指针指向的对象被回收后,弱指针会自动变为nil指针,不会引发野指针错误。
 
3.ARC使用注意
(1)不能调用release、retain、autorelease、retainCount
(2)可以重写dealloc,但是不能调用[super dealloc]
(3)@property: 想长期拥有某个对象,应该用strong,其他对象用weak
(4)其他基本数据类型依然用assign。
(5)两端互相引用时:ARC:一端用strong、一端用weak。非ARC:一端用retain,一端用assign。
 
4.@property的参数
(1)strong:成员变量是强指针(适用于OC对象类型),ARC中从以前的retain改成为strong就可以了。
(2)weak:成员变量是弱指针(适用于OC对象类型)
(3)assign :适用于非OC对象类型(还是直接赋值)
 
5.补充
(1)非ARC环境手动开启某些文件ARC命令:-fobjc-arc(在Compiler Flags一列加上就表示开启这个.m文件的ARC)
(2)ARC环境手动禁止某些文件的ARC命令:-fno-objc-arc(在Compiler Flags一列加上就表示禁止这个.m文件的ARC)
 
二.block
 
1.block的简介
(1)block用来保存一段代码,可以在任何时候执行。block的标志:^。
(2)block可以作为函数参数或者函数的返回值,而其本身又可以带输入参数或返回值。
(3)苹果官方建议尽量多用block。在多线程、异步任务、集合遍历、集合排序、动画转场用的很多
 
2.block的定义
(1)定义了一个叫sum的block对象,它带有两个int参数,返回值是int类型。等式右边就是blocks的具体实现

int(^sum)(int,int) = ^(int a,int b){ //等式左边依次是返回值类型,block标准,block名称,接收2个参数的类型                                      //等式右边依次是block的标值,定义2个形参的变量,代码段
return  a+b;
};

(2)block可以访问外面局部变量,默认情况下,block内部不能修改外面的局部变量,如果想修改局部变量,需要在局部变量最前面加上__block(2个下划线)。

3.block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对比
(1)定义函数指针:int (*sum)(int,int);
  定义block: int(^sum)(int,int);
(2)调用函数指针:sum(10,20)或者(*sum)(10,20);

  调用block:sum(10,20);
 
4.block的赋值
(1)在声明的同时定义变量,然后赋值

int(^sum)(int,int) = ^(int a,int b)
{
return  a+b;
};


(2)可以先用typedef先声明类型,再定义变量,然后赋值

typedef int(^sum)(int,int);
sum s = ^(int a,int b)
{
return  a+b;
};


5.block跟函数很像:
(1)可以保存代码
(2)有返回值
(3)有形参
(4)调用方式一样

6.如果block没有形参,可以省略=后面的()。
 
三.protocol
 
1.基本用途
(1)可以用来声明一大堆方法(不能用来声明成员变量)
(2)只要某个类遵守了这个协议,就相当于拥有这个协议中的所有方法声明
(3)只要父类遵守了某个协议,就相当于子类也遵守了
 
2.格式
(1)协议的编写(协议只有一个文件,只有协议的方法声明的.h文件)
@protocol 协议名称 <NSObject>
     方法声明列表
@end
(2)某个类遵守协议
@interface 类名 : 父类名 <协议名1,协议名2>
@end
 
3.关键字
协议中有2个关键字可以控制方法是否要实现(默认是@required),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程序员之间的交流
(1)@required:这个方法必须要实现(默认,若不实现,编译器会发出警告)
(2)@optional:这个方法不一定要实现
 
4.协议遵守协议
(1)一个协议可以遵守其他多个协议,多个协议之间用逗号 , 隔开
(2)一个协议遵守了其他协议,就相当于拥有了其他协议中的方法声明
格式:
@protocol 协议名称 <其它协议1, 其它协议2>
@end
 
5.基协议
(1)NSObject是一个基类,最根本最基本的类,任何其他类最终都要继承它
(2)其实还有一个协议,名字也叫NSObject,它是一个基协议,最根本最基本的协议
(3)NSObject协议中声明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比如description、retain、release等
(4)建议每个新的协议都要遵守NSObject协议
 
6.定义变量时指定协议,限制这个变量保存的对象遵守某个协议
类名<协议名称> *变量名(赋值给这个变量的值要遵守这个协议,否则会报错)
id <协议名称> 变量名;
NSObject<NSCopying> *obj; // NSObject类型的对象,并且要遵守NSCopying协议
id <NSCoding>obj2; // 任何OC对象,并且要遵守NSCoding协议
 
7.@property中声明的属性也可用做一个遵守协议的限制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类名 <协议名称> *属性名;(赋值给这个变量的值要遵守这个协议,否则会报错)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id <协议名称> 属性名;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Dog <MyProtocol> *dog;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id <MyProtocol> dog2;
 
8.协议可用定义在单独.h文件中,也可用定义在某个类中
(1)如果这个协议只用在某个类中,应该把协议定义在该类中 
(2)如果这个协议用在很多类中,就应该定义在单独文件中
 
9.分类可用定义在单独.h和.m文件中,也可用定义在原来类中
(1)一般情况下,都是定义在单独文件
(2)定义在原来类中的分类,只要求能看懂语法
 
四.代理设计模式
 
1.设计原理
有些麻烦的事情不想自己亲自做,就可以找个人帮忙做,即交给代理对象去做。
 
2.设计原则
(1)首先得拥有某个代理对象属性,这个属性遵守代理协议(用户代理方法的声明)
(2)其次要很清楚代理有哪些方法(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
(3)最后要保证能解耦(保证随便一个只要遵守代理协议的都可以帮我办事)
 
3. 实现方案
(1) 定义一个protocol,在其中声明一些和代理沟通的方法(帮我做事的方法声明)
(2)一个代理属性id<protocol>delegate(我的代理必须遵守代理的协议,否则编译器会警告)
(3)让代理遵守protocol(让帮我干事的代理遵守代理协议)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OC 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