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Go语言

GOLANG的PANIC和RECOVER

2015-04-14 13:52 417 查看
转载:http://0x55aa.sinaapp.com/%E7%AE%97%E6%B3%95-%E7%BC%96%E7%A8%8B/722.html
http://www.cnblogs.com/ghj1976/archive/2013/02/11/2910114.html
Go没有例如像Java那样的异常机制:不能抛出一个异常。作为代替,它使用了panic和recover机制。一定要记得,这应当作为最后的手段被使用,你的代码中应当没有,或者很少的令人恐慌的东西。这是个强大的工具,明智的使用它。那么,应该如何使用它。

Panic

是一个内建函数,可以中断原有的控制流程,进入一个令人恐慌的流程中。当函数F调用panic,函数F的执行被中断,但是F中的延迟函数会正常执行,然后F返回到调用它的地方。在调用的地方,F的行为就像调用了panic。这一过程继续向上,直到发生panic的goroutine中所有调用的函数返回,此时程序退出。恐慌可以直接调用panic产生。也可以由运行时错误产生,例如访问越界的数组。

Recover

是一个内建的函数,可以让进入令人恐慌的流程中的goroutine恢复过来。Recover仅在延迟函数中有效。在正常的执行过程中,调用recover会返回nil,并且没有其他任何效果。如果当前的goroutine陷入恐慌,调用recover可以捕获到panic的输入值,并且恢复正常的执行。

最容易理解就是给个例子,文章里有例子:

packagemain

import(
"fmt"
//"os"
)

varuser=""
funcinita(){
deferfunc(){
fmt.Print("defer##\n")
}()
ifuser==""{
fmt.Print("@@@beforepanic\n")
panic("novalueforuser\n")
fmt.Print("!!afterpanic\n")
}
}

functhrowsPanic(ffunc())(bbool){
deferfunc(){
ifx:=recover();x!=nil{
fmt.Print(x)
b=true
}
}()
f()
fmt.Print("afterthefuncrun")
return
}

funcmain(){
throwsPanic(inita)
}

执行结果:

D:\go>gorunb.go

@@@beforepanic

defer##

novalueforuser

如上面所说的:

panic在user=”"时,打断了函数的执行,fmt.Print(“!!afterpanic\n”)没有执行。

但函数中的延迟函数会正常执行,打印了”defer##“。然后返回到调用该函数的地方,继续上面的过程。

直到执行完所有函数的defer,退出程序。

Recover可以捕获到panic的值,上面的打印“novalueforuser”。并且恢复正常的执行。

Go语言追求简洁优雅,所以,Go语言不支持传统的try…catch…finally这种异常,因为Go语言的设计者们认为,将异常与控制结构混在一起会很容易使得代码变得混乱。因为开发者很容易滥用异常,甚至一个小小的错误都抛出一个异常。在Go语言中,使用多值返回来返回错误。不要用异常代替错误,更不要用来控制流程。在极个别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遇到真正的异常的情况下(比如除数为0了)。才使用Go中引入的Exception处理:defer,panic,recover。

这几个异常的使用场景可以这么简单描述:Go中可以抛出一个panic的异常,然后在defer中通过recover捕获这个异常,然后正常处理。

例子代码:
packagemain


import"fmt"


funcmain(){

deferfunc(){//必须要先声明defer,否则不能捕获到panic异常

fmt.Println("c")

iferr:=recover();err!=nil{

fmt.Println(err)//这里的err其实就是panic传入的内容,55

}

fmt.Println("d")

}()

f()

}


funcf(){

fmt.Println("a")

panic(55)

fmt.Println("b")

fmt.Println("f")

}

输出结果:


a

c

55

d

exitcode0,processexitednormally.


panic

panic英文原意:n.恐慌,惊慌;大恐慌adj.恐慌的;没有理由的vt.
使恐慌vi.十分惊慌

panic是用来表示非常严重的不可恢复的错误的。在Go语言中这是一个内置函数,接收一个interface{}类型的值(也就是任何值了)作为参数。panic的作用就像我们平常接触的异常。不过Go可没有try…catch,所以,panic一般会导致程序挂掉(除非recover)。所以,Go语言中的异常,那真的是异常了。你可以试试,调用panic看看,程序立马挂掉,然后Go运行时会打印出调用栈。

但是,关键的一点是,即使函数执行的时候panic了,函数不往下走了,运行时并不是立刻向上传递panic,而是到defer那,等defer的东西都跑完了,panic再向上传递。所以这时候defer有点类似try-catch-finally中的finally。

panic就是这么简单。抛出个真正意义上的异常。


recover

recover英文原意:vt.恢复;弥补;重新获得vi.恢复;胜诉;重新得球
n.还原至预备姿势

上面说到,panic的函数并不会立刻返回,而是先defer,再返回。这时候(defer的时候),如果有办法将panic捕获到,并阻止panic传递,那就异常的处理机制就完善了。

Go语言提供了recover内置函数,前面提到,一旦panic,逻辑就会走到defer那,那我们就在defer那等着,调用recover函数将会捕获到当前的panic(如果有的话),被捕获到的panic就不会向上传递了,于是,世界恢复了和平。你可以干你想干的事情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recover之后,逻辑并不会恢复到panic那个点去,函数还是会在defer之后返回。

用Go实现类似trycatch的异常处理有个例子在:

http://www.douban.com/note/238705941/

结论:

Go对待异常(准确的说是panic)的态度就是这样,没有全面否定异常的存在,同时极力不鼓励多用异常。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