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黑马程序员---OC基础知识⑥

2015-04-08 18:21 232 查看
1.id类型

id在OC中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万能指针,它能够相当于任何数据类型的指针变量

在实际开发中就可以把id当做能操作任何oc对象的万能指针类来使用了。如: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Person.h"

int main() {

Person *p = [Person new];

//id== NSObject *可以这样认为

// 万能指针,能操作任何oc对象

id d = [Person new];

[d setAge:10];

NSLog(@"%d", [d age]);

return 0;

}

2.构造方法

在之前的学习中,创建一个类的方式是调用new这个类方法,如

[Person new];

其创建之后会返回一个Person类的实例,也就是一个Person对象,通常我们再使用一个Person类的指针接收它,以便之后的各种操作,如:

Person *p = [Person new];

new方法的实质是这样的:

new方法内部执行的过程

完整地创建一个可用的对象

1.分配存储空间 +alloc

2.初始化 -init

new方法实际上调用了+alloc和-init两个方法返回类的对象。因此上面的代码

Person *p = [Person new];

实际上就相当于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分配空间+alloc这一步骤在相同类型的对象的创建过程是相同的,而初始化-init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对象的属性值可能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就是通过使用不同的-init函数来进行对不同对象的构造,因而以后创建对象时要坚持使用这种写法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重写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init是在NSObject中定义的,若要重写它,只需在类的实现部分重写-init即可:

// 重写init方法

- (id)init

{

/*

// 1.一定要调用super的init方法:初始化父类中声明的一些成员变量和其他属性

self = [super init]; // 返回当前对象

// 2.如果对象初始化成功,才有必要进行接下来的初始化

if(self)// if(self != nil)

{// 初始化成功

_age = 10;

}

*/

if( self = [super init])// 写在一条语句中

{

_age = 10;

}

// 3.返回一个已经初始化完毕的对象

return self;

}

重写-init函数必须按照上面三步走的步骤方法,这样才能创建出可用的合理的对象。

有时候希望在初始化时使用自己传入的值进行初始化对象的属性,这时候就用到了带参数的自定义构造方法。

例如为Person类添加可以为name属性赋初值的构造方法

- (instancetype)initWithName:(NSString *)name

{

if(self = [super init])

{

_name = name;

}

return self;

}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WithName:@"Rose"];

自定义构造方法的定义有如下规范:

自定义构造方法

1.一定是对象方法,一定以-开头

2.返回值一定是id类型

3.方法名一般以initWith开头

与上面类似的,可以创建多个参数的构造方法:

- (instancetype)initWithName:(NSString *)name andAge:(int)age

{

if ( self = [super init] )

{

_name = name;

_age = age;

}

return self;

}

当类在创建时,有时候会对父类中继承过来的成员变量也进行初始化,这时候就有如下的解决方案:

Student类中有自己的成员变量no而name和age成员变量继承自父类Person,用Student的带参数构造方法直接为name、age和no三个成员变量赋值

- (instancetype)initWithName:(NSString *)name andAge:(int)age andNo:(int)no

{

// if ( self = [super init] )

// {

// self.name = name;

// self.age = age;

// _no = no;

// }

if( self = [super initWithName:name andAge:age] )

{

_no = no;

}

return self;

}

如代码所示,推荐使用父类构造方法对继承自父类的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然后对自己特有的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

3.更改Xcode的模板

①添加或者更改可以创建的项目类型和描述信息

转到路径/Applications/Xcode_5.1.1.app/Contents/Developer/Library/Xcode/Templates/Project Templates

如果是修改mac项目的模板就进入Mac文件夹,这时候文件夹显示的内容和创建Mac项目时的选项是一致的

进入要修改的项目的文件夹,打开TemplateInfo.plist文件查找对应的条目修改,如描述对应的时Description条目,修改其对应的value即可。

②修改项目创建时文件内容的模板

依然按照上面的步骤打开TemplateInfo.plist文件,然后找到Definition条目,修改对应的值。

③修改文件模板中的注释(注意与上面是不同的)

转到的路径是文件模板而不是项目模板

如果是修改OC类文件的注释进入这个目录下面:/Applications/Xcode_5.1.1.app/Contents/Developer/Library/Xcode/Templates/File Templates/Cocoa/Objective-C category.xctemplate/NSObject/

这里面有两个文件分别是___FILEBASENAME___.h和___FILEBASENAME___.m对应创建类时生成的两个文件,

注释模板里面有对许多值的宏定义,会在生成文件时替换。Apple文档里面给出了这些值的定义:

4.分类

1. 基本用途

如何在不改变原来类模型的前提下,给类扩充一些方法?有2种方式

继承

分类(Category)

2. 格式

分类的声明

@interface 类名 (分类名称)

// 方法声明

@end

@implementation 类名 (分类名称)

// 方法实现

@end

3.好处

一个庞大的类可以分模块开发

一个庞大的类可以由多个人来编写,更有利于团队合作

使用注意:

1.分类只能增加方法 不能增加成员变量

2.分类方法实现中可以访问原来类中声明的成员变量

3.分类可以重新实现原来类中的方法,但会覆盖原来的方法,会导致原来类方法不能使用(不建议)

4.方法调用优先级:同名方法,优先去分类中查找(最后参与编译的分类),然后去原来类中找,最后再去父类中找

使用示例:

给NSString增加一个类方法:计算某个字符串中阿拉伯数字的个数

首先在项目中创建一个分类

Category输入为Number

Category on 输入NSString

在NSString+Number.h文件中:

@interface NSString (Number)

- (int)numberCount;

@end

在NSString+Number.m文件中:

#import "NSString+Number.h"

@implementation NSString (Number)

- (int)numberCount

{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self length]; i++)

{

unichar c = [self characterAtIndex:i];

if (c >= '0' && c <= '9')//注意此处要单引号

count++;

}

return count;

}

@end

5.对类的深入研究---类的本质

类本身也是一个对象,是Class类型的对象,简称类对象

Person *p1 = [[Person alloc] init];

Class c = [p1 class]; // 对象有-class方法

Class c1 = [Person class];// 此时c ==c1 类有+class方法

[c test];// 类对象==类 调用了+test() 其实相当于[Person test];

Perosn *p2 = [[c alloc] new];// 用类对象创建该类型的对象

6.对类的深入研究---类的加载过程

类的加载过程

+load在类被加载的时候调用

@interface Person

//当程序启动的时候,就会加载一次项目中所有的类。类加载完毕后就会调用+load方法

+ (void)load

{

NSLog(@"Perosn---load");

}

//当第一次使用这个类的时候,就会调用一次initialize方法

+ (void)initialize

{

NSLog(@"Person---initialize");

}

上面的两种方法都是先加载父类同名方法

项目启动时 会加载所有的类和分类load

使用类时 若有分类只调用分类的initialize

总结:

1.当程序启动时,会加载项目中所有的类和分类,而且加载后会调用每个类和分类的+load方法,只会调用一次

2.当第一次使用某个类时,就会调用当前类的+initialize方法

3.先加载父类,再加载子类(先调用父类的+load方法在调用子类的load方法)

先初始化父类,再初始化子类(先调用父类的+initialize方法,再调用子类的+initialize方法)

7.-description方法

1.NSLog输出对象时,首先会调用对象的description方法

2.拿到-description方法的返回值(NSString *)显示到屏幕上输出

3.-description方法会默认返回的是“类名+内存地址”

要想输出对象时输出一些信息,就要重写-description方法

- (NSString *)description

{

// 下面代码会引发死循环

// NSLog(@"%@", self);

eturn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age=%d, name=%@", _age, _name];

}

8.对NSLog()函数的使用补充

NSLog 输出字符串的时候不能有中文,但是printf()可以

//下面是输出一些系统定义的宏

printf("%s\n", __FILE__);

NSLog(@"%d", __LINE__);

NSLog(@"%s", __func__);

NSLog(@"%@", &p); // 输出对象的地址(在没有重写-description的情况下)

NSLog(@"%p", p); // 输出指针变量的地址

9.SEL的使用

SEL知识点类似于Java的反射Method

SEL其实是对方法的一种包装,将方法包装成一个SEL类型的数据,去找对应的方法地址,找到方法地址就可以调用方法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p test2];

上面的语句执行时,会进行下面的操作:

// 1.首先会把test2包装成SEL类型的数据

// 2.根据SEL数据找到相应的方法地址

// 3.根据方法地址调用对应的方法

间接调用test2()方法

[p performSelector:@selector(test2)];// 间接调用test2方法

带参数的方法动态调用

[p test3:@"123"]; // 直接调用

[p performSelector:@selector(test3:) withObject:@"123"]; // 间接调用

SEL的创建方法

SEL s = @selector(test3:);// 方法一 直接传入方法名

SEL s = NSSelectorFromString(@"test3:")// 方法二 传入字符串

每个方法内部的SEL类型变量_cmd代表当前方法 Current Method但是_cmd只能在方法的内部使用,而不能在函数的内部使用,下面的例子用于打印输出当前执行的函数:

在Perosn类中添加方法:

- (void)printMethodName{

NSString *str = NSStringFromSelector(_cmd);

NSLog(@"%@", str);

}

在main函数中: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p printMethodcName];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