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跨界杂谈》商业模式(一)祭祀->赌徒->首领->国家

2015-03-10 12:31 330 查看
2015-03-10 雷震子

雷震子
雷震子

 



笔者能阅读到的人类历史中,最早最成功的商业模式要数国家的诞生了。国家为何与商业模式挂钩呢?因为国家的收入有史以来就是最高的(与该国的老百姓比)。赚的钱也是最多的(钱都由国家垄断,理论上想印多少印多少)。



国家最早诞生的历史非常缺少文字记录,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只能靠猜测。在《西方将主宰世界多久》那本书中,作者采纳的猜测很有意思。在风调雨顺,而且没有外敌入侵的日子里,本来是没有国家的,也没有必要,但人们对神很敬重,因为神可以有效的解释自己看不明白的各种自然现象。但当发生灾难时,比如农业歉收的饥荒,面对绝望的饥民,某个人会告诉大家,神给了他启示,大家照他的做法去做,定会拜托饥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饥民们也就跟着他去做了,因此他成功的组织了饥民,而如果做的事情一举成功,那么无疑会极大的增强饥民们对这个人的迷信(反之,如果失败,这个人估计就被饥民当神赐的食物吃掉了)。从而让这个人成为神助的首领,这个人趁机可以享受各种优厚的待遇,包括组织近卫武装力量。垄断了神权,特别是拥有武装力量后,一部分人便从社会群体中脱离出来,不再从事耕种,而是通过吸纳(更多的是武力胁迫)民众的供奉的方式来生存。这种模式不断地强化,就逐步演进成国家的形态了。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国家的疆域,以及国家的数量均在扩张,势必引发国家间的合作、合并和冲突。早期国家构成了某种独立的经济体,国家的发展或者从国家权利拥有者对物质和精神利益需求的不断加大(也可能是环境变化导致国家生存环境转为恶劣,而希望恢复先前的利益),国家对内部民众的压榨,以及对外部其他国家的征伐活动便不断扩大。从而产生如古巴比伦,古埃及这样的大型国家。再到后面的古希腊、波斯、咖太基,亚历山大的马其顿,以及后来的古罗马,东方则是夏商周等中华帝国。古罗马结束,便进入了所谓的黑暗中世纪,但在启蒙运动引发的法国及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近代之前,全球各地的国家基本都是在利用神权和武力来维系着国家的受益。
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把神权从国家统治权力中逐一的根除(根除的时间在全球各地大不相同,至今仍有一些少数国家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新型资产阶级国家维系继续存在和发展(赚钱)的工具仅剩下武力这一项了。而金融工具,在国家与资产阶级私人企业之间在模糊的运用着。这让国家的经营模式开始趋向复杂化。“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也是这个年代产生的。但国家的本质上,代表利益集团的特性一直没有改变。但是代表和利益集团本身还是有些差异。这个差异,就是钱落到谁的口袋问题。在资产阶级政权之前,利益集团就是政府,政府就是利益集团,所以政府要不断的提高税收(增加免费劳役,或“国有”租金收入)来获政府公务人员的收入(包括国王的丰厚收入)。而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政权,是开始逐渐走向雇佣公务员路线,而把钱更多的落到资产阶级私人企业或资产阶级个人的口袋。早期赚钱的方式是通过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来让企业赚到更多的钱。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即所谓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早期则是双方协商一个好的折中利益。但“赚钱”仍然是双方(君主与资产阶级)的相同目的。
国家民主制度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权诞生之初还没有全民的民主,虽然提出了口号),让君主政权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分成、分赃或赚钱方式,逐渐走向透明化,并逐步让中产阶级、无产阶级、最终让国家的全民参与其中。国家则因此成为了国内全民(含国家经济个体,如企业)利益的代表。至此,国家的主要利益攫取方向,由国内,开始转向国际。因此,从国家内部分权角度,似乎国家权利小了,但从国家收入上看,实际上一致在扩大,国家这种商业模式的发展至今还是良性运转着,虽然其内涵及工具发生了更多的变化。
现今国家赚钱的手段,体现在金融、媒体、国际间的法律合约、市场规则等等,当然还要继续以坚强的武力为后盾。

在现今所有国家形态中和国家中,笔者觉得我国的国家形态是最复杂的,其机制几乎贯穿古今。其高度的复杂性,提供了非常好的盈利模式。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但笔者感觉我国国家商业模式虽然谈不上是全球最先进的,但很可能是全球目前最赚钱的国家实体。从商业模式角度看,我们国家算No.1,至少笔者对这个猜测是没啥疑义的,很值得其他国家深入研究、学习和借鉴。

--------------本期结束-----------
 

征询插图合伙人:

文章缺少一位喜好画文章插图漫画的的人,如有读者感兴趣可以联系俺,留下你的联系方式,但回报可能比较可怜,可以作为并列作者一起呈现,将来如果能有稿费,目前仅仅是如果,可以拿出一半稿费酬谢!

 

 

--------------------------------------------------------------------
下期预告:《跨界杂谈》商业模式(二)
这个下期预告可能会失效,有工作太忙的原因,也有个人思考不成熟的原因。自己本来觉得至少需要再看几本书来辅助思考,现在有点等不及了,只能动笔。如果不能续写,中间笔者尽量穿插着写一些其他话题的微短文。供大家娱乐。

------------------------------
关于《跨界杂谈》
这是一本正在边撰写,边连载的书,来自于延续《日子》《月子》《伺候月子》的灵感,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可能与个人工作、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是一本开阔视野与交流思想的书。通过连载,一方面看看读者是否感兴趣,另一方面,希望根据读者反馈进行不断的优化。甚至可以把读者的神回复,给出建议读者的名字纳入到书的章节中。通过互动不断完善。预计2015年6月份第一版截稿,争取9月份出版。争取此书超过《月子》成为厕所必备神器。
相关微信公众号:雷震子、跨界杂谈



关于雷震子:
《跨界杂谈》作者。对历史、人生、企业经营与发展、商业模式、心理学、IT等均感兴趣。人已奔四,事业无成,却牢骚满腹,想一吐为快,但不会像怨妇一样抱怨世事,而是希望和感兴趣的读者分享这四十年成长中的见闻与心得,希望对读者有所价值(至少能打发下无聊时光)。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