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创客》第五章读后整理和感悟

2015-01-05 10:33 330 查看
当工业大众化,从公司、政府及其他机构独占的领域内剥离,可以为普通民众所用,也就随之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大众化”把工具放在最了解使用方法的人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专攻领域和想法。如果我们都能使用工具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是凭借自己的想法改进工具,那就会共同开发出工具的最大潜能。

互联网提高了所有数字化方面的参与程度和参与人数,形成了比特的长尾效应。

搜索引擎的一大作用就是整合了所有的服务,成为了它们的入口。想想自己每天访问的最多的网站就知道。

互联网革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我们能够有更多选择、购买更多产品,而在于我们能够制造自己的产品供他人消费。举个例子,你是相机拍了一些照片或是视频上传到网上,也相当于制造了产品,这种只不过这种产品是数字形式的创意和表达。

全球供应链已经发展到了“无尺度”阶段,可以为小众和大众同时提供服务,车库里的发明家和三星公司都可能同时使用一家工厂为其生产产品。

人们越来越愿意为拥有“专属性”的东西掏钱。高级定制时装、私房菜、专属的烟酒等等。

在被“以一对多”商品化控制的世界里,创造满足个人需求而非符合大众品味的产品才是脱颖而出之道。

幸福经济学:一旦人们达到了某一生活水平,就会愿意,甚至热切希望放弃高收入的平淡工作,转向回报较低(仍然舒服)但更令人满意的工作。

消费者更加看重自己能够参与创意的产品——无论是动手装配还是在线向设计师提供建议,“宜家效应”。动手装配目前还不太普及,因为生产装配过程毕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在线提供建议却可以天马行空,毕竟只是建议,再次感谢互联网。

人们在很多时候宁愿多花钱,也要选择有自己劳动结晶凝结在内的产品,这可能是人类心理需要的体现,追根溯源应该是心理学的问题。但在我个人的体验中,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装逼”,自己参与的越多,可能会感觉越有品,此而逼格也越高,这时候钱已经不是问题,只要这东西发到朋友圈能有十个赞。专业点的话来说,这就是“创客溢价”,是对抗商品化的解毒剂。

数字世界里的“手工”含义:同样是区分过程,却能够书写、编程或是进行某些设计,其程度比纯手工技术时代高出很多。

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东西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网页,这就是互联网巨头们对我们的浏览记录、使用习惯等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根据不同的算法给我重新安排的内容,这就是数字的“手工”。

不要把数字产品设计看作成品的图形,而应该把它看作如何制作该产品的数学公式。

个人制造才是数字制造的杀手级应用,不在于能够做出沃尔玛有售的东西,而是要做出在沃尔玛买不到的东西。也就是“小批量”的东西,“小批量”广义上指那些将产品质量至于市场规模之上的商业。

“三个摆弄电脑的毛头小伙”曾是网络创业的代名词,如今,硬件公司也被冠以这样的名头。

互联网只是自下而上的开源合作型工业模型的概念认证。Revolution已经开始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