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中__init、__devinit等初始化宏

2014-09-30 09:30 447 查看
转载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871104-id-2854544.html

在内核里经常可以看到__init, __devinit这样的语句,这都是在init.h中定义的宏,gcc在编译时会将被修饰的内容放到这些宏所代表的section。

其典型的定义如下:

#define __init __section(.init.text) __cold
notrace

#define __initdata __section(.init.data)

#define __initconst __section(.init.rodata)

#define __exitdata __section(.exit.data)

#define __exit_call __used __section(.exitcall.exit)

其典型用法如下:

static int __init xxx_drv_init(void)

{

return pci_register_driver(&xxx_driver);

}

根据上面的定义与用法,xxx_drv_init()函数将会被link到.init.text段。

之所以加入这样的宏,原因有2:

1,一部分内核初始化机制依赖与它。如kernel将初始化要执行的init函数,分为7个级别,core_initcall, postcore_initcall, arch_initcall, subsys_initcall, fs_iitcall, device_initcall, late_initcall。这7个级别优先级递减,即先执行core_initcall, 最后执行late_initcall。通过使用文中提到的宏,gcc会将初始化代码按下面的结构安排:





在内核初始化时,从__initcall_start到__initcall_end之间的initcall被一次执行。

2,提高系统效率

初始化代码的特点是,在系统启动时运行,且一旦运行后马上推出内存,不再占用内存。

================================================================================

常用的宏:

__init,标记内核启动时所用的初始化代码,内核启动完成后就不再使用。其所修饰的内容被放到.init.text section中。

__exit,标记模块退出代码,对非模块无效

__initdata,标记内核启动时所用的初始化数据结构,内核启动完成后不再使用。其所修饰的内容被放到.init.data section中。

__devinit,标记设备初始化所用的代码

__devinitdata,标记设备初始化所用的数据结构

__devexit,标记设备移除时所用的代码

xxx_initcall,7个级别的初始化函数

==================================================================================

driver中的使用:

module_init, module_exit函数所调用的函数,需要分别用__init和__exit来标记

pci_driver数据结构不需要标记

probe和remove函数用__devinit和__devexit来标记

如果remove使用__devexit标记,则在pci_drvier结构中要用__devexit_p(remove)来引用remove函数

如果不确定需不需要添加宏,则不要添加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