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之内部类(1) - 为什么需要内部类

2014-09-10 20:59 148 查看
为什么需要内部类

一般来说,内部类继承自某个类或实现某个接口,内部类的代码操作创建它的外围类的对象。所以可以认为内部类提供了某种进入其外围类的窗口。

内部类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只是需要一个对接口的引用,为什么不通过外围类实现那个接口呢?答案是:“如果这样能满足需求,那么就应该这样做。” 那么内部类实现一个接口与外围类实现这个接口有什么区别呢?

答案是:后者不是在那个能享用到接口带来的方便,有时需要用到接口的实现。所以,使用内部类最吸引人的原因是:

每个内部类都能独立地继承自一个(接口的)实现,所以无论外围类是否已经继承了某个(接口的)实现,对于内部类没有影响。

如果没有内部类提供的、可继承多个具体的或抽象的类的能力,一些设计与编程问题就很难解决。从这个角度看,内部类使得多重继承的解决方案变得完整。接口解决了部分问题,而内部类有效地实现了“多重继承”。也就是说,

内部类允许继承多个非接口类型(类或抽象类)。

情景1:必须在一个类中以某种方式实现两个接口。由于接口的灵活性,可以有2种方式实现:使用单一类,或者使用内部类

package tools;

class D {}
abstract class E {}
class Z extends D {
E makeE(){return new E(){};}
}

public class InnerClass {
static void takesD(D d){}
static void takesE(E 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Z z = new Z();
takesD(z);
takesE(z.makeE());
}

}


View Code
内部类还有一些其他特性:

1.内部类可以有多个实例,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状态信息,并且与其外围类对象的信息相互独立。

2.在单个外围类中,可以让多个内部类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同一个接口,或继承同一个类。

3.创建内部类对象的时刻并依赖于外围类对象的创建

4.内部类并没有令人迷惑的“is-a” 关系,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