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1008. 数组元素循环右移问题 (20)

2014-07-09 15:51 323 查看
一个数组A中存有N(N>0)个整数,在不允许使用另外数组的前提下,将每个整数循环向右移M(M>=0)个位置,即将A中的数据由(A0A1……AN-1)变换为(AN-M …… AN-1 A0 A1……AN-M-1)(最后M个数循环移至最前面的M个位置)。如果需要考虑程序移动数据的次数尽量少,要如何设计移动的方法?

输入格式:每个输入包含一个测试用例,第1行输入N ( 1<=N<=100)、M(M>=0);第2行输入N个整数,之间用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在一行中输出循环右移M位以后的整数序列,之间用空格分隔,序列结尾不能有多余空格。
输入样例:
6 2
1 2 3 4 5 6

输出样例:
5 6 1 2 3 4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Reverse(int* a, int b, int e)
{
for(; b < e; b++, e--)
swap(a[e],a);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n,m;
cin>>n>>m;
int *a=new int
;
for(int i=0;i<n;i++)
cin>>a[i];
m %= n;
Reverse(a, 0, n-m-1);
Reverse(a, n-m,n-1);
Reverse(a, 0, n-1);
for(int i=0;i<n-1;i++)
cout<<a[i]<<" ";
cout<<a[n-1]<<endl;
return 0;
}


下面深度剖析这个题目:

第一章、左旋转字符串

作者:July,yansha、caopengcs。

时间: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b]题目描述


定义字符串的左旋转操作:把字符串前面的若干个字符移动到字符串的尾部,如把字符串abcdef左旋转2位得到字符串cdefab。

请实现字符串左旋转的函数,要求对长度为n的字符串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

思路一、暴力移位法

初看此题,咱们最先想到的笨方法可能就是一位一位移动,故咱们写一个函数叫做 leftshiftone(char *s,int n) 完成左移动一位的功能

void leftshiftone(char *s,int n) {

char t = s[0]; //保存第一个字符

for (int i = 1; i < n; ++i) {

s[i - 1] = s[i];

}

s[n - 1] = t;

}

如此,左移m位的话,可以如下实现:

void leftshift(char *s,int n,int m) {

while (m--) {

leftshiftone(s, n);

}

}

思路二、指针翻转法

咱们先来看个例子,如下:abc defghi,若要让abc移动至最后的过程可以是:abc defghi->def abcghi->def ghiabc

如此,我们可定义俩指针,p1指向ch[0],p2指向ch[m];

一下过程循环m次,交换p1和p2所指元素,然后p1++, p2++;。

第一步,交换abc 和def ,abc defghi->def abcghi
第二步,交换abc 和 ghi,def abcghi->def ghiabc

整个过程,看起来,就是abc 一步一步 向后移动

abc defghi
def abcghi
def ghi abc

//最后的 复杂度是O(m+n)

图解如下:





由上述例子九个元素的序列abcdefghi,您已经看到,m=3时,p2恰好指到了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于是,上述思路没有问题。但如果上面例子中i 的后面还有元素列?

即,如果是要左旋十个元素的序列:abcdefghij,ok,下面,就举这个例子,对abcdefghij序列进行左旋转操作:

如果abcdef ghij要变成defghij abc:

abcdef ghij

1. def abc ghij

2. def ghi abc j //接下来,j 步步前移

3. def ghi ab jc

4. def ghi a j bc

5. def ghi j abc

下面,再针对上述过程,画个图清晰说明下,如下所示:





ok,咱们来好好彻底总结一下此思路二:(就4点,请仔细阅读):

1、首先让p1=ch[0],p2=ch[m],即让p1,p2相隔m的距离;

2、判断p2+m-1是否越界,如果没有越界转到3,否则转到4(abcdefgh这8个字母的字符串,以4左旋,那么初始时p2指向e,p2+4越界了,但事实上p2至p2+m-1是m个字符,可以再做一个交换)。

3、不断交换*p1与*p2,然后p1++,p2++,循环m次,然后转到2。

4、此时p2+m-1 已经越界,在此只需处理尾巴。过程如下:

4.1 通过n-p2得到p2与尾部之间元素个数r,即我们要前移的元素个数。

4.2 以下过程执行r次:

ch[p2]<->ch[p2-1],ch[p2-1]<->ch[p2-2],....,ch[p1+1]<->ch[p1];p1++;p2++;

所以,之前最初的那个左旋转九个元素abcdefghi的思路在末尾会出现问题的(如果p2后面有元素就不能这么变,例如,如果是处理十个元素,abcdefghij 列?对的,就是这个意思),解决办法有两个:

方法一(即如上述思路总结所述):

def ghi abc jk

当p1指向a,p2指向j时,由于p2+m越界,那么此时p1,p2不要变

这里p1之后(abcjk)就是尾巴,处理尾巴只需将j,k移到abc之前,得到最终序列,代码编写如下:

//copyright@July、颜沙

//最终代码,July,updated again,2011.04.17。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rotate(string &str, int m)

{

if (str.length() == 0 || m <= 0)

return;

int n = str.length();

if (m % n <= 0)

return;

int p1 = 0, p2 = m;

int k = (n - m) - n % m;

// 交换p1,p2指向的元素,然后移动p1,p2

while (k --)

{

swap(str[p1], str[p2]);

p1++;

p2++;

}

// 重点,都在下述几行。

// 处理尾部,r为尾部左移次数

int r = n - p2;

while (r--)

{

int i = p2;

while (i > p1)

{

swap(str[i], str[i-1]);

i--;

}

p2++;

p1++;

}

//比如一个例子,abcdefghijk

// p1 p2

//当执行到这里时,defghi a b c j k

//p2+m出界 了,

//r=n-p2=2,所以以下过程,要执行循环俩次。

//第一次:j 步步前移,abcjk->abjck->ajbck->jabck

//然后,p1++,p2++,p1指a,p2指k。

// p1 p2

//第二次:defghi j a b c k

//同理,此后,k步步前移,abck->abkc->akbc->kabc。

}

int main()

{

string ch="abcdefghijk";

rotate(ch,3);

cout<<ch<<endl;

return 0;

}

方法二:

def ghi abc jk

当p1指向a,p2指向j时,那么交换p1和p2,

此时为:

def ghi jbc ak

p1++,p2++,p1指向b,p2指向k,继续上面步骤得:

def ghi jkc ab

p1++,p2不动,p1指向c,p2指向b,p1和p2之间(cab)也就是尾巴,

那么处理尾巴(cab)需要循环左移一定次数(而后的具体操作步骤已在下述程序的注释中已详细给出)。

根据方案二,不难写出下述代码(已测试正确):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颜沙,思路二之方案二,

//July、updated,2011.04.16。

void rotate(string &str, int m)

{

if (str.length() == 0 || m < 0)

return;

//初始化p1,p2

int p1 = 0, p2 = m;

int n = str.length();

// 处理m大于n

if (m % n == 0)

return;

// 循环直至p2到达字符串末尾

while(true)

{

swap(str[p1], str[p2]);

p1++;

if (p2 < n - 1)

p2++;

else

break;

}

// 处理尾部,r为尾部循环左移次数

int r = m - n % m; // r = 1.

while (r--) //外循环执行一次

{

int i = p1;

char temp = str[p1];

while (i < p2) //内循环执行俩次

{

str[i] = str[i+1];

i++;

}

str[p2] = temp;

}

//举一个例子

//abcdefghijk

//当执行到这里的时候,defghiabcjk

// p1 p2

//defghi a b c j k,a 与 j交换,jbcak,然后,p1++,p2++

// p1 p2

// j b c a k,b 与 k交换,jkcab,然后,p1++,p2不动,

//r = m - n % m= 3-11%3=1,即循环移位1次。

// p1 p2

// j k c a b

//p1所指元素c实现保存在temp里,

//然后执行此条语句:str[i] = str[i+1]; 即a跑到c的位置处,a_b

//i++,再次执行:str[i] = str[i+1],ab_

//最后,保存好的c 填入,为abc,所以,最终序列为defghi jk abc。

//July、updated,2011.04.17晚,送走了她。

}

int main()

{

string ch="abcdefghijk";

rotate(ch,3);

cout<<ch<<endl;

return 0;

}

注意:上文中都是假设m<n,且如果鲁棒点的话令m=m%n,这样m允许大于n。另外,各位要记得处理指针为空的情况。

还可以看下这段代码:

/*

* myinvert2.cpp

*

* Created on: 2011-5-11

* Author: BigPotato

*/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define positiveMod(m,n) ((m) % (n) + (n)) % (n)

/*

*左旋字符串str,m为负数时表示右旋abs(m)个字母

*/

void rotate(std::string &str, int m) {

if (str.length() == 0)

return;

int n = str.length();

//处理大于str长度及m为负数的情况,positiveMod可以取得m为负数时对n取余得到正数

m = positiveMod(m,n);

if (m == 0)

return;

// if (m % n <= 0)

// return;

int p1 = 0, p2 = m;

int round;

//p2当前所指和之后的m-1个字母共m个字母,就可以和p2前面的m个字母交换。

while (p2 + m - 1 < n) {

round = m;

while (round--) {

std::swap(str[p1], str[p2]);

p1++;

p2++;

}

}

//剩下的不足m个字母逐个交换

int r = n - p2;

while (r--) {

int i = p2;

while (i > p1) {

std::swap(str[i], str[i - 1]);

i--;

}

p2++;

p1++;

}

}

//测试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std::cout << ((-15) % 7 + 7) % 7 << std::endl;

// std::cout << (-15) % 7 << std::endl;

std::string ch = "abcdefg";

int len = ch.length();

for (int m = -2 * len; m <= len * 2; m++) {

//由于传给rotate的是string的引用,所以这里每次调用都用了一个新的字符串

std::string s = "abcdefg";

rotate(s, m);

std::cout << positiveMod(m,len) << ": " << s << std::endl;

}

return 0;

}

思路三、递归转换法

本文最初发布时,网友留言bluesmic说:楼主,谢谢你提出的研讨主题,很有学术和实践价值。关于思路二,本人提一个建议:思路二的代码,如果用递归的思想去简化,无论代码还是逻辑都会更加简单明了。

就是说,把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化解为规模为M(M<N)的问题。

举例来说,设字符串总长度为L,左侧要旋转的部分长度为s1,那么当从左向右循环交换长度为s1的小段,直到最后,由于剩余的部分长度为s2(s2==L%s1)而不能直接交换。

该问题可以递归转化成规模为s1+s2的,方向相反(从右向左)的同一个问题。随着递归的进行,左右反复回荡,直到某一次满足条件L%s1==0而交换结束。

举例解释一下:

设原始问题为:将“123abcdefg”左旋转为“abcdefg123”,即总长度为10,旋转部("123")长度为3的左旋转。按照思路二的运算,演变过程为“123abcdefg”->"abc123defg"->"abcdef123g"。这时,"123"无法和"g"作对调,该问题递归转化为:将“123g”右旋转为"g123",即总长度为4,旋转部("g")长度为1的右旋转。

updated:

Ys:

Bluesmic的思路没有问题,他的思路以前很少有人提出。思路是通过递归将问题规模变小。当字符串总长度为n,左侧要旋转的部分长度为m,那么当从左向右循环交换长度为m的小段直到剩余部分为m’(n % m),此时m’ < m,已不能直接交换了。

此后,我们换一个思路,把该问题递归转化成规模大小为m’ +m,方向相反的同一问题。随着递归的进行,直到满足结束条件n % m==0。

举个具体事例说明,如下:

1、对于字符串abc def ghi gk,

将abc右移到def ghi gk后面,此时n = 11,m = 3,m’ = n % m = 2;

abc def ghi gk -> def ghi abc gk

2、问题变成gk左移到abc前面,此时n = m’ + m = 5,m = 2,m’ = n % m 1;

abc gk -> a gk bc

3、问题变成a右移到gk后面,此时n = m’ + m = 3,m = 1,m’ = n % m = 0;

a gk bc-> gk a bc。 由于此刻,n % m = 0,满足结束条件,返回结果。

即从左至右,后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满足条件,返回退出。

代码如下,已测试正确(有待优化):

//递归,

//感谢网友Bluesmic提供的思路

//copyright@ yansha 2011.04.19

//July,updated,2011.04.20.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rotate(string &str, int n, int m, int head, int tail, bool flag)

{

//n 待处理部分的字符串长度,m:待处理部分的旋转长度

//head:待处理部分的头指针,tail:待处理部分的尾指针

//flag = true进行左旋,flag = false进行右旋

// 返回条件

if (head == tail || m <= 0)

return;

if (flag == true)

{

int p1 = head;

int p2 = head + m; //初始化p1,p2

//1、左旋:对于字符串abc def ghi gk,

//将abc右移到def ghi gk后面,此时n = 11,m = 3,m’ = n % m = 2;

//abc def ghi gk -> def ghi abc gk

//(相信,经过上文中那么多繁杂的叙述,此类的转换过程,你应该是了如指掌了。)

int k = (n - m) - n % m; //p1,p2移动距离,向右移六步

/*---------------------

解释下上面的k = (n - m) - n % m的由来:

yansha:

以p2为移动的参照系:

n-m 是开始时p2到末尾的长度,n%m是尾巴长度

(n-m)-n%m就是p2移动的距离

比如 abc def efg hi

开始时p2->d,那么n-m 为def efg hi的长度8,

n%m 为尾巴hi的长度2,

因为我知道abc要移动到hi的前面,所以移动长度是

(n-m)-n%m = 8-2 = 6。

*/

for (int i = 0; i < k; i++, p1++, p2++)

swap(str[p1], str[p2]);

rotate(str, n - k, n % m, p1, tail, false); //flag标志变为false,结束左旋,下面,进入右旋

}

else

{

//2、右旋:问题变成gk左移到abc前面,此时n = m’ + m = 5,m = 2,m’ = n % m 1;

//abc gk -> a gk bc

int p1 = tail;

int p2 = tail - m;

// p1,p2移动距离,向左移俩步

int k = (n - m) - n % m;

for (int i = 0; i < k; i++, p1--, p2--)

swap(str[p1], str[p2]);

rotate(str, n - k, n % m, head, p1, true); //再次进入上面的左旋部分,

//3、左旋:问题变成a右移到gk后面,此时n = m’ + m = 3,m = 1,m’ = n % m = 0;

//a gk bc-> gk a bc。 由于此刻,n % m = 0,满足结束条件,返回结果。

}

}

int main()

{

int i=3;

string str = "abcdefghijk";

int len = str.length();

rotate(str, len, i % len, 0, len - 1, true);

cout << str.c_str() << endl; //转化成字符数组的形式输出

return 0;

}

非常感谢。

稍后,由下文,您将看到,其实上述思路二的本质即是下文将要阐述的stl rotate算法,详情,请继续往下阅读。

思路四、循环移位法
下面,我将再具体深入阐述下此STL 里的rotate算法,由于stl里的rotate算法,用到了gcd的原理,下面,我将先介绍辗转相除法(又称欧几里得算法、gcd算法)的算法思路及原理。

gcd,即辗转相除法,又称欧几里得算法,是求最大公约数的算法,即求两个正整数之最大公因子的算法。此算法作为TAOCP第一个算法被阐述,足见此算法被重视的程度。

gcd算法:给定俩个正整数m,n(m>=n),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注意,一般要求m>=n,若m<n,则要先交换m<->n。下文,会具体解释)。

用数学定理表示即为:“定理:gcd(a,b) = gcd(b,a mod b) (a>b 且a mod b 不为0)”。以下,是此算法的具体流程:

1[求余数],令r=m%n,r为n除m所得余数(0<=r<n);

2、[余数为0?],若r=0,算法结束,此刻,n即为所求答案,否则,继续,转到3;

3、[重置],置m<-n,n<-r,返回步骤1.

此算法的证明,可参考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一卷:基本算法。证明,此处略。

ok,下面,举一个例子,你可能看的更明朗点。

比如,给定m=544,n=119,

则余数r=m%n=544%119=68; 因r!=0,所以跳过上述步骤2,执行步骤3。;

置m<-119,n<-68,=>r=m%n=119%68=51;

置m<-68,n<-51,=>r=m%n=68%51=17;

置m<-51,n<-17,=>r=m%n=51%17=0,算法结束,

此时的n=17,即为m=544,n=119所求的俩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再解释下上述gcd(m,n)算法开头处的,要求m>=n 的原因:举这样一个例子,如m<n,即m=119,n=544的话,那么r=m%n=119%544=119,

因为r!=0,所以执行上述步骤3,注意,看清楚了:m<-544,n<-119。看到了没,尽管刚开始给的m<n,但最终执行gcd算法时,还是会把m,n的值交换过来,以保证m>=n。

ok,我想,现在,你已经彻底明白了此gcd算法,下面,咱们进入主题,stl里的rotate算法的具体实现。//待续。

熟悉stl里的rotate算法的人知道,对长度为n的数组(ab)左移m位,可以用stl的rotate函数(stl针对三种不同的迭代器,提供了三个版本的rotate)。但在某些情况下,用stl的rotate效率极差。

对数组循环移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也算是对上文思路一,和思路二的总结):

flyinghearts:

① 动态分配一个同样长度的数组,将数据复制到该数组并改变次序,再复制回原数组。(最最普通的方法)

② 利用ba=(br)^T(ar)^T=(arbr)^T,通过三次反转字符串。(即上述思路一,首先对序列前部分逆序,再对序列后部分逆序,再对整个序列全部逆序)

③ 分组交换(尽可能使数组的前面连续几个数为所要结果):

若a长度大于b,将ab分成a0a1b,交换a0和b,得ba1a0,只需再交换a1 和a0。

若a长度小于b,将ab分成ab0b1,交换a和b0,得b0ab1,只需再交换a 和b0。

通过不断将数组划分,和交换,直到不能再划分为止。分组过程与求最大公约数很相似。

④ 所有序号为 (j+i *m) % n (j 表示每个循环链起始位置,i 为计数变量,m表示左旋转位数,n表示字符串长度),会构成一个循环链(共有gcd(n,m)个,gcd为n、m的最大公约数),每个循环链上的元素只要移动一个位置即可,最后整个过程总共交换了n次(每一次循环链,是交换n/gcd(n,m)次,总共gcd(n,m)个循环链。所以,总共交换n次)。

stl的rotate的三种迭代器,即是,分别采用了后三种方法。

在给出stl rotate的源码之前,先来看下我的朋友ys对上述第4种方法的评论:

ys:这条思路个人认为绝妙,也正好说明了数学对算法的重要影响。

通过前面思路的阐述,我们知道对于循环移位,最重要的是指针所指单元不能重复。例如要使abcd循环移位变成dabc(这里m=3,n=4),经过以下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赋值过程就可以实现:

ch[0]->temp, ch[3]->ch[0], ch[2]->ch[3], ch[1]->ch[2], temp->ch[1]; (*)

字符串变化为:abcd->_bcd->dbc_->db_c->d_bc->dabc;

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是有规律可循的。

请先看下面的说明再回过头来看。

对于左旋转字符串,我们知道每个单元都需要且只需要赋值一次,什么样的序列能保证每个单元都只赋值一次呢?

1、对于正整数m、n互为质数的情况,通过以下过程得到序列的满足上面的要求:

for i = 0: n-1

k = i * m % n;

end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例如对于m=3,n=4的情况,

1、我们得到的序列:即通过上述式子求出来的k序列,是0, 3, 2, 1。

2、然后,你只要只需按这个顺序赋值一遍就达到左旋3的目的了:

ch[0]->temp, ch[3]->ch[0], ch[2]->ch[3], ch[1]->ch[2], temp->ch[1]; (*)


ok,这是不是就是按上面(*)式子的顺序所依次赋值的序列阿?哈哈,很巧妙吧。当然,以上只是特例,作为一个循环链,相当于rotate算法的一次内循环。

2、对于正整数m、n不是互为质数的情况(因为不可能所有的m,n都是互质整数对),那么我们把它分成一个个互不影响的循环链,正如flyinghearts所言,所有序号为 (j + i * m) % n(j为0到gcd(n, m)-1之间的某一整数,i = 0:n-1)会构成一个循环链,一共有gcd(n,
m)个循环链,对每个循环链分别进行一次内循环就行了。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简单编写代码如下:

//④ 所有序号为 (j+i *m) % n (j 表示每个循环链起始位置,i 为计数变量,m表示左旋转位数,n表示字符串长度),

//会构成一个循环链(共有gcd(n,m)个,gcd为n、m的最大公约数),

//每个循环链上的元素只要移动一个位置即可,最后整个过程总共交换了n次

//(每一次循环链,是交换n/gcd(n,m)次,共有gcd(n,m)个循环链,所以,总共交换n次)。

void rotate(string &str, int m)

{

int lenOfStr = str.length();

int numOfGroup = gcd(lenOfStr, m);

int elemInSub = lenOfStr / numOfGroup;

for(int j = 0; j < numOfGroup; j++)

//对应上面的文字描述,外循环次数j为循环链的个数,即gcd(n, m)个循环链

{

char tmp = str[j];

for (int i = 0; i < elemInSub - 1; i++)

//内循环次数i为,每个循环链上的元素个数,n/gcd(m,n)次

str[(j + i * m) % lenOfStr] = str[(j + (i + 1) * m) % lenOfStr];

str[(j + i * m) % lenOfStr] = tmp;

}

}

后来有网友针对上述的思路④,给出了下述的证明:

1、首先,直观的看肯定是有循环链,关键是有几条以及每条有多长,根据(i+j *m) % n这个表达式可以推出一些东东,一个j对应一条循环链,现在要证明(i+j *m) % n有n/gcd(n,m)个不同的数。

2、假设j和k对应的数字是相同的, 即(i+j*m)%n = (i+k*m)%n, 可以推出n|(j-k)*m,m=m’*gcd(n.m), n=n’*gcd(n,m), 可以推出n’|(j-k)*m’,而m’和n’互素,于是n’|(j-k),即(n/gcd(n,m))|(j-k),

3、所以(i+j*m) % n有n/gcd(n,m)个不同的数。则总共有gcd(n,m)个循环链。符号“|”是整除的意思。

以上的3点关于为什么一共有gcd(n, m)个循环链的证明,应该是来自qq3128739xx的,非常感谢这位朋友。

由于上述stl rotate源码中,方案④ 的代码,较复杂,难以阅读,下面是对上述第④ 方案的简单改写:

//对上述方案4的改写。

//④ 所有序号为 (i+t*k) % n (i为指定整数,t为任意整数),....

//copyright@ hplonline && July 2011.04.18。

//July、sahala、yansha,updated,2011.06.02。

void my_rotate(char *begin, char *mid, char *end)

{

int n = end - begin;

int k = mid - begin;

int d = gcd(n, k);

int i, j;

for (i = 0; i < d; i ++)

{

int tmp = begin[i];

int last = i;

//i+k为i右移k的位置,%n是当i+k>n时从左重新开始。

for (j = (i + k) % n; j != i; j = (j + k) % n) //多谢laocpp指正。

{

begin[last] = begin[j];

last = j;

}

begin[last] = tmp;

}

}

对上述程序的解释:关于第二个for循环中,j初始化为(i+k)%n,程序注释中已经说了,i+k为i右移k的位置,%n是当i+k>n时从左重新开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很简单,n个数的数组不管循环左移多少位,用上述程序的方法一共需要交换n次。当i+k>=n时i+k表示的位置在数组中不存在了,所以又从左边开始的(i+k)%n是下一个交换的位置。

好比5个学生,,编号从0开始,即0 1 2 3 4,老师说报数,规则是从第一个学生开始,中间隔一个学生报数。报数的学生编号肯定是0 2 4 1 3。这里就相当于i为0,k为2,n为5;
然后老师又说,编号为0的学生出列,其他学生到在他前一个报数的学生位置上去,那么学生从0 1 2 3 4=》2 3 4 _ 1,最后老师说,编号0到剩余空位去,得到最终排位2 3 4 0 1。此时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上述程序中左移k=2个位置了。而至于为什么让 编号为0 的学生 出列。实际是这句:int last = i; 因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0 1 2 3 4 => 2 3 4 0 1,那么2 3 4 必须要移到前面去。怎么样,明白了么?。

关于本题,不少网友也给出了他们的意见,具体请参见此帖子微软100题,维护地址

思路五、三步翻转法

对于这个问题,咱们换一个角度可以这么做:

将一个字符串分成两部分,X和Y两个部分,在字符串上定义反转的操作X^T,即把X的所有字符反转(如,X="abc",那么X^T="cba"),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X^TY^T)^T=YX。显然我们这就可以转化为字符串的反转的问题了。

不是么?ok,就拿abcdef 这个例子来说,若要让def翻转到abc的前头,那么只要按下述3个步骤操作即可:

1、首先分为俩部分,X:abc,Y:def;

2、X->X^T,abc->cba, Y->Y^T,def->fed。

3、(X^TY^T)^T=YX,cbafed->defabc,即整个翻转。

我想,这下,你应该一目了然了。

其次,在《编程珠玑》上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它的解法同本思路一致,如下图所示:



然后,代码可以这么写:

//Copyright@ 小桥流水 && July

//c代码实现,已测试正确。

//http://www.smallbridge.co.cc/2011/03/13/100%E9%A2%98

//_21-%E5%B7%A6%E6%97%8B%E8%BD%AC%E5%AD%97%E7%AC%A6%E4%B8%B2.html

//July、updated,2011.04.17。

char * invert(char *start, char *end)

{

char tmp, *ptmp = start;

while (start != NULL && end != NULL && start < end)

{

tmp = *start;

*start = *end;

*end = tmp;

start ++;

end --;

}

return ptmp;

}

char *left(char *s, int pos) //pos为要旋转的字符个数,或长度,下面主函数测试中,pos=3。

{

int len = strlen(s);

invert(s, s + (pos - 1)); //如上,X->X^T,即 abc->cba

invert(s + pos, s + (len - 1)); //如上,Y->Y^T,即 def->fed

invert(s, s + (len - 1)); //如上,整个翻转,(X^TY^T)^T=YX,即 cbafed->defabc。

return s;

}

《编程之美》中的题目要求只使用两个附加变量。王晓东编著的《算法设计与实验题解》中要求只用到O(1)的辅助空间。其它地方两本书的要求相同,都是O(n)的时间复杂度。两本书中的解法总结起来就是三种方法:(1)循环换位算法(2)三次反转算法(3)排列循环算法。这三种算法在王晓东的著作中都有实现代码。第一种算法是最原始的算法。第二种算法比较巧妙,即使用VU=reverse(reverse(U)reserve(V)),写成数学形式就是:




于是使用三次反转也可实现。第三种方法与数学有较大关系,以下着重解释第三种方法,借此复习一下数学。

对于第三种方法,王晓东老师在著作中介绍了一条循环置换分解定理:对于给定数组A[0..N-1]向后循环换位N-K位运算,可分解为恰好gcd(K,N-K)个循环置换,且0,...,gcd(K,N-K)-1中的每个数恰属于一个循环置换。其中gcd(x,y)表示x和y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从头开始分析这个问题,对于数组A[0..n-1],要将其向后循环移动k位元素。因为每个元素右移n位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所以右移k位等于右移k mod n位。考虑每个元素右移k位后的最终位置,比如对于A[0],右移k位后在k mod n位置上,原来在k mod n位置上的元素右移k位后到了2*k mod n的位置上,把如此因为A[0]的移动而受到连环影响必须移动的位置列出来,就是下面这样一个位置序列:0,k,2*k,...,(t-1)k。其中每一项都是在模n的意义下的位置。t*k mod n 的结果是0。t是使得t*k
mod n的结果为0的最小正整数。

这个位置序列实质上是模n加法群中由元素k生成的一个循环子群。由群论中的结论(该结论的证明见最后)知,循环子群(k)的周期为n / gcd(k,n),元数为n / gcd(k,n),其陪集个数为gcd(k,n)。换句话说,A[0..n-1]循环右移k位的结果是循环子群(k)以及它的所有陪集循环右移一位。例如,将A[0..5] = {1,2,3,4,5,6}循环右移4位,这里n = 6, k = 4, gcd(k, n) = 2。A[0]的最终位置是4,A[4]的最终位置是2,A[2]的最终位置是0,这样,位置0,4,2便是由k=4生成的循环群,周期为6
/ gcd(4,6) = 6 / 2 = 3,这样的循环子群共有gcd(4,6) = 2个。

第三种方法的完整代码如下:

[cpp] view
plaincopy

// 数组的循环移位

#include <cstdio>

int gcd(int m, int n) {

int r;

while(r = m % n) {

m = n; n = r;

}

return n;

}

void shiftArray(int A[], int n, int k) {

// 因为左移的代码比右移的代码好实现的多,而右移k位

// 等价于左移-k位,-k = n - k。以下代码是通过左移-k位来实现右移k位

k = n - (k % n);

for(int i = 0, cnt = gcd(n, k); i < cnt; i++) {

int t = A[i], p = i, j = (k+i) % n;

while(j != i) {

A[p] = A[j]; p = j; j = (k + p) % n;

}

A[p] = t;

}

}

void printArray(int A[], int n) {

for(int i = 0; i < n; i++) {

printf("%-3d", A[i]);

if((i+1)%10 == 0) printf("/n");

}

}

int main() {

int A[] = {1,2,3,4,5,6, 7};

shiftArray(A, 7, 4);

printArray(A, 7);

return 0;

}

上述所用到的那个群论结论的证明:

结论:设G是一个循环群,其中一个生成元素为a,若r和n的最大公约数为d,则a^r的周期为n / d。



在模n加法群中,1是一个生成元素,任意元素k=1*k,所以任意元素k生成的循环子群(k)的周期为n / gcd(k,n)。因为gcd(k,n)=gcd(k,n-k),所以也可以写成n / gcd(k, n-k)。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