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黑马程序员—JAVA基础之内部类

2014-05-26 15:07 183 查看
内部类

1. 内部类:分析事物时,发现该事物描述中还有事物,而且这个事物还在访问被描述事物的内容,这时就将还有的事物定义成内部类。

特点:1. 可以直接访问外部内中的成员

      2. 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必须建立内部类对象

2. 内部类定义在了成员的位置上,就能被成员的修饰符修饰。

访问外部类中的内部类成员:

    2.1 Outer.Inner in = new Outer().new Inner();  这种访问不多见,一般情况下Inner会被私有化

    2.2 如果内部类是静态的,就相当于一个外部类

    Outer.Inner in = new Outer.Inner();

    如果内部类是静态的,并不代表内部类的成员都是静态的;如果内部类定义了静态成员,那么该内部类也应被static修饰,不然会报错。 

3. 内部类之所以能访问外部类中的成员,是因为内部类持有外部内的引用。即外部类名.this 

4. 局部内部类:放在局部位置上的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访问局部变量,该变量要被定义为最终类型,即被final修饰

    内部类在局部位置上只能访问局部中被final修饰的局部变量 

5. 匿名内部类:其实就是一个匿名子类对象

    前提:必须继承或实现一个外部类或接口

    格式:new  父类or接口(){   子类内容    }

    加入内部类有多个方法,逐个定义这个内部类会显得繁琐,因此,可以给内部类起名:

    如Demo  in = new Demo(){。。。}但是这样就对内部类对象进行了类型提升,不能调用内部类的特有方法。

6. 匿名内部类使用场景之一:当函数参数是接口类型,而且接口中的方法不超过三个,可以使用匿名内部类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7. 外部类的主函数中创建非静态内部类对象会报错,因为该对象有一个this所属。而静态函数中不能有this

   在主函数的非静态方法中创建内部类对象是可以的,因为创建的对象有一个this所属。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