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线程与进程,Thread的run()与start()的区别

2014-04-30 23:15 253 查看
from:/article/4033746.html

对于线程,进程的概念一直都是比较模糊,最近整理了一下。总结起来就是,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进程是程序的一部分。这个说法不准确,但是可以指出期间的差别;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线程的引入:例如,有一个Web服务器要进程的方式并发地处理来自不同用户的网页访问请求的话,可以创建父进程和多个子进程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但是创建一个进程要花费较大的系统开销和占用较多的资源。除外,这些不同的用户子进程在执行的时候涉及到进程上下文切换,上下文切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为了减少进程切换和创建的开销,提高执行效率和节省资源,人们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线程(thread)"的概念。

进程的作用和定义:进程是为了提高CPU的执行效率,减少因为程序等待带来的CPU空转以及其他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浪费而提出来的。进程是为了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和为其分配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段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活动。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1、 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所以线程有的时候被称为是轻权进程或者轻量级进程。

2、 一个没有线程的进程是可以被看作单线程的,如果一个进程内拥有多个进程,进程的执行过程不是一条线(线程)的,而是多条线(线程)共同完成的。

3、 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不同的内存区域,但是不会为线程分配内存(线程所使用的资源是它所属的进程的资源),线程组只能共享资源。那就是说,出了CPU之外(线程在运行的时候要占用CPU资源),计算机内部的软硬件资源的分配与线程无关,线程只能共享它所属进程的资源。

4、 与进程的控制表PCB相似,线程也有自己的控制表TCB,但是TCB中所保存的线程状态比PCB表中少多了。

5、 进程是系统所有资源分配时候的一个基本单位,拥有一个完整的虚拟空间地址,并不依赖线程而独立存在。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它是静态的实体,没有执行的含义。而进程是一个动态的实体,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说来,一个进程肯定与一个程序相对应,并且只有一个,但是一个程序可以有多个进程,或者一个进程都没有也可以只有一个进程。除此之外,进程还有并发性和交往性。简单地说,进程是程序的一部分,程序运行的时候会产生进程。总结: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进程是程序的一部分。

前一句说的不太准确,线程也有自己的资源,比如栈,私有数据等等。说他使用而不拥有资源指的是使用的是进程的打开文件句柄,进程的全局数据,进程的地址空间等等,这些都属于进程,而不属于线程,进程内个线程共享。

进程切换比线程切换开销大是因为进程切换时要切页表,而且往往伴随着页调度,因为进程的数据段代码段要换出去,以便把将要执行的进程的内容换进来。本来进程的内容就是线程的超集。而且线程只需要保存线程的上下文(相关寄存器状态和栈的信息)就好了,动作很小。

from:/article/2977659.html

java的线程是通过java.lang.Thread类来实现的。VM启动时会有一个由主方法所定义的线程。可以通过创建Thread的实例来创建新的线程。每个线程都是通过某个特定Thread对象所对应的方法run()来完成其操作的,方法run()称为线程体。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

在Java当中,线程通常都有五种状态,创建、就绪、运行、阻塞和死亡。

  第一是创建状态。在生成线程对象,并没有调用该对象的start方法,这是线程处于创建状态。

  第二是就绪状态。当调用了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之后,该线程就进入了就绪状态,但是此时线程调度程序还没有把该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此时处于就绪状态。在线程运行之后,从等待或者睡眠中回来之后,也会处于就绪状态。

  第三是运行状态。线程调度程序将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此时线程就进入了运行状态,开始运行run函数当中的代码。

  第四是阻塞状态。线程正在运行的时候,被暂停,通常是为了等待某个时间的发生(比如说某项资源就绪)之后再继续运行。sleep,suspend,wait等方法都可以导致线程阻塞。

  第五是死亡状态。如果一个线程的run方法执行结束或者调用stop方法后,该线程就会死亡。对于已经死亡的线程,无法再使用start方法令其进入就绪。
实现并启动线程有两种方法

1、写一个类继承自Thread类,重写run方法。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2、写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run方法。用new Thread(Runnable target).start()方法来启动

多线程原理:相当于玩游戏机,只有一个游戏机(cpu),可是有很多人要玩,于是,start是排队!等CPU选中你就是轮到你,你就run(),当CPU的运行的时间片执行完,这个线程就继续排队,等待下一次的run()。

调用start()后,线程会被放到等待队列,等待CPU调度,并不一定要马上开始执行,只是将这个线程置于可动行状态。然后通过JVM,线程Thread会调用run()方法,执行本线程的线程体。先调用start后调用run,这么麻烦,为了不直接调用run?就是为了实现多线程的优点,没这个start不行。

1.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真正实现了多线程运行。这时无需等待run方法体代码执行完毕,可以直接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 这时此线程是处于就绪状态, 并没有运行。 然后通过此Thread类调用方法run()来完成其运行操作的, 这里方法run()称为线程体,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 Run方法运行结束, 此线程终止。然后CPU再调度其它线程。

2.run()方法当作普通方法的方式调用。程序还是要顺序执行,要等待run方法体执行完毕后,才可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程序中只有主线程——这一个线程, 其程序执行路径还是只有一条, 这样就没有达到写线程的目的。

记住:多线程就是分时利用CPU,宏观上让所有线程一起执行 ,也叫并发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er1 runner1 = new Runner1();

Runner2 runner2 = new Runner2();

// Thread(Runnable target) 分配新的 Thread 对象。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runner1);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runner2);

// thread1.start();

// thread2.start();

thread1.run();

thread2.run();

}

}

class Runner1 implements Runnable { // 实现了Runnable接口,jdk就知道这个类是一个线程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进入Runner1运行状态——————————" + i);

}

}

}

class Runner2 implements Runnable { // 实现了Runnable接口,jdk就知道这个类是一个线程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进入Runner2运行状态==========" + i);

}

}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