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杂谈(二):简单分区与文件系统

2014-04-24 15:46 260 查看
存储是每个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需求,redhat中提供了一些强大的工具,它们能够管理多种类型的存储设备。

1.linux下常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中比较旧的文件系统,简单可靠,非常适用于小型存储设备,但效率要低于ext4)

ext3;

ext4; (redhat 6的标准文件系统,功能强大)

reiserfs ;(支持海量磁盘和磁盘阵列)

CDROM (ISO 9660 文件系统,多见于镜像iso文件)

2.管理文件系统

(1)fdisk简介

fdisk是用于管理磁盘分区的程序,这个命令经常使用,我们用它来添加设备,进而挂载;如果要删除设备也要通过它;或者当我们的根目录(lvm生成)空间不够时也可以通过它为增加空间做一些基本的准备。我们要做软件的raid时也要用到它,总之是非常的重要啊,我们来慢慢体会。

(2) 硬盘和硬盘分区在Linux都表示为设备,基本上在练习的时候见过以下几种:

1. IDE硬盘,在Linux 可以表示为 /dev/hda、/dev/hdb ... ;

2.SCSI 接口的硬盘、SATA接口的硬盘表示为/dev/sda、/dev/sdb ... ... ;

3.在kvm虚拟机中时我们也会见到/dev/vda、/dev/vdb... ... ;

(3)具体的操作,小试牛刀(我是在redhat6.4虚拟机上操作的!!!!)

首先我们想看看自己的系统有那些设备,如何去查看,之前提到fdisk命令:

输入命令:



得到如下结果,前边的一段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不少信息:

设备名称是:/dev/vda

大小:32.2GB

柱面:62415cylinders



下面我们要对设备进行一些修改:

(1)增加;

(2)删除;

逐个进行实验。

(1)增加:

输入命令:



得到如下结果:



这个时候系统提示我们可以通过输入m或者help进行帮助查看。我们简单的输入m试试出现什么。



有几个命令我们会经常用到:

n 增加设备

d 删除

t 改变设备ID

w 保存

q 退出

p 显示当前系统的设备

其他的命令我还没有用过,基本这些是够用了:

接下来我们当然是想看看系统有那些设备了,输入p,结果如图:



接着我们想要删除一些设备,比如/dev/vda6和/dev/vda5,输入命令如下:



再次显示当前的设备列表,输入p:



这个显示结果并不是真的把设备删除了,因为我们没有保存并退出,接下来我们尝试wq退出保存:

输入命令:



此时设备/dev/vda5和/dev/vda6确实是不见了,但是记住一个良好的习惯,每次增加和删除完设备后我们要做以下操作:



然后紧接着:



注意看,我们操作了两次partx -a /dev/vda,而且两次的结果是不同的,这个作用是激活新划分的设备。

设备的删除结束了!

(2)增加:

1.设备的增加和删除的打开方式有一点不同,使用命令:



请仔细观察,此时每个设备的下面比删除打开时少一句话:



这个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参数 -cu,分别来解释下:

-c 禁止旧的dos兼容模式

-u 以扇区的格式(而不是柱面(cylinder))来显示输出

然后使用命令:



first sector代表开始位置(默认为输入回车),last sector代表结束位置(我们用+200M来表示设备大小)。

再用p显示:



我们新的设备已经生成了,/dev/vda5,但是要wq退出保存。

依旧记得如下操作:



但是设备此刻依旧不能使用,如图所示,我们对它进行挂载:



提示的消息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对该设备进行格式化,然后才能进行挂载:



格式化完成后再进行挂载,并显示挂载结果,这次可以挂上了:



设备的删除和增加基本步骤就是这么多了,但这只是最基本的操作,以后还要讲lvm的***,以及raid的***。但是这些基本的步骤非常重要。

注:

(1)如果是/dev/sda的设备在增加设备的时候是不需要加参数 -cu的。

(2)以后尽可能的把操作步骤展示出来!呵呵。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